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場同志婚禮,許佑生:「我花費了整整35年才走到這裡來」
「走到紅毯這一端,看起來雖然只有短短幾步之遙,可是我卻花費了整整35個年頭,就是我的一生歲月,才能夠匍匐前進地走到這裡來……。」許佑生和葛瑞是台灣第一對公開舉辦婚禮的同志伴侶,在當時相對保守的年代,也曾一度讓家人無法接受與諒解。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校園中還有多少沉默的葉永鋕,我們不得而知,但葉永鋕的離去,實實在在用生命讓大眾窺見校園中的性別歧視與霸凌有多嚴重。 圖/《萬年青的眼淚》...
房東的租屋歧視,讓獨居老人只能考慮月租三千的城市死角
當獨居老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標籤後的租屋歧視,將長輩困居在惡劣的居住環境;還有社會建構出的老人單一弱勢形象,恐限制了老年生活的想像。 圖/宋家瑜提供...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2004年,上百名菲律賓女性移工,因老闆掏空資產落跑,開始進行集體抗爭。導演陳素香拍攝《T婆工廠》記錄她們以史無前例的勇氣,挑戰台灣移工政策,為了工作抗爭、為了同志愛人勇往直前。 圖/《T婆工廠》...
重看20年前的SARS醫療紀錄片,導演汪怡昕:「在當時的醫療現場,其實所有行為都是政治決定的結果。」
回首2003年爆發的SARS疫情,《和平風暴》與《穿越和平》是重要的影像記錄。當時採訪團隊必須第一線長期拍攝令人恐懼的SARS,記錄政治人物當下的發言與心態,是如何左右了醫療現場的決定。即將上映的影集...
「我明明知道要努力,但是又努力不起來!」一位手機成癮的國中生,找回自律的旅程
愛玩手遊的國中生小風鈴,天天被媽媽叨唸。「我想要去一個不會一直唸我的地方,不會管我玩手機、不會叫我去練琴。」如果,真的有這個地方呢? 小風鈴。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紀錄片《捕鰻的人》在2021台北電影節拿下百萬首獎,同年也入圍金馬獎、2022年再入圍金鐘獎多項大獎。拍攝期間,導演許哲嘉在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也面臨某些生命困境,《捕鰻的人》為他帶來巨大的啟發。
如何與有情緒困擾的家人溝通?馬大元:「無知就是美德」
精神科醫生馬大元分析,家人溝通最重要需破除「無所不知」、「咄咄逼人」、甚至「惹人厭」的主導身分,用「開放性」、「接納性」的言語,讓家人感受到被支持、被理解的感覺。 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拍親密照是一種錯誤?《台北女子圖鑑》是否再現社會上男賺女賠的價值觀?
「不要拍親密照就不會被外流」和「酒後不要跟陌生男子離開」,都是圍繞著傳統的男賺女賠邏輯,認為女生的身體比較珍貴、被其他人看到就是賠了、跟沒有感覺的人上床就是虧了,正是因為這樣的邏輯,才讓遇到這些事情的...
反骨也不足以形容!七等生與他備受爭議的內在書寫
作家七等生以強烈的自我書寫、現實與幻想交融、長句型的寫作獨樹一格,他的著作《我愛黑眼珠》曾被評為五零年代以後,台灣文壇最惹爭議的小說之一。 圖/《他們在島嶼寫作3:削瘦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