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導演孫介珩: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虛構創作

《聽海湧》製作人、導演孫介珩
《聽海湧》製作人、導演孫介珩

公共電視視舉辦【真實與虛構—時代戲劇創作與相關法律問題,以《聽海湧》為例】座談會,以下為《聽海湧》製作人/導演孫介珩發言之逐字稿整理。

大家晚安,很謝謝大家,我今天順著老師的話,我還記得,我們在拍攝的時候,老師有來到我們的場景,就像老師說的,其實我們在前期討論的時候,有很多的討論,當然激烈,但是我們其實都取到了一個共識,然後一直到,真的我們開始拍了,戰俘營搭起來了,然後有一天我們在拍夜戲,老師來拜訪戰俘營,然後他自己一個人就在戰俘營裡面到處走,他就走到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片,澳軍檢察官的帳篷裡面,他把每個道具拿起來「哇!這個道具」、「哇!真的有寫」、「判決書」、「哇!這個地圖都是對的」……。我想說,當然是對的不然會被拍到。

可是那時候老師講了一句話,他也有在紀錄片裡面有被拍出來,我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他說一般我們看到的歷史照片或是影片,是80年前留下來的,因為當時的照明技術是不好,你很難留下當時夜間的戰場或是營區,或是戰俘營的任何照片,但是透過戲劇可以,所以那時候我才會覺得,原來我們在做的事情不是說多偉大,但它真的好像留了一些東西,去補足了人們在閱讀歷史,或是閱讀歷史故事的時候,沒有辦法從現存史料上面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就覺得很謝謝老師這一路陪著我們。

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聽海湧》故事的創作邏輯,在座有很多創作者,我覺得這不是創作的唯一方法,我就分享《聽海湧》,我和編劇是這樣一起工作的。其實我們是在一個龐大的史料基礎上面,然後找出和故事相關的歷史事實,然後再創造出一個虛構的故事,聽起來有點拗口,自由聯想,但我邀請大家跟著我,看一下這個金字塔。

史料、歷史事實、與虛構創作

我們從最下面開始看,一開始我們在一本科普的書,叫做《終戰那一天》,上面第一次認識了「戰俘監視員」這個職位,我們覺得「哇!好吸引人」、「好具有戲劇張力的一群人」。就是他們的遭遇,大多數的臺灣人,在二戰後,面對的其實就是身份的轉移。可是這群臺灣人,他們在戰爭結束後,他們面對的是,他們還回不了家,然後他們甚至被送上了法庭,他們成為了國際法庭上面的戰犯,甚至被判刑,甚至永遠就回不來,所以我們覺得,我們想要更認識這些人,我們想要更認識那些時代,所以從史料開始,我們就找了非常非常多的史料,包括澳洲戰犯的法庭檔案,這個當然是藍老師推薦給我們,就是從1945、46、47年,每一場澳洲舉辦的審判,都有留下來記錄,就是你們想像那種打字機打,然後甚至你可以透過搜尋,去搜尋到特定臺灣人,當時他們是用日本名字,多數的名字,可以從這個審判檔案裡面看看:當時在法庭上面的臺灣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說了什麼?或是他們被指責、指控了什麼事情?

再來就是臺灣學者的部分,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大家知道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其實很多的二戰參戰國家,很快速的在替自己的國民,或是士兵留下口述歷史,因為戰爭的口述歷史其實是很珍貴的,可是臺灣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是,1945年之後他們接著政權的更迭,這些有臺籍日本兵身份的人,其實是長達幾十年之間,是沒有辦法提自己的戰爭經驗,這當然是我們的國情特殊、遭遇特殊,可是好險的是,在解嚴之後,包括中研院,然後包括很多的學者,他們開始趕快搶著這些老前輩們七八十歲還有一些記憶的時候,趕快去把他們的這些東西留下來,然後做出一些研究,這個當然就包括了臺灣學者的研究成果,還有臺籍日本兵的口述歷史,然後還有部分臺籍日本兵的回憶錄,這些我們都把他視作為史料。

當然這個故事,涉及到澳洲、涉及到日本,很多的國外學者,包括澳洲學者也在研究說,當時在戰後我們所舉辦的這個法庭,它的公平性、它的公正性到底是什麼?它的程序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也看了很多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在法庭上,不是只有我們,還有澳洲人,還有日本人,所以我們也看了日本律師的回憶錄,裡面當然也記載了,當時他在法庭上面碰到臺灣人,他怎麼面對這些臺灣人,他一樣碰到了在劇中,或是老師剛剛提到的,我到底要把這些臺灣人當作是日本人、還是中華民國國民?這樣的衝突在他們身上依舊有,而且被文字留了下來。當然還有很多,在我們戰俘營裡面的主角,外籍俘虜的回憶錄,這些回憶錄,大家想像,有些是文字寫下來的,有些是因為在戰俘營裡面,其實你不能夠、你不可能照相,所以很多是用速寫,很多的外籍俘虜,澳洲人、美國人、英國人他們透過速寫,去把當時他們在戰俘營裡面的每天的作息,或是他們遭受到什麼樣的待遇,他們把它畫下來。

然後再來是北婆羅洲人,也就是因為我們真的為了這個劇跑去了婆羅洲,然後在那邊蒐集很多當地的華人,當地的原住民,他們也有留下一些文字的紀錄,在講述80年前,當日本兵佔領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們是怎麼面對的。當然,還有日本人自己的,是算當時的公文書吧,《戰俘管理月報》這個,我們找到這個東西也是很吃驚,因為日本人當時的軍隊真的很常透過這樣的文字去記錄,這個管理月報詳細的記載了,每一個月多少俘虜進來?什麼國籍?然後多少俘虜出去?在這裡面的戰俘監視員,或是士兵的組成是什麼?他們的作息是什麼?其實是非常詳盡的一個資料。當然還有國內外的媒體報導,然後再來就是各地博物館的典藏文物。

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虛構創作

我講了這麼久,這些東西廣義的來說,被我們在這個創作過程中,當成是一種史料。這些東西我們盡量把它都讀完,或是讀到有我們覺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往上,我們會把這些讀到的史料裡面,去抓一些歷史事實出來,什麼東西被我們定義做「歷史事實」?我念給大家聽。

第一個「日軍在婆羅洲中建立戰俘營」,這個絕對是歷史事實。臺灣人擔任戰俘監視員,這個是歷史事實。「日軍高壓管理盟軍戰俘」,這個是歷史事實。所謂歷史事實就是,你可以多方求證,從不同的史料裡面找到不同的人,都在講這件事實。好,再來,「戰爭末期俘虜營養不良」:歷史事實。「臺籍戰俘監視員暗中幫助女俘虜」:這個也是歷史事實,不管在臺灣的還是在包括剛剛提到的領事,或是在外籍的女戰俘的紀錄中,都有提到這件事情。「中華民國的官方代表駐北婆羅洲」,也就是派領事在那邊,這個是一個歷史事實。對,那「臺籍戰俘監視員被送上法庭,日方派出律師幫其辯護」,這是歷史事實。「日軍的長官命令戰俘監視員槍殺戰俘」,這是我們片中很重要的一個情節,所有疑點的開口,但這也是一個歷史事實。然後再來是,「澳洲軍事法庭嚴審臺籍戰犯」,是歷史事實。「臺灣人在戰後成為中華民國國籍,但是臺籍戰犯仍去受審」,這就是剛剛老師講的,即使臺灣人的身分在那個時候,戶/國籍有所轉換,但是這些被認定為戰犯的人,他們的人仍就需要受審,甚至被判刑。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在讀了史料之後,我們認為,對我們創作戲劇有幫助的歷史事實,我們把它全部拉了出來。

好,那拉出來要幹什麼?我們在這些歷史事實的基礎之上,我們才開始虛構我們的故事,所以我們虛構的故事會是什麼?包括「阿遠為了日籍女友決定去從軍」、「阿輝一直積極進取,卻最終遭日本人的遺棄」。然後「德仔謊報年齡從軍,在戰爭中,在殘酷戰爭中長大」、「田中下令槍殺俘虜」。然後?大家都看過嗎?我這樣會不會爆雷了!沒事沒事,我當你們都看過了。好,然後「阿遠換罐頭給何景儀母子幫助他們,但是導致惹禍上身」,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阿遠換罐頭,一個臺籍戰俘監視員,換罐頭幫助何景儀母子,某種程度,也是基於歷史事實,阿遠當然是我們虛構的角色,透過虛構的劇情,他因為幫助俘虜導致惹禍上身,這就是屬於我們的創作。

然後再來威廉和渡邊,也就是澳洲檢察官和日本律師,都會鍥而不捨的找尋真相。然後再來就是,來自廈門的中華民國領事,可以和三兄弟溝通,但卻和阿遠產生一連串的誤會,這個也是。包括我們知道在當時,在那邊有一個中華民國領事這樣的身份,所以我們把這樣的身份提出來,我們虛構了一個「羅領事」,但是虛構的目的是什麼,因為他要可以和來自臺灣的三兄弟溝通,而這個溝通產生了後面一連串的劇情推動和糾葛。好,所以這基本上,是我們在創作《聽海湧》這個故事的時候,一個步驟和一個程序,從史料開始抓出我們需要用到的歷史事實,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去虛構我們的故事和角色。

虛構角色是大時代下縮影

然後再來我就談一下,劇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角色」,就是角色推動了這些故事前進,所以我也分享一下我們角色的創作邏輯,為什麼要虛構?虛構的程度到哪裡?虛構可以達到的效果是什麼?我先說這個完全是《聽海湧》這個故事裡面的經驗分享, 可能不適用在每一個故事。

我們先看三兄弟,為什麼三兄弟是虛構的?第一個:我們很想要透過三兄弟去呈現臺灣,二戰時臺灣年輕人不同的背景和個性,以及面對戰爭的抉擇。這個老師剛剛可能也有提到,當時從軍的臺灣年輕人有20萬人,有超過一半,其實都不是去前線殺敵的士兵,其實都是軍屬,像臺籍戰俘監視員一樣,當翻譯、當苦力、當勞工、當戰俘監視員。所以我們其實很想透過這三個兄弟、但不可能完全的貼合, 去呈現當時臺灣人在面對,年輕人在面對戰爭的時候,是什麼態度?很積極的想要成為日本人為祖國奮戰,這是阿輝;因為當兵可以賺很多錢,所以我出去,這是德仔;或是,我喜歡的人,需要我去成為日本兵,然後去證明我自己,我才有可能跟她在一起,這是阿遠。所以我們自己,把當時臺灣人的縮影放在這個三兄弟身上,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們會虛構出來這三個角色。

第二個:因為不同的個性,讓其在故事中有不同的遭遇,然後表達創作者對歷史與人性的觀點。這個當然就很重要,這就是完全創作的部分。因為我們有我們想要說的故事,因為我們有我們想要透過這些角色去傳達的訊息,所以我們讓他們有不同的個性外,我們還要讓他們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事件。譬如說阿遠在劇中是一個善良的人,反過來說他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猶豫不決的人會惹禍上身。所以這是回到我們創作者,寫故事的時候的一個邏輯。

再來第三個:在三人身上,可以表達許多史料中,臺籍戰俘監視員,或臺籍日本兵的共同經歷。那這個其實跟第一個有點像,是因為我們其實看到太多太多,包括戰俘監視員的經歷,包括臺籍日本兵的經歷,那這些東西當然是歷史上面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可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我們就一定要放在角色裡嗎?不一定喔,就是這個東西,還是要透過我們的揀選,真的能夠幫助到我們這個戲劇,能夠幫助我們故事,能夠幫助我們這個角色的時候,我們把他這些真的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把它放到角色上面,讓角色也去經歷這些事情。好,所以這是新海三兄弟的一個虛構創作邏輯。

那再來是羅進福領事。好,本劇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想要表達臺灣人在戰後受審的時候,夾在多國之中的這種尷尬處境。這個多國,包括盟軍主持的法庭,包括日本的律師,當然也包括當時,因為這個國籍轉換的另外一方,就是中華民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場,至少我們看到的記錄,沒有任何一場審判,是你同時把這三個勢力放在同一個法庭裡面的。對,可是在劇中,確實是臺灣人尷尬的地方,這確實是臺灣人經歷的掙扎和需要面對的事情,所以我們透過戲劇,我們創造了一場審判,在這個20到30分鐘的審判中,我們把這三個勢力,或是三個代表化作角色,放在這個審判當中,我們需要這樣做,所以我們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中華民國的領事代表,放在這個戲劇裡面。

好,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許多臺灣人去南洋擔任通譯,然後故事中需要,營區中有俘虜和主角使用相同語言,產生矛盾誤會,這個當然是我們需要情節這樣的推進,我們需要有一個人是,就像大家可能第一集看到,阿輝,他站在那個指揮官和領事中間,其實很矛盾的,這邊是他的殖民母國,是他要聽命令的對象,可是這一邊是他的敵人,可是卻可以講一樣的語言,這個矛盾是我們想要去凸顯,因為這確實是當時臺灣人,很多人在戰場上所遇到的矛盾。

所以我們虛構了一個從福建,甚至從廈門來的,同樣是講閩南語系的,這個羅領事,讓他可以很流利的去跟臺灣人溝通,但是這個溝通,你以為溝通比較親近嗎?沒有,溝通產生了更多的誤會,所以為什麼需要羅領事這樣的一個角色。

再來第三個,故事的多處表現在戰爭底下,人性的抉擇、互動和掙扎,這句話是我覺得蠻重要的,「虛構的人物才能在創作上,擁有最大的彈性。」這是我自己的,我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想,因為確實你用一個真實歷史的人物,甚至用了他的名字,把他擺在故事裡面,或許他可以吸引一些觀眾的好奇,在第一時間。可是那表示,我們要對這個角色以及他的後代,負某些責任,如果他們還在的話。對,那這件事情,是我和編劇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覺得,我們需要我們的角色,或是這個故事,有更多的彈性,所以我們決定是用全虛構的,所以這是羅領事要虛構的第三個原因。

再來,我也聊一聊,何景儀,就是連俞涵飾演的領事夫人,為什麼?她代表什麼?她代表戰俘營裡面少數外交官公務人員和女性家屬,然後這個角色呈現了女性,在當時戰俘營的這個環境中的絕對弱勢,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故事中需要營區中有俘虜和臺灣主角使用相同語言,然後表現互助與通力,表達戰爭中的珍貴的善良。剛剛這個跟羅領事有點不太一樣,我們需要有一個人跟我們的臺灣人,阿遠這個角色,在戰爭中產生連結,互相的幫助,可是這個互相的幫助,最後沒有換來好的結果,這當然就是劇情的設計,我們希望表達這樣子,在戰爭之下人的無奈。

第三個:故事要表達這樣的善良,最後被戰爭的殘酷給抹滅,角色就被槍殺,所以她必須要是虛構的角色,就是我剛剛說的彈性在這邊。因為她最後,這個角色最後沒有一個善終的結果,所以我們覺得,她應該是要是一個虛構的角色,而不是一個歷史真實的人物。

好,最後我想聊一下,日本律師三人組,有蠻多觀眾喜歡他們的。也稍微聊一下,這些主要角色之外,其他的不管是日軍,還是盟軍的這些虛構角色。

好,當然日本律師這三個人,表現日本人面對戰敗的不同態度。譬如說像律師團團長高橋,他想要替戰爭損失止血,所以他覺得,救越多日本人越好。小林,他是當過兵的一個有軍人背景的一個律師,所以他想要復仇。那對最年輕的渡邊來說,他就想要找到公平正義。

那其他角色呢?包括日軍的指揮官田中,包括澳洲檢察官威廉,其實他們都反映了自身合理的立場,「我很對呀!」、「我為了我的國家效忠,我的弟兄,澳洲弟兄,這麼多死在戰場上,所以我要找出兇手。」都沒有錯,每個人都沒有錯,那臺灣人有錯嗎?在每個角色都沒有錯的狀況下,我們覺得,那其實更能凸顯臺灣人的窘境,你們都沒有錯,那為什麼鍋是我來背?所以這些角色,是我們創造出來虛構的目的。

再來最後,歷史上真實職務的存在,給予創作更多的靈感與可能性,但為了表達複雜的人性,角色仍是虛構。譬如說,在這個戰俘營裡面,或在這個審判庭上有法官、有檢察官,在當時的婆羅洲有領事,還有他的家人,當時有臺籍戰俘監視員,這些職務都是真實存在在歷史上的。可是,我們為了想要說故事,我們為了想要表達這些人性,就像老師剛剛講的多面性和人性,所以我們選擇了把這些,把整個劇裡面,所有角色做一個虛構。好,這就是我們《聽海湧》這個故事,和角色的基本創作邏輯,分享給大家。

我自己是學歷史,也很喜歡歷史,我們都還在學習怎麼樣把歷史取材,然後去創作出一個好的故事。我也確實跟老師一樣,很希望有更多的歷史題材被創作出來,期待看到更多的作品,謝謝大家。

【延伸推薦】

文章|政大歷史系教授藍適齊:歷史劇從歷史取材,但歷史劇不是歷史

文章|律師黃秀蘭:《聽海湧》運用人物「元素」的領事身分創造新角色

紀錄片|《漂流之海—聽海湧紀錄片》:由飾演台籍戰俘監視員阿遠的吳翰林重新出發,回到北婆羅洲,從他的視角追尋歷史。通過紀錄、重演、訪談及歷史畫面,帶領觀眾經歷虛構戲劇與真實歷史的震撼。

影集|《聽海湧》:太平洋戰爭末期,台籍青年阿遠被徵召監管戰俘。戰後捲入屠殺事件,追查真兇的過程中,他逐漸看清戰爭的殘酷本質。

文字整理:周籽涵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10.30

觀點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