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文蔚然 | 10 月 23, 2025 | 藝文 , 藝文人物
在印象派群星閃耀的年代,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 1844-1926)是一道獨特的光。她不畫日落,不畫風景,而畫那些常被忽略的日常。像是:母親低頭為孩子洗澡、女子靜坐在劇院、少女在鏡前理髮。她用畫筆改寫女性的存在方式,也改寫了藝術語言。 瑪麗卡薩特成名作《在包廂裡》(In The Loge, 1878)又名「在歌劇院」,主體是女性觀看歌劇,背景一角則是男性在窺探 美國藝術史學者妮可‧喬戈普洛斯曾說:「《配戴向日葵的女子》(Woman with a...
by 羅怡君 | 10 月 21, 2025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當我們進行安全教育,除了各類技能知識的增加,也應該考慮情緒與性格會影響當下的每一個決定,因此平時就該培養「聊情緒」的習慣,學習與負面情緒共處、讓自己第一時間冷靜下來,青春期的孩子特別需要這樣的練習。家長也該學會欣賞孩子個性的一體兩面,就如電影《征服山的少年》,青春期的孩子們個性往往固執,但在面臨急難時,也會爆發出堅韌的求生動力。 《征服山的少年》為真人真事改編。圖/《征服山的少年》...
by 吳敏欣 | 10 月 20, 2025 | 人物 , 棒球 , 運動 , 運動人物
樂天桃猿投手賴胤豪以20歲的年齡,在2025年中華職棒季後挑戰賽初試啼聲就留下亮眼2.1局後援無失分的好成績,用實力證明是可以期待的潛力股。在高中時期與進入職棒之後,賴胤豪都習慣以牛棚投手的身份出賽,坦言在關鍵時刻登板會更加興奮,希望未來能正式當一個為後段局數而生的男人。 賴胤豪。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by 吳敏欣 | 10 月 17, 2025 | 人物 , 棒球 , 運動 , 運動人物
2024年賽季,投手陳柏豪從中信兄弟轉隊到樂天桃猿,轉隊後以29次救援成功收穫救援王,2025年賽季則因被打擊率偏高投得較為掙扎。陳柏豪直言想要避免保送而大膽進攻好球帶,是想要正面對決找到自我缺點再加以進化的心情,因為他知道想要在職棒待得長久,「變」是唯一途徑,打者在進化,投手更要破釜沉舟求新求變。 陳柏豪。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by 張雅雯 Isa Chang | 10 月 16, 2025 | 人物 , 網友都在看 , 關於生命的故事
網路讓人彼此凝視,也彼此審判;在他人眼光的反射中,漸漸迷失自己,並將外界的聲音化為內耗與質疑。身為暢銷作家的陳雪與金鐘影后柯佳嬿,她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檢視,連沉默都可能被他者解讀。只是在人們眼中的光環背後,她們也要學會與內心的拉扯共處。互相尊敬的兩人,從開始的緊張,到談話中逐漸產生共鳴、彼此理解並給予安慰,在她們的對話裡,可看見每個人都在努力與自己和解的樣子。 陳雪與柯佳嬿。圖/換邊發球 柯佳嬿提問:身為公眾人物和創作者,外界的看法會讓你內耗嗎?...
by 莊堯亭 | 10 月 15, 2025 | 台灣史上的人事物 , 歷史
1973年9月3日清晨,數十人擠上超載的高中六號旗津渡輪,急著過港到加工出口區打卡上班,老舊渡輪卻意外翻覆造成25名年輕女性喪生,是旗津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船難。當時在政府單位協助下,建造「二十五淑女墓」紀念罹難者,也漸喚起社會大眾對職災、工殤、女性勞權意識與渡輪安全性的重新檢視,更加速過港隧道的政策研議。2008年9月,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在旗津落成,哀悼並懷念每一位因公殉職的女性勞動者。 旗津二十五淑女墓。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by 劉凱莉 | 10 月 13, 2025 | 了解我們的世界 , 政治
號稱「幸福國度」不丹為了測量國民的幸福指數(GNH)(GNH),會派出「幸福調查員」到全國各地訪談各行各業的民眾填寫問卷,共有9大類、148個問題,再用數學公式計算歸類出幸福的層級與「國民幸福指數」。《不丹是幸福》鏡頭跟著訪問農夫、喪偶者、跨性別者、坐擁豪宅與三個老婆的慈善家、僧侶等人,一名跨性別者直接說出自己很恐懼又憂愁,幸福分數低落;慈善家則自誇幸福度絕對是滿分十分。 不丹的幸福調查員安柏(中)與同事古納探訪民眾,調查每個人的「國民幸福指數」。圖/《不丹是幸福》 擔任「幸福調查員」應該是一份有趣的工作。...
by 張雅雯 Isa Chang | 10 月 9, 2025 | 世界那麼大 , 社會
過去,人們對「總管」的印象,是穿著筆挺的西裝,神情嚴肅,手裡端著銀盤,默默侍奉王公貴族或大戶人家,說話不多,卻掌握著整個宅邸的秩序,日本動畫《黑執事》裡,「總管」執事的形象,正是如此。這個職業曾經象徵著階級與權力,也曾隨著貴族制度的沒落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想像。然而現今,「總管」不再只是歷史的註腳,而是重新被賦予了全新價值,歐洲正在蓬勃發展的「總管學校」,見證一群年輕人如何被塑造成二十一世紀的專業總管。 許多年輕人進入總管學校,接受如何成為總管教育。(圖/夢幻職業:新世代總管) 從貴族宅邸走進現代生活,總管是奢華精緻生活的象徵...
by 吳敏欣 | 10 月 7, 2025 | 人物 , 棒球 , 運動 , 運動人物
中信兄弟陳統恩就讀安慶國小、善化國中、南英商工到文化大學棒球隊,從小到大都擔任捕手,是經驗豐富的本壘指揮官,成為他被選入職棒的加分條件,但也被評價「攻優於守」,因此長時間苦練守備基本功,中信兄弟總教練平野惠一也稱讚他「永遠是最早到球場練習的」認真態度,希望與隊友良性競爭為球隊貢獻,做低調不搶鏡的最佳配角。 陳統恩在2025年賽季逐漸嶄露鋒芒。圖片來源/中信兄弟粉專...
by 蔡兆勳 | 10 月 3, 2025 | 台灣角落觀察 , 社會 , 網友都在看
台灣的「死亡品質」經國際評比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台灣也發展出獨特的生命回顧與心靈成長方式,引導病人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過程,讓關係得以修復。「安寧緩和醫療」的核心價值就是幫助病人在生命盡頭,仍能「活得像一個人」,韓國紀錄片《完美的一天》也印證在專業的醫護團隊與志工合作下,緩解病人的身體症狀,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死亡不必然是恐懼,而可以是被理解祝福的告別旅程。 安寧緩和醫療幫助病人在生命盡頭,仍能活得有尊嚴。圖/《完美的一天》...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