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12月5日,維也納。35歲的莫札特走到生命的盡頭。即使病入膏肓,他仍執著於音樂創作,努力完成最後一部《d小調安魂曲》(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 626)。五天後,他的追悼會上響起這部未竟之作——一首獻給人類、也獻給自己的安魂曲。這位天才,一生寫下八百多首作品,早已超越凡俗,成為古典音樂的化身。 莫札特的一生跌宕起伏,留下八百多首作品。圖/天才莫札特 父發現家有音樂神童!巡迴歐洲天份獲專家認證...
音樂家巴赫在1727年完成的《馬太受難曲》,全長將近三個半小時,格局龐大且兼具廣度與深度,無疑是巴赫累積了先前許多創作宗教音樂經驗,在圓熟時期呈現出來的壯濶總結。1829年,在音樂家孟德爾頌主導下,於柏林重新演出全曲,此時才真正讓人們見識到,幾乎已被遺忘的巴赫巨作,從而造就此後「巴赫音樂的復興」。 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時年61歲。此肖像畫由E.G. 豪斯曼於1748年所繪。圖/維基百科...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