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上的頑皮兄弟—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世紀相聚,揭露喜悅的秘密
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與已故南非屠圖大主教,兩位世界宗教領袖都在為自由、正義與人民自決奮鬥,經歷許多脅迫與苦難,也認定彼此是「心靈上的頑皮兄弟」,每次相聚都妙語如珠、如孩童般天真無邪。《喜悅:達賴拉嘛遇見屠圖主教》記錄他們的最後一次相遇,在充滿歡笑的對談中,向世人傳遞喜悅的源頭。
不只是填飽肚子!研究證實「烹飪治療」有益心理健康,有助找回生活動力
「烹飪治療」如同藝術治療、園藝治療、遊戲治療等表達性治療法,在歐美是一門專業的心理諮商方法。烹飪過程包含問題解決、時間管理、溝通、團隊合作,能幫助人變得更穩定踏實並減低焦慮。澳洲名廚奧利佛就曾與弱勢社區民眾一起翻轉餐桌,讓烹飪成為自我培力的途徑,成功提升了自信與成就感。
大谷翔平、菊池雄星都曾淚灑甲子園,98%的球員被打敗仍咬牙邁進
日本「夏季甲子園」是高三棒球選手最後一次代表學校的機會,又被稱為「最後的夏天」,很多職棒明星一輩子都沒拿過甲子園冠軍,《甲子園:夢想競技場》紀錄了大谷翔平、菊池雄星淚灑甲子園的青澀畫面,也紀錄橫濱隼人高中、岩手花卷東高校兩隊朝著甲子園奮戰、學習接受失敗的過程,未來遇到更艱難的考驗,都能以這段經歷勇敢面對。
蘿蔔刀?科目三?媽媽不懂孩子在流行什麼沒關係,讓孩子有表現機會講給你聽
你家孩子唱跳過「科目三」「我姓石」、甩過「蘿蔔刀」嗎?在小學、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中,孩子們找到樂趣或KUSO改編,蘊含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安親班老師郭宜達建議家長,欣賞孩子的創意與表現,同理孩子好奇、需要被看見的需求,從旁觀察,適時提供正確的觀念,可以拉近親子的距離。
當孩子迷上地獄梗與短影音?運動、靜坐與閱讀有效降低數位焦慮
你聽過洗腦神曲缽缽雞嗎?你知道誰是馬桶人嗎?你玩過彩虹朋友逃離恐怖的遊戲嗎?α世代的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各種數位產品,碎片化的學習已經成為日常,當孩子口中充滿次文化的流行用語,越是搞笑、充滿地獄梗的...
一個人獨食獨旅更自由!在迪士尼樂園觀察到的日式獨活哲學
曾經,我也是不敢一個人吃飯的人,害怕被別人覺得孤單沒朋友、被認為沒人陪。自從2015年我到日本留學開始,更深刻體會到,在日本要一個人吃飯,真的好難。然而,因著一次偶然一個人去迪士尼玩的經驗,讓我發現獨...
台鋼雄鷹陳文杰:低潮就是可以變好的時機,要練到緊張發抖仍有好表現
台鋼雄鷹外野手陳文杰來⾃花蓮光復鄉,在中職選秀時獲中信兄弟球團選進職棒殿堂,在二軍表現出色獲得上一軍機會,關鍵時刻屢屢為球隊建功。但求好心切的的心態讓他遭遇幾波低潮,後來被新成立的球隊台鋼雄鷹網羅,雖然棒球路不斷出現轉折,他也努力從挫折中進步、反思再進化如何讓球技更上一層樓。
你是內捲媽還是躺平媽?親子專家羅怡君用「策略躺平」兼顧健康與自律
你是焦慮到不行的內捲媽,還是放生不管的躺平媽?到底哪一種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未來才是最好的?親子教養專家羅怡君分享,他是「策略躺平」路線,看重孩子的身體健康與自律習慣,留下自由發展的空白時間,讓孩子能充分探索興趣與嗜好,才能培養出獨特性與AI時代真正的競爭能力。
孩子間流行次文化是一種發展過程,不如先以欣賞取代擔憂
身為安親班老師,可以第一線接觸孩子們的流行用語、觀察同學彼此間的互動、感受時下最夯的次文化,像是蘿蔔刀、科目三,都很常在孩子間的對話出現。但也經常接到家長們的擔憂詢問,覺得似乎跟不上孩子們的思維,甚至...
舉世聞名的兒童權倡議者愛麗絲·米勒,被兒子揭露長期旁觀丈夫施暴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是備受尊崇的兒童權倡議者和精神分析師,她的著作《幸福童年的秘密》、《都是為你好》、《你不該知道》為無數兒童發聲。然而她的兒子馬丁·米勒自述父親從小就對他施暴,母親從未保護過他,當馬丁質問她時,愛麗絲·米勒總將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如今已成為心理治療師的馬丁,至今仍深受童年創傷所苦,決心尋找父母經歷過的戰爭與政治迫害真相,以理解他們表裡不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