手機成癮

孩子的網路世界危機四伏:戀童癖騷擾、遊戲上癮、個資監控的黑暗森林

孩子的網路世界危機四伏:戀童癖騷擾、遊戲上癮、個資監控的黑暗森林

如果你有小孩,你知道他上網會遇到那些無法想像的狀況嗎?一名瑞士網路節目主持人在交友網站創建14歲女孩帳號,30分鐘內就收到數十次性暗示與性騷擾訊息;每個孩子手機裡可能都有免費下載的網路遊戲,經過擷取數據軟體的加工後,手機成為追蹤使用者動態的監視器。該如何避免網路世界中的數位危害? 圖/《口袋裡的監視器》 編註:本文內容涉及兒少性剝削相關影像、圖像及言論,可能引起不適。...
憂心孩子3C成癮變成抖音腦!不帶批評尋找被隱藏的內在需求才是解決之道

憂心孩子3C成癮變成抖音腦!不帶批評尋找被隱藏的內在需求才是解決之道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的「症頭」:從求學階段的《六人行》、《慾望城市》那種動輒好幾季的美劇,或是可能一次就要拍個上百集的鄉土劇,到逐漸希望不要追那麼久而開始改看可能只有10集上下的日韓劇,下一個階段又開始迷上了某類「5分鐘帶你看完某部電影」的YouTube影片。一步步地,發覺自己接觸到的影片越來越短,身為心理師更發現,年輕世代的孩子們,習慣看的影片大概都落在15秒左右而已,也有越來越多家長表達孩子有「短影音成癮」或是「抖音腦(TikTok brain)」的狀態。 越來越多家長表達孩子有「短影音成癮」或是「抖音腦(TikTok...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13歲的宏澧經常因為玩手遊跟家人起衝突,他希望到一個不管他的家庭寄宿幾天。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社會實驗去鄉下住幾天之後,拿起手機居然不是為了玩遊戲,而是要拍風景?因為「手機以後還可以玩,挖蛤蜊的機會可能就這麼一次!」 宏澧。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以後不要問我什麼時候會打完!我自動打完就會去幫忙!」13歲的張宏澧興趣是玩手機遊戲,但是經常因為玩手機常常跟家人起衝突。...
「我明明知道要努力,但是又努力不起來!」一位手機成癮的國中生,找回自律的旅程

「我明明知道要努力,但是又努力不起來!」一位手機成癮的國中生,找回自律的旅程

愛玩手遊的國中生小風鈴,天天被媽媽叨唸。「我想要去一個不會一直唸我的地方,不會管我玩手機、不會叫我去練琴。」如果,真的有這個地方呢? 小風鈴。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你還要玩多久?」「一早起來什麼事都不做,就在那邊打電動!」 「煩死了!一直在那邊唸唸唸!」「我就真的只想打電動而已啊!」...
發現孩子整天抱著手機,父母該怎麼辦?

發現孩子整天抱著手機,父母該怎麼辦?

臨床常發現網路成癮的孩子有一種深沉的「徬徨」或「無奈」,可能來自家人的憂愁、衝突或與消極,產生「成人世界也沒什麼好」的想法,所以寧願一頭栽入虛擬的世界。 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進入青春期,有沒有發現孩子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多、與家人的互動越來越少? 應該要寫功課、吃飯、洗澡、甚至是該睡覺的時間,孩子會不會仍然捨不得放下手機、平板或是關掉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