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傘下》遮的不是風雨,而是撐出親子之間的信任空間

韓劇中的爭位宮鬥,也可對比現代家庭面對的隔代教養、婆媳問題、家族成員相互較勁,「孩子就是母親的成績單」這個觀念包袱,影響《王后傘下》中所有後宮母親們的決定,也是古今中外母親們的必修課題。

《王后傘下》遮的不是風雨,而是撐出信任孩子的成長空間 。劇照/TVN官網

一位擁有至高權力的王后,養育優秀王儲與其他四位大君,看似資源豐富、後勤支援系同完善,原本應該優雅度日的五寶媽,竟然和我們一樣,奔波於孩子們創造的危機之中;彷彿身為一位母親,立刻就能接上時空共通的「媽媽語言」,體會對自己孩子獨有的期待、無止盡的擔憂與煩惱,以及承擔外界對自己教養的眼光與評價。

直到看完整部韓劇《王后傘下》,才能深深感受劇名代表的意義;王后獨樹一格的教養觀念與作法、在危機當下的考量與判斷,值得同樣身為教養者的我們深思學習。

韓劇《王后傘下》。劇照/TVN官網

疫後流行「躺平文化」,年輕族群成為「無動力世代」

劇中備位王儲的選拔賽,誰家王子成為繼位人選,也代表他的母親成為下任王后。王后並未把「不能輸的壓力」強加在四位王子身上,然而面對宮內權力鬥爭,沒有被選上也會引來殺身之禍。王后明白自己孩子們沒有野心,日子過得快樂平靜,對選拔毫無興趣,該如何在時間壓力下,啟動孩子們的參賽動機呢?

延續繭居族、宅世代現象,疫情之後年輕族群更是流行「躺平文化」,懷抱著「這樣就好,我不想努力了」的心態,延伸出職場「安靜離職」的新價值觀,不願意承擔更多責任,寧可放棄升遷也要維持生活平衡;網路上「負能量金句」形塑的人生觀也向下延伸至學生族群而成為「無動力世代」。

平凡的人生可以嗎?當孩子只想有著平凡的表現,未來不會失去競爭力嗎?大人對未來的焦慮反應在教養上,想方設法用棍子與紅蘿蔔雙管齊下,只希望孩子們能打起精神積極一點。其實孩子們「不為他人期待而努力」未必不好,若換個方式提問:

「你想為自己努力什麼?想要好好躺平也要找個最舒服的姿勢、最棒的環境啊!」

孩子不是毫無動力,可能只是不符合大人期待

根據心理學家歸納出內在動機的「成分」包括:勝任感的需求、與他人產生關聯性的需求、以及個人感覺有能力控制的自主性需求。想想孩子生活中被設定的目標,符合以上哪個條件呢?

或許你也看過:某個孩子不願意爭取班上模範生,但是卻願意站在街頭為流浪狗募款;某個孩子討厭上台報告或任何出風頭的事,卻主動cosplay成為拍照焦點;某個孩子不想追求課業成績,只想16歲之後準備參加電競比賽展開另一個生涯……;孩子真的毫無動力嗎?恐怕是不符合大人期待的目標而已。

不論孩子學校的課業如何,我們都應該替孩子「發掘」並「保留」他們願意付出的項目,好好引導這團火焰擴大燃燒範圍,感受自己掌握人生自主權,是點燃內在動機的第一步。

你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信任支持比觀點遺傳更重要

看劇時觀眾擁有全視角,能輕易跳脫當局者的迷思,在螢幕這旁惋惜又著急,就像這齣劇中嬪妃們的兒子一出生就享榮華富貴,安穩幸福一生不是問題,為何這些母親非要執著搶攻王儲大位,反而讓兒子陷入困境呢?

說到底,每位母親都有自己十足的理由。

韓劇《王后傘下》。劇照/TVN官網

有些人憤怒不平,認為當年與王后之位擦身而過心有不甘;有些人則是對未來感到不安,把握搶占大位的機會對自己與孩子都是保障;有的則是被他人利用煽動,勾起權力慾望想一步登天;也有些母親對自己孩子小時表現感到驕傲,不願相信自己孩子不如人,仍然停留在自己的執念中。

最令人驚訝的安排是原來殿下也是當年他的母親策反王后謀殺王子,一手將自己和兒子推上大位,至今兒子已是全民之上,卻仍然以愛為名不願放手干預朝政,讓已是中年且登基多年的殿下難過地說:「難道你就不能單純支持孩兒的決定嗎?」

每位母親都振振有詞,戲外觀眾將這些理由看得清清楚楚,但回到現實生活中,你我是否也不小心對號入座了呢?以愛為名的各種計劃與控制、情緒勒索型的對話,我們自認為孩子著想的各種安排,是否包含著自己未曾查覺的慾望呢?

然而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承受這些壓力,於是我們看到有些孩子扭曲了自己性格,變得十足攻擊性,另一位孩子失敗後被母親拒於門外,只好選擇自盡,當然也有孩子本性正直善良,不願配合母親的求勝手段,只好盡量與母親劃清界線,甚至拜託母親:「你能為我做的,就是什麼都別再做」。

韓劇《王后傘下》。劇照/TVN官網

當我們為了孩子更有發展做的努力,其實正進行一種「觀點遺傳」,延續我們對未來的不安,也複製無法接受失敗的好勝觀點,也因此難以從任何挫折中復原學習。劇中一位嬪妃的孩子挑戰失敗,無法被母親接納而自殺,王后救下這位溫和順從的孩子,一番對談後語重心長地告訴他:「有時也要固執己見才能喘口氣啊!」

青少年時期的叛逆與衝動,是人類生理上的獨特設計,這也是給孩子一個機會向周邊的大人們說「不」,或許這樣才能好好喘口氣,不再一昧符合他人期待,真正想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給孩子替父母撐傘的機會,展現獨立的能力和勇氣

還記得年輕時我和媽媽意見不合的時候,她總會說:「等妳以後自己當了媽媽就會知道了!」劇裡這群參與選拔的王子們,在最後一集紛紛有了下一代,開始體會「天下父母心」的掙扎與考驗,面對未來的每一個決定,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嗎?轉眼間我也成為青少年的母親,面對矛盾衝突、各種大小抉擇,我總會停下來問問自己:

「這是我的焦慮和不安嗎?我擔心的是什麼呢?」

「如果孩子不想做這件事,有其他事情可以培養其他能力嗎?」

「我有提供更豐富、更多的選項擴大他的生活視野嗎?」

「我對孩子夠信任嗎?即使我現在還不知道,也願意相信他有獨一無二的能力,而不是急著複製別人的成功?」

劇中王后最擔心性別認同而喜愛變裝的孩子,他發現自己畫中的鳥從未展翅飛翔,總是收攏翅膀藏在樹叢裡,終於領悟需要離開保護他的家,才能真正的活出自己。

不論快慢,父母的意義,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擁有離開自己的勇氣和能力。

韓劇《王后傘下》。劇照/TVN官網

台灣和韓國同屬高度升學壓力的國家,這部《王后傘下》細膩展現社會價值觀與家庭教育之間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的影響,對於「何謂一位好的領導者」也有獨特詮釋,藉由選拔的創意考題展現對現今教育的省思,我們到底想要培育什麼樣的人才,這應該是所有教育最需要思考的大哉問。

最後一幕仍然回到傘下。最後擔負起世儲王子重擔的老二,換他有能力替母親撐傘守護家庭,身為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替我們撐傘的機會,讓他們展現獨立成熟的自己。

【延伸推薦】

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書中深刻描述了家庭中因追逐分數的考試制度而扭曲的親子關係,以及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的高壓社會。

文章|看重孩子的獨特性,別讓升學主義扭曲了親子關係

文章|南韓升學首重補習,為考上首爾大學從小就得搬到補習街

作者:羅怡君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5.30

羅怡君

斜槓中年,現以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為主要身分。

曾任職於奧美公關、三立電視與外商,擔任行銷公關與企業溝通之角色,離開職場後已溝通與教養為出發點,展開多元人生的探索與實踐,創立「Home Page首頁讀書館」,成立讀書會推廣兒少閱讀小說。

出版七本著作,fb粉專為:「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Home Page首頁讀書館」

Podcast:《K歌Su房》、親子天下《少年特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