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登汁」、「堆是比」、「卸茶園」等幽默的名詞,是蘭嶼「蘭式風格」的縮影。蘭嶼人說話直接、喜好直接、愛也直接。台北女孩吳欣怡,在這落腳成家,成為專業的蘭嶼人,從剪頭髮修水電到扛瓦斯蓋房子,生活上的大小事都得靠自己,也感受到少用3C的單純快樂,開設獨家「媽媽課輔班」、「爸爸才藝班」,與孩子共同成長。
有人說,來蘭嶼的人,有三「失」:「失業」、「失戀」和「失意」。當年失業的我來到這座藍色的島嶼,從此黏住,找到歸屬,一待就是十二年。
蘭嶼有種魔力。她屬於台灣,她又不是台灣。她很遙遠,她很不方便,她是到不了的地方。我是一個從出生就一直在台北生活的都市俗。幼兒園到出社會,一步也沒有離開台北,是標準的台北俗。但我可不是什麼不食人間煙火的天龍國人。我是爬山下海的戶外咖;生活更是都市女子的翹楚,能徒手抓蟑螂(這點真的很值得拿出來說嘴,我是說以前,在蘭嶼只不過是基本配備),都市的我,堪稱女漢子。
一直到了到島上生活,才深知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在廣大的蘭嶼阿嫂面前,我只不過是都市裡來的小白兔。
從修水電到蓋房子,蘭嶼人生活大小事都靠自己
你或許對於在蘭嶼生活的困難性,還不是那麼清楚。在這裡就讓我來略述一下。
你能想像最近的便利商店,騎車要二十分鐘;你可知道加油站的油是會有加完的一天嗎?你能忍受長達15天沒船沒飛機,無法進出蘭嶼,當然物資食材也無法輸入,所以得過著沒蔬菜水果、沒蛋、沒肉,只能吃麵條、罐頭的日子嗎?
我們沒有任何的專業的店家及技術人員,美髮院、水電行⋯。總之,任何你想到的,蘭嶼都沒有!因此一個專業的蘭嶼人,生活上的大小事,你得靠自己。你要學會自己剪頭髮;自己修家電、拉電線、接水管,當然基本木工是一定要的。而更高級一點的蘭嶼人,像是我那不成材的ㄤ(老公),還可以修手機換螢幕、燒電銲、裝冷氣、蓋房子⋯(這是真的,絕大部分的蘭嶼人,房子是自己綁模綁鋼筋,一磚一瓦自己蓋起來的!)。
在一個什麼都不方便的島嶼,你得要什麼都會。
在島上生活,最辛苦的部分就是醫療。我們沒有藥局醫院,只有衛生所。所以有急難雜症需要醫治的時候,就得與廣大的觀光客競爭機票與船票出島;到了冬天,更加艱難,請力抗強勁東北季風,祈求老天賞臉,順利出島。
在這座美麗的小島生活,不如想像中的浪漫,是件艱困的事。許多人來了,待不住,又走了。這也造就了許多「台灣新娘」最後熬不住離島的不方便,撐不過台灣家人的思念之苦而離去。
蘭嶼式風格:直接呈現喜好,直接感受愛
蘭嶼是達悟族的傳統聚落。雖然就像台灣其他部落文化一樣,受到漢化的衝擊。但畢竟隔著一片海,還是依然保有獨特的「蘭式風格」。
蘭式風格是很直接的,赤裸裸的直球對決。和溫尢對話時,旁人常常會覺得「很嗆」,狀似吵架。我初來乍到之時,也被這蘭式風格的說話方式給嚇瘋。身為都市人的我,言行大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包裝。而小島人的喜好直接呈現,不加隱藏,你胖了就是直接說你胖,相對的,你也能直接的感受他們對你的愛。
另一種蘭式風格的說話方式,就是「這個」、「那個」。
「我上次買的那個你放在哪裡?」
你需要一點想像和推理,才能理解他在說什麼。此外,蘭氏風格的讀寫方式,也是一大挑戰。這是一個將「有邊念邊,沒邊念中間」運用極大化的島嶼。喝的是「柳登汁」、「堆是比」、「卸茶園」;吃麵要加「辣淑膏」;用「洗衣綱」裝衣服;去加油站加「紫油」(柴油)……。你需要強大的「同理心」來理解,這點真是相當可愛。
另外一件在繁華夜都市的我,極度不適應的事就是「打招呼」。當全島都是親戚的時候,你出門就準備一路打招呼到回家吧!
在都市,我會因為害羞、想很多的內心小劇場,盡量避開認識但不熟識的朋友,避免打招呼後要面臨寒暄的尷尬場面。但在島上,大家都是親戚朋友,不打愛招呼的我,初期時常被認為不禮貌。臉盲更是我的一大罩門。都有血緣關係的大家,有時長得真的很像,到底誰是誰,也讓我困擾很多年。然而大部分的蘭嶼人都是行走的「鄉里族譜」。只要看到臉或是聽到名字,就可以精準的判斷你是哪個部落,你爸媽是誰、阿公阿嬤叫什麼名字。著實令人佩服。
達悟族是一個謙虛低調的民族。這是一向喜歡出風頭、愛高調的我,一開始極難適應的。隨著經驗的累積,慢慢的也能體會,低調沈潛能讓自己更專注在事情上。就如同古言所說「謙受益,滿招損」。收斂光芒,事情將會更順利。
現在的我也比較能用「蘭嶼思維」來看事情。蘭嶼思維在台灣大島人的眼中,有時有點荒謬,有時讓人摸不著頭緒,但單純可愛。
在蘭嶼遇見更好的自己:獨立又自由
說了這麼多不方便和差異,為何我可以一待就是十多年呢?因為比起都市的自己,我更喜歡蘭嶼版的自己。
蘭嶼的我,自由又獨立。在島上生活,你需要活在當下,不要想太遙遠的事,因為計畫在蘭嶼絕對趕不上變化,順其自然,讓事情自由發展。我們只需要專注在眼前的人事物。
喜歡每個早晨,隨著心情決定今天要做什麼。或許是海邊閒晃,撿拾一些溫尢說是垃圾的寶物;或許可以約個朋友,說三道四一下;或許太陽很大,可以去跳個水;或許今天想一邊看電影,一邊製作一些可以跟觀光客換錢的工藝品……。想做什麼都可以,這種感覺實在太好了。
在蘭嶼,我們不需要手機,會聯繫你的人,就在你身邊。口耳相傳的力量,遠遠比社群媒體更強大。像是我那個沒有手機的婆婆,永遠比我更早知道部落哪裡在發米、哪裡有抽獎,不只靈通,絕對是精準無誤。況且島上網路也不是很順暢,這讓我們更能放下手機,好好的聊天、好好的生活。
大明星也來蘭嶼「登大人」,在犯錯中成長
一個都市女子來到蘭嶼,我學會了開車上路;也順利用蘭嶼雞腿換到了機車駕照;更學會煮食能吞的食物,餵養一家老小;從害怕魚腥味到能殺魚、搬瓦斯載貨,樣樣都行,可說進化成蘭嶼版的我。
這座小島,使人獨立,更充滿包容,讓人不怕失敗的勇於嘗試,就像這次《二呆流浪記之完全大人手冊》中的兩個年輕男孩曾敬驊、朱軒洋,來到蘭嶼進行一場「登大人」的旅程,我們是第一站。他們與我們一同體驗島上的生活,感受我們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不方便」,對於他們是很大的成長。
還記得二呆在一次拍攝中,弄壞了我們向別的家族借來的「傳家之寶」,那是對方已逝父親流傳給他們的寶貴物件。兩位男孩沒有逃避的將事情交給製作單位處理,而是自己勇於承擔,用真誠的態度獲得對方原諒,這樣的過程,絕對是他們登大人的一個重要關鍵。這些點滴,對我們一家來說也是很珍貴的養分,讓我們一同學習。
在蘭嶼陪孩子上山下海,都市媽媽重新體驗長大
蘭嶼地處偏遠,教育資源遠遠不及本島。但我認為,能在蘭嶼生活,陪著孩子一起長大,是最珍貴的禮物。
我有一個10歲的孩子,從小在蘭嶼長大。這裡沒有安親班,只有媽媽課輔班、爸爸才藝班。我們帶著孩子,一起上山下海,單車環島。帶著恐龍模型,到沙灘模擬考古學者;直接在大海裡學會游泳;參與部落的祭典儀式,從生活中學習祖先的傳統……。因為缺少許多資源及後援,我們更努力將時間運用在孩子身上,創造一家人的難忘回憶,參與每一個學校活動,絲毫不錯過任何時光,這是多麼幸運的事。
在島上長大的孩子,更能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感受大自然的變化。近年來隨著觀光發展,伴隨來的塑膠垃圾充斥整個小島。過份便利的一次性製品,便宜所以被廣泛使用。而水泥化的「建設」不斷侵蝕海岸線。大量的環境垃圾被眼不見為淨的堆積在「掩埋場」。
生活在島上的我們,比都市人更能顯見環境的破壞。我們和孩子一起努力減少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不怕麻煩的使用環保餐具,畢竟在蘭嶼的我們,生活中的麻煩和不方便已經這麼多,這點小事不算什麼。我們還一起回收島上的一次性二手雨衣,無償提供給需要的旅人,一起整理、晾乾雨衣,讓原本會成為垃圾的一次性雨衣,成為環保友善的循環。很高興能看到孩子真心的努力執行環保。這也是這座藍色小島帶給孩子成長最棒的課題。
生命有很有趣,來到蘭嶼生活就像走岔了路,是我始料未及的,卻走向最好的結果。謝謝蘭嶼,謝謝島上的一切,ayoy!(達悟語:謝謝)
【延伸推薦】
節目|《二呆流浪記之完全轉大人手冊》:由新生代演員曾敬驊、朱軒洋搭檔,開著小卡車「二呆號」全台趴趴走,一起經歷 7堂轉大人課題。
節目|二呆流浪記番外篇《我以為,流浪很簡單…》:兩個男孩要聊聊旅行對他們的意義,分享流浪需要具備的技能、面對的難題,還有過程中的心情轉變。還要復刻節目中的料理,開箱各地好友寄來的神秘禮物!
紀錄片|《島上》:踏上蘭嶼是因為一段古老的吟唱,那是日本學者北里闌於1920年代錄下來的達悟族人最早的一段聲音。蘭嶼的達悟語名稱為「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它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航程約2個小時。這段拍攝的旅程,也是我們在島上同時經歷著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各種衝擊的一段心路歷程。
文章|六步驟實踐海洋親子共學:建立習慣的迴圈、創造海洋記憶點
文章|「擔心」不該成為對孩子的限制,在自然中累積經驗提升體能與自信
作者:吳欣怡
責任編輯:陳逸雯、陳珊珊
核稿編輯:吳小瑾
出刊日期:2024.01.09
因為個性太囉嗦,而有吳阿婆的別名。
從未離家過的台北人,一嫁就嫁到蘭嶼。在廣告圈打滾了六年,夢想當個導遊,最後卻開了餐廳。人生就像腳步踏錯,從未照著計劃前進,卻得到了剛剛好的結果。在蘭嶼生活的十多年,用大島人的眼光來分享小島達悟人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