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一部紀錄片拍12年,導演黃信堯的自我質疑與自問自答,都在《北將七》裡

一部紀錄片拍12年,導演黃信堯的自我質疑與自問自答,都在《北將七》裡

台南北門、將軍、七股是黃信堯成長的所在,他邊拍《北將七》邊問自己,紀錄片是什麼?12年過去了,他的自我質疑與追尋,以及台南沿海三鄉鎮的變遷,都被寫進片裡了。 圖/《北將七》 曾經有段時間黃信堯是靠賣中古車維生,他賣車也愛開車,他總說自己喜歡開著車到處看。在他所有的影片裡,即使影像裡沒有車,畫面外也一定停著一台車。就像攝影機一樣,車子是他接近人事物的藉口和工具。但攝影機只能讓他接近這些偶遇、並且讓他感興趣的人,車子還能帶他離開。...
只想好好凝視一張臉:《你的臉》,蔡明亮的另類「臉書」

只想好好凝視一張臉:《你的臉》,蔡明亮的另類「臉書」

導演蔡明亮突破大眾對電影的想像,《你的臉》用78分鐘凝視多張臉龐。為什麼拍這些臉?根據蔡明亮的說法,他只是單純地想找「好看的臉」。他的「好看」,和世俗的審美標準大不相同,裡面最年輕的是年近五十的李康生。顯然那些被歲月斧鑿、佈滿皺褶的臉,才是吸引他的。 圖/《你的臉》 2017年蔡明亮拍了首部VR電影《家在蘭若寺》,VR不利於特寫的侷限,反而激發他想拍特寫的念頭,於是有了《你的臉》。...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面對生命困境,人生該如何繼續?這是導演許哲嘉的中年提問,他在宜蘭海邊紀錄捕撈鰻苗的阿美族人過程中,獲得啟發。 圖/《捕鰻的人》 紀錄片《捕鰻的人》在2021台北電影節拿下百萬首獎,同年也入圍金馬獎、2022年再入圍金鐘獎多項大獎。拍攝期間,導演許哲嘉在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也面臨某些生命困境,《捕鰻的人》為他帶來巨大的啟發。 《捕鰻的人》是記錄一群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二月,在宜蘭蘭陽溪出海口捕撈鰻苗的一群阿美族人的故事。 這個片子試圖想要看,在這個獨特的海邊,這群族人生存的困難挑戰,以及存在在各自人生的生命狀態。...
那些年懷抱職棒夢的男孩,現在好嗎?十年後重看紀錄片《揮棒》

那些年懷抱職棒夢的男孩,現在好嗎?十年後重看紀錄片《揮棒》

懷抱著棒球夢、最終能踏上台灣職棒舞台的圓夢機率大約只有4%。即使進入職棒體系,棒球是高失敗率的運動,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心理素質越好的選手,才能進步更快。 就讀穀保家商時期的陳彥儒。圖/《揮棒》 對從小看棒球的男孩而言,「職棒」是一個多迷人的目標,想像著上場打擊或投球,主播會唸出你的背號、名字,球迷會為你吶喊、加油。職棒,就是男孩的夢想舞台。...
「每個身障孩子,都在完成一場自己才懂的棒球賽。」紀錄片《四局夏伴》的小超人們

「每個身障孩子,都在完成一場自己才懂的棒球賽。」紀錄片《四局夏伴》的小超人們

每個身障的孩子,都嘗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一場屬於自己才懂的球賽。棒球比賽會結束,但人生的賽事還看不到末局,不用再說「加油」,因為他們真的比誰都還要努力。 勇敢小超人隊員張育睿。圖/《四局夏伴》 棒球在台灣是全民運動,不管是職棒比賽,或是國際賽事,都吸引著大批球迷們的目光,每場國際賽事,關注的層級更是國家榮譽的奮戰;但對於身障兒童的棒球賽來說,每次的揮棒打擊,都是一個身心能力狀態的提升,每個加油聲的背後,往往都是血淚交織的生命故事。 「序序,眼睛要看球喔,球棒要握緊,用力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