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豐大橋案

當司法也出錯?后豐大橋冤案揭示法律缺陷與民眾自力救濟的堅韌之路

當司法也出錯?后豐大橋冤案揭示法律缺陷與民眾自力救濟的堅韌之路

2002年冬夜,女教師陳琪瑄自后豐大橋上墜落,王淇政與洪世緯將其送醫急救後不治身亡,但王淇政與洪世緯兩人因為證人王清雲的證詞,從「不起訴處分」變成「共同殺人罪」成立,各遭判15年與12年6月有期徒刑。歷經23年司法救援的努力,2024年10月底台中高分院再更二審判決兩人無罪、2025年5月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無罪確定,《彼岸》紀錄司法救援的過程與王洪兩家人面對命運困境的堅韌。 王淇政。圖/《彼岸》 兒子說:「媽媽,爸爸他為什麼會被關在裡面?」...
再多冤案也無法撼動司法體制?鄭性澤:「寧可誤判、不可錯放」的錯誤執法態度,令蒙冤者付出慘痛代價

再多冤案也無法撼動司法體制?鄭性澤:「寧可誤判、不可錯放」的錯誤執法態度,令蒙冤者付出慘痛代價

在還沒被平反之前,蒙冤者永遠都是罪人。有些案件新聞媒體一直報,但是在這之前,蒙冤者經歷過多少折磨?拍后豐大橋冤案的《彼岸》就是紀錄無辜者遭遇這些過程的感受。 王淇政。圖/《彼岸》 編按:《觀點同不同》邀請鄭性澤從自身經歷冤錯案的過程出發,分享對后豐大橋案紀錄片《彼岸》的觀後感。 法官、檢察官都是人,但很多人把自己當成神。 他認為你會成為被告,絕對「一定程度涉嫌」,這種「寧願誤判、不可錯放」的錯誤心態,跟刑事訴訟應有的無罪推定原則背道而馳,很容易造成「先射箭、再畫靶」的結果。我覺得這樣想的人都是「異人」,想法與觀念真的異於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