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我都有這樣的經驗:一整天沒什麼來由,便感到沒什麼精神,不想起身、更不想出門,若能不用工作、不用做正事,而躺在床上放空看影集、或窩在沙發上隨意滑手機,心中期盼著:生活若能如此那就再美好不過了。又或許,有些人不能容許自己如此無所事事,覺得沒有產值、生活沒有目標。因而,雖然沒有精神,仍強迫自己克服抗拒、開始活動。而這樣的性格,若是看到旁人如此耍廢懶躺,可能會難以苟同,若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恐怕會感到相當焦慮。
當看到《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中,頭髮幾乎蓋住整張臉,幾乎隨時都拿著平板躺在沙發上的「阿廢(Ennui)」,或許家長會直接聯想到孩子。阿廢站沒站相、坐沒坐相,頭髮拖地、連左右襪子也沒有穿好,雙眼直盯著平板,被拿走平板便焦慮生氣,家長們應該警鈴大作、心有戚戚焉,尤其是暑假孩子在家耍廢的時間大增,更是讓家長難以忍受。
阿廢原名倦怠感,代表耍廢、放空、無聊與留白
阿廢在《腦筋急轉彎2》中出現的比例不高,不過他每次的出手都讓人印象深刻。阿廢的名字「Ennui」常被翻譯作「倦怠感」,是一種「因為缺乏生活上的興奮感而產生無精打采和不滿意的感覺」。在《腦筋急轉彎2》中的阿廢,則被賦予更多意涵。原來,倦怠不僅有其不滿意現狀的原本意義,在大腦高速運作時的倦怠,不論被稱作是耍廢、放空、無聊或留白,倦怠/阿廢都有他重要的功能與角色。
影中主角萊莉和球隊學姊聊天,她為了打入新團體,努力地想讓對方留下好印象。然而,焦慮的萊莉卻越講越不知所云。當學姐們問萊莉喜歡的音樂團體時,萊莉說出和她的朋友們都愛的偶像。但當她發現學姐們意味深長的表情後,萊莉不知所措,腦中情緒們也不知道怎麼反應。此時,阿廢及時出現,自信地表示:「我等這一刻等很久了。」之後萊莉安全下莊。阿廢做出了選擇,選擇了學姐們的喜好!
仔細想想阿廢之所以出聲,是在萊莉幾個聲音僵持而難以下莊時,給大家一個解答:「你們大家先不要想太多,把事情想的太過複雜無濟於事,先想簡單一點!」也因此,阿廢做出了決定而萊莉也因此冷靜。相對於阿焦的瞻前顧後、步步經營,讓腦袋時時高效運轉著,阿焦無疑站在天平另一端,負責讓過度運轉的腦袋暫時斷電而冷卻。
「你太在意一切了。(You care way too much about things.)」阿廢說。
阿廢主控場面後,萊莉終於冷靜下來,阿廢「讓萊莉冷靜」的目標完成後,後續才讓其他情緒接手。此時,我們再來重新審視,阿廢幫忙萊莉做了什麼抉擇,而阿廢為什麼這麼做。
過度緊繃的腦袋,需要阿廢的隨心所欲
「隨心所欲」是阿廢面對問題時採用的方式,最輕鬆也最直接。雖然最後阿廢的選擇看起來是為了追求學姊的認同,並不一定是忠於自己原先所想,但若以當時萊莉的「需求」為主要考量,歸屬感與認同感是當下她自認所需,是青春期時最重要的環,因此,阿廢讓腦袋冷卻後,萊莉做了附和學姊的決定。而為什麼是同儕,我們觀察萊莉的家人島與友誼島的大小懸殊差異便可得知。
或許有人會感覺阿廢讓萊莉「盲從」或「跟風」,這部分需要提出澄清。在腦部過度緊繃的狀態,人們是分不出自己需要什麼的。阿廢先讓萊莉冷卻後,萊莉才感覺到認同感是當時所期盼而需要的,跟著阿廢「隨心所欲」,作出最容易達成的反應,獲得當時萊莉最需要的認同感。
焦慮和耍廢是一體兩面,調節生活避免過度耗能
阿廢隨心所欲,讓他看起來相當「頹廢」自在,阿廢放空懶躺,卻讓旁人看到時相當緊張焦慮,困惑為什麼要出現這個角色。或許,《腦筋急轉彎2》中劇組特意出現阿廢,便就是要體醒大家,人人身中都有一個「阿廢」。身上阿廢和電影中所表現一樣,他並不常佔據操控台,也不常出現在人們的腦中畫面,但他「隨時都在」,人們有耍廢、放空、留白的需求。阿廢的出現,也代表一個人希望以最不耗能的方式生活,期待能自在地放空、盼望能放心耍廢的狀態。
《腦筋急轉彎2》中,我們讚頌焦慮讓我們未雨綢繆,同樣也看到過度焦慮會有的可能影響;我們認出耍廢的必要,出現時對人們的正面影響。在外在諸多壓力下,阿廢仍存在,雖然他不主控著情緒控制台,但他的存在便代表著「隨心所欲」是人本來就有的嚮往,他隨時提醒著大家:事情不要想太過,人們或許常常太在意一切!或許,暑假是個能讓阿廢好好現身的時機,也是孩子自我調控的機制練習運作的機會。
註:「國際懶惰日」(International Lazy Day)是8月10日。
【延伸推薦】
節目|《換個爸媽過幾天》:一項社會實驗,探索自己並找到親子衝突的解方。
節目|《Lazy MAMA_媽媽不想努力了》:耍廢合理,拒絕說教!我們不是Lady MaMa,是Lazy MaMa!教養路上挫折重重,不想努力的你遇到哪些難題?如何才能輕鬆優雅教小孩?
文章|暑假到比鬼門開還可怕?透過閱讀與團體活動,有玩有複習才能維持學習熱忱
文章|當孩子迷上地獄梗與短影音?運動、靜坐與閱讀有效降低數位焦慮
文章|你是內捲媽還是躺平媽?親子專家羅怡君用「策略躺平」兼顧健康與自律
作者:廖泊喬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08.15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目前在醫院服務。著有《古人解憂療鬱帖》、《文豪酒癮診斷書》。臉書:喬喬看癮科學;Instagram:addiction_ch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