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爸媽過幾天

醫師馬大元:父母要做孩子溫柔的沙發,教訓只會讓衝突沒完沒了

醫師馬大元:父母要做孩子溫柔的沙發,教訓只會讓衝突沒完沒了

在《換個爸媽過幾天》總能精準回應教養難題的精神科醫師馬大元,是四個孩子的爸爸,他的教養之道包括要「跟孩子一樣幼稚」、「安靜陪伴」、「不潑冷水」、「不挑戰孩子」等心法。他建議父母減少叨唸,要用正向眼光去看孩子,讓孩子從內在培養出安全感去面對人生的瓶頸與挑戰。 馬大元是四個孩子的爸爸,有一套獨特的教養之道。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在孩子心中,管教的地位會越來越低,最後只剩下愛的位置。」...
跆拳道男孩不喜歡輸的感覺,到台東慢活體認「實踐夢想」才是真功夫

跆拳道男孩不喜歡輸的感覺,到台東慢活體認「實踐夢想」才是真功夫

子齊是跆拳道校隊,夢想是代表台灣出征奧運,但升上國中後爸爸開始緊盯課業,怕他沒顧好成績運動兩頭空,親子衝突不斷。他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社會實驗到台東都蘭的運動家庭,Home爸媽為他安排衝浪滑板等體驗,還帶他做臨時工了解社會百態,子齊更加認識自己,也反思跟爸爸的關係,更確立了他想兼顧跆拳道與課業的決心。 子齊是跆拳道校隊,夢想是代表台灣出征奧運。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我覺得我跟我爸中間隔了一道牆,我的生活好像就是被綁著,這樣讓我很不爽!」...
原來大人也會受傷,少年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媽媽的苦

原來大人也會受傷,少年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媽媽的苦

17歲的陳廷喜愛創作、外向積極,但回到家卻無法跟冷漠的媽媽對話,因為在爸爸自殺後,媽媽總是拒絕他的關心。換個家庭生活幾天之後,陳廷與Home媽的深度對談,讓他學習接受媽媽原本的樣子,而不是強求媽媽符合自己的想像。 陳廷。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17歲的陳廷是一位實驗教育學生,個性外向獨立的他,總是積極挑戰新事物,每天的計畫行程都排得滿滿滿。他因為喜歡創作而出版在地刊物,也喜歡與人交談。但是,回到家中的陳廷,卻難以跟媽媽對話。...
想養寵物的十一歲男孩,最想要的是父母的寵愛

想養寵物的十一歲男孩,最想要的是父母的寵愛

在家排行第二的子翔上有姐姐下有妹妹,總覺得爸媽不夠關心他,成天吵著希望能養寵物,其實是渴望父母關愛的眼神。他想換個家庭體驗獨生子、家裡又有寵物的感覺,希望能解開「中間孩子症候群」的心結。 子翔(右二)上有姐姐下有妹妹,排行老二的他渴望父母關愛的眼神。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子翔今年十一歲,心中有著滿滿的老二情結,「在我出來之前,我姊是個獨生女,所以她受到的關懷比較多;然後我妹年紀小、比較可愛嘛,關懷也比較多,像我就是沒有任何關懷。」...
不願素顏出門的少女,完美主義的背後隱藏被接納的渴望

不願素顏出門的少女,完美主義的背後隱藏被接納的渴望

從高一學會化妝後,芮瑜就再也不願素顏出門,出房門一定會戴上口罩,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甚至為了躲鏡頭而整晚失眠,到哪去都抱著棉被遮擋。她坦承心思細膩且缺乏安全感,但透過這趟壯遊之旅,她感受到失敗是可以被原諒的,也漸漸接受「不完美」其實也可以。 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爸爸,他的思緒比較保守,比較老舊一點。」「我常常聽不下去爸爸說的話,久了也就不是很想跟他溝通,甚至連一起吃飯都不是很願意。」 16歲的芮瑜是一位高中自學生,在選擇自學這條路和爸爸產生意見分歧。個性敏感的她與思想保守的父親,因為經常在溝通上產生衝突,而逐漸放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