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張孟逸接掌「薪傳」歌仔戲,台前幕後自在切換多重角色

張孟逸接掌「薪傳」歌仔戲,台前幕後自在切換多重角色

張孟逸是「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演出總監,2018年從恩師「人間國寶」廖瓊枝女士手中接下團長重任後,開啟了台上台下都是戲的甘苦人生。穿梭於團長、演員、老師、妻子、母親等各種角色轉換中,展現人生如戲的無限和有限。 薪傳歌仔戲劇團演出總監 張孟逸。圖/《逸心為戲》...
莊普:用印章與樹枝啟動當代藝術的拓荒之旅

莊普:用印章與樹枝啟動當代藝術的拓荒之旅

莊普作為一個藝術家,卻不是用畫筆和畫刀在創作,他最著名的就是用一公分見方的木章,蓋印出光譜的色彩和內容,再運用樹枝、石頭、角鐵等多媒材,將扁平符號活成立體,宛如拓荒者般開闢出一條當代藝術的頓悟之路。 圖/《心靈與材質的邂逅 莊普》 「藝術就是一種焦慮,不專業時畫畫可以是一種療癒,但成為專業的時候,就會變成苦海無邊,如同開出去的一條船永遠無法到岸。」- 藝術家 莊普...
林懷民說她「燒成灰都是南管」—王心心專一且純粹的南管世界

林懷民說她「燒成灰都是南管」—王心心專一且純粹的南管世界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成長於音樂世家,在編舞家林懷民的鼓勵下,開啟「一人南管」獨弦演奏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她用書法練字的道理體悟樂譜之妙,以專注的追尋找到內心南管的迴鳴。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圖/《獨弦之歌》 出自福建泉州南管世家的王心心,從小成長的養分就是南管;她的童謠、她的音樂世界只有南管。...
肖像與遺像僅有一線之隔,攝影師李毓琪從鏡頭中看見生死

肖像與遺像僅有一線之隔,攝影師李毓琪從鏡頭中看見生死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拍攝的人物肖像變成了遺像,印象最深的是我屏東潮州的阿嬤,那是我拍攝的第一張成為遺像的照片。「攝影」變成選擇記憶一個人的方式,透過鏡頭來看見生與死、也記錄每個生命奮鬥過後所成就的「勳章」。 圖/《勳章》 攝影師的共感經驗,從狩獵反轉為一同流淚 在過去,我曾以為攝影是最具攻擊性的媒介之一,攝影師和被攝者間總存在著一種狩獵與被獵的關係。...
登上大港開唱舞台,楊秀卿讓台語唸歌傳唱

登上大港開唱舞台,楊秀卿讓台語唸歌傳唱

電影「血觀音」中楊秀卿唱唸歌的風姿令人印象深刻。兩眼全盲的她博聞強記,把自身困苦經歷融合入劇本與音樂中,唸歌的傳神表演令觀眾動容,她與接班人的努力,也將台語唸歌文化帶往下一個世紀。 圖/《唸歌走江湖-國寶藝師楊秀卿的音樂旅程》 說起人間國寶楊秀卿,青年人大概都不認識,但要是講起「血觀音」裡頭的「唸歌」,大概就會有一種「啊,那個唱台語的」這樣的印象,那個充滿故事性的聲音就是楊秀卿—那個雖然已經離開人世,卻仍然傳唱的聲音。 初學唸歌沒記性,養母藤條狠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