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長者寧自生自滅也不求救,社工籲「領取救助金絕非苟活」

不管是台灣或是日本,老一輩的成長背景並沒有太多福利保障的色彩,他們尊敬白手起家、拼命三郎的自耕文化。我在第一線的服務現場,也經常會遇到類似電影《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情節中推辭社工好意或建議的個案,我們確實總是在「案主自決」與「專業評估」間拉扯。

圖/《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社會福利」是國家依法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證一定生活水平,和盡可能提高生活質量的資金和服務的社會保險制度。以台灣為例,從搖籃到墳墓必會接觸到的勞健保,或是發生緊急事故時的急難救助金,以及非自願離職時的失業給付和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等等,皆是社會福利的範疇。

「社會福利」理應是國家用以保護人民不致絕境的良善立意,為何仍舊有人因此受傷?

這題沒有正確解答,但在《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電影中,幾個逼近現實情況的橋段,絕對能帶來莫大省思。

憂鬱症媽媽領補助,遭酸「好手好腳不能工作」

例如,出獄後必須找工作謀生的主角利根,除了因「更生人」的身份屢屢受挫,入監時錯過的社會互動、人際交流等累積,都讓他變得更「生人勿近」,也更難受到雇主信任。

生活長期受憂鬱症所擾的單親媽媽渡嘉敷,因病情嚴重無法工作育兒,只得仰賴救助金生活。外表看不出的病,就可能面對「好手好腳卻不能工作?」的質疑聲音,時時刻刻,都身心俱疲的在鋼索上行走。

走進福利制度,對某些人來說不一定是安穩生活的起點與終點。但少了替利根引介職場的輔導員、替渡嘉敷母女申請救助金的社工,在社會角落無助發抖的人們,很可能就在不見日光的某個陰天,慢慢消散殆盡。

圖/《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獨居長者寧願自生自滅,也不願麻煩人

在電影中,許多三一一大地震的受災戶都是獨居長者,這在已是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並不是少見情況。反觀台灣,我們也正走向「長命百歲」的時代,但在長照相關的配套措施,卻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中,兩位主角試圖說服惠婆婆申請補助金,卻是得到「不想麻煩別人、不想依賴政府」的回應。我在第一線的服務現場,也經常會遇到百般推辭社工好意或建議的個案,儘管從他的外觀和互動中,就能明確感覺到這位服務對象正在發出求助訊號。

進行助人者服務,我們確實總是在「案主自決」與「專業評估」間拉扯。如何在不影響服務對象權益及決定的情況下,將所有資訊不偏不倚地呈現給他?這便是一輩子的學習與積累。

「福利保障」不是為了苟活,請務必開口求救

而被拒絕服務、拒絕溝通後,第一步是傾聽與同理。

不管是台灣或是日本,老一輩的成長背景並沒有太多福利保障的色彩,他們尊敬白手起家、拼命三郎的自耕文化,因此可以理解長者對於領取救助金的概念,就像是吃了天下掉下來的午餐,純粹苟活。

而新一代的青年們,透過網路而有更多的文化刺激,學運、社運、和思想衝擊,以致「福利保障」一詞,不再是草莓族、啃老族的刻板標籤,而是前往福利國家的重要指標,也是凝聚全民福祉的重大精神。

在電影中,為此做出了很好的註解:無論你是誰、來自哪裡、今年幾歲,互相照應,永遠比單打獨鬥更有力氣。因為沒有人是局外人!請務必開口求救!

在談論社會福利時,我們已經不能用過時的平面視角,刻意或間接忽略了個體及群體間的龐雜多樣性。

任職於社福公部門的主角幹子,在片末時道出潸然自白:「光是盡職還不夠,因為社會福利是第一道安全網,也是最後一道安全網。請跨出這一步 就算打破規定,也要越過阻礙,請拯救人命。」

圖/《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乘載著官僚體系與體制限阻的巨大壓力,卻不見服務對象能因此像童話故事般,從此幸福快樂。作為助人者,我經常也會捫心自問:「這樣的工作真的有意義嗎?」,這個聽似飄渺、卻又沉重不可自拔的問題,一定也有風輕雲朗的時候。

而現在仍獨自煩惱困擾的人,就像電影主角幹子說的,「若是不願敞開心房,就會覺得自己被世界遺棄,但這樣是錯的,因為世界遠比想像中寬廣,一定會有人願意關心你……請不斷的提起勇氣呼救,而且要比那些害群之馬的聲音,更大、更響亮」。

【延伸推薦】
電影|《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日本大地震發生後十年,仙台地區發生連續殺人事件,兩位官員被緊緊束縛並活活餓死,死狀悽慘。這種彷彿在懲罰被害者的犯罪行為,立刻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視。刑警試圖釐清真相的過程中,發掘出不為人知,更深不可測的黑暗。
節目|《極樂世界:老,是這樣|銀髮平權》:一個人的老後生活會是怎樣?一起穿梭時空,走進長者的獨居生活,看看他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一個老人的快樂與自在!

作者:江孟薰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3.04.26

江孟薰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香香澡堂」店長。從影視專業到社福組織,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轉職。相較於創意性產出,擔任香香澡堂店長更得以專注於基本人權與社會議題。而作為一名助人工作者,從第一線服務直面人生百態,更深切感到「貧窮非病也非罪,更不該是邁向共榮社會的絆腳石」。

因此期許自我能盡心幫助無家者離開街頭、找回生活動力。就像為社會的陰暗角落點上火燭,照亮現行制度的不足與盲點,並促成大環境的流動與轉變。

正因「沒有人是局外人」,所以更需要大家站起身子、補起破洞,在墜落之前先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