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教育透過具體制度強化學生的責任感與團隊精神,例如運動會、合唱團比賽,每日打掃與供餐,也普遍實施「縱向分組活動」,高年級學生負責照顧低年級生,學習關懷他人及同理心。不過強調集體與紀律的教育方式,也可能抑制學生的創造力與自主性;培育教師的國學院大學人間開發學部教授杉田洋也提醒:「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集體性與協調性,有時會成為一把雙面刃。」因為彼此負有連帶責任,可能會衍生排擠異己的現象,甚至出現校園霸凌。
About The Author
獨食文化不孤獨?一個人的餐桌背後是自我心靈對話的開始
先閉起眼睛回想一下,你最近幾天跟誰一起吃飯呢?在日本,一個人吃飯的「孤獨美食家」越來越多。這些人看起...
日本受切腹文化與知恥價值觀影響,憂鬱族自殺有時是被迫死亡
日本每年有超過2萬人因自殺過世,而在G7各國(註)當中,日本的自殺率最高,當中又以女性的自殺數量則居...
插管續命,竟然是為了領老人年金?奶奶怎會住在冰箱裡?台日高齡化帶來的隱憂
若大家還有記憶,日前在發生在新北八里一名原本年近 90 的老太太,死後 5 年被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