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八成以上的肉品市場被四大公司分食,吸收小型畜牧場加入,再以基因改造的方式,提高肉量、乳量來「優化」產線。集約化畜牧講求高效運作與可觀利潤,導致鄉間放牧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欄舍,無人道地關著牛隻雞隻豬隻。當大量牲口在工廠化屠宰場變成肉,人類就不再將動物視為生命個體,而是商品,光是法國每年就殺掉十億隻牲口以供應消費,只為了讓人類吃上一口肉。
在人們想像裡,動物總是自由奔馳於荒野之中,但實情是:高達八成的動物終其一生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建築物裡,因為在商言商的「集約化畜牧業」低成本眷養型態,讓動物們生活在過度擁擠、或殘或傷、基因揀擇的不當且暴力的環境之中,成千上萬的動物們終生受苦,只為了讓人類吃上一口肉。
犢牛剛出生就與母牛分開,在窘迫環境下等待屠宰
過去,在自然情況下,剛出生的犢牛會和母牛相處至少十個月,並在群居的狀態下成長。但人類為追求最大化規模經濟,讓小牛一出生就與母牛和牛群分開,關進一排排平行、垂直的三平方公尺的塑膠牛欄,周圍沒有一根草;只因工廠化畜牧場管理集中、生產高效與便宜,且母牛的牛奶必須被完整保留下來販售,維持牛奶銷售系統的高效運作。
犢牛長至六個月後,多數被送往屠宰,一部分小母牛則進入生產牛奶的生產線。這一連串規模經濟系統,致使過去採行自然、平衡,少量飼養並讓動物們在天然環境中生活的傳統鄉間畜牧業,快速絕跡。
美國威斯康辛州農場主人霍爾以工廠化畜牧場的形式,每年大約可以飼養四萬五千頭犢牛。為了提高畜養質量,這種獨立化牛欄可以簡化派食、派藥和清潔與各種繁複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減少員工聘僱。霍爾說:「我們用這套方法養活很多人,我很驕傲自己是這條產業鏈的一員。」
母豬關欄21天生小豬,生完再去受孕繼續生
數百萬隻雞被關在不見天日的飼養場、巨大的化糞池搭配一大片關著豬隻的鐵皮屋,牠們就在這些地方等待長大,然後被吊上屠宰鏈的軌道上,讓人們有效率地大規模屠殺。
歷史學家多米尼克・帕西嘉從研究中發現,一切的濫觴源於十九世紀末的芝加哥。
過去,一個擁有合格屠殺證照的師傅,帶一位助手,殺掉一頭牛並切塊,需要花上八至十小時,而芝加哥的屠殺鍊只要三十四分鐘。「因為一隻接著一隻的動物不斷送到工人眼前,他們分工、熟練且快速切割,不斷重複同樣的動作。」
更有甚者,車業大老亨利・福特在參觀芝加哥屠宰場之後,則將這條動物肢解鍊轉型成汽車組裝的生產鏈,帶來更巨大的產業革命。
法國每年殺掉十億隻牲口以供應消費。多特蒙德大學社會學家馬歇爾・賽巴斯提安提及:「當大量牲口在工廠化屠宰場變成肉,我們就不再將他們視為生命個體……而是商品。」動物成了商品,沒有情感、沒有感覺。
農場主人普托過去也採行工廠化畜牧形式,「養豬對畜牧者來說很好,母豬一年平均生二點五次,能產生大量的肉。以前我們把即將生產的母豬關在鐵欄裡夾住21天,為了確保每一隻生出來的小豬存活,生完後再將母豬送回去受孕。」
而剛出生的小豬們在沒草可翻、沒地方玩的小鐵欄裡喝奶、拉扯一旁的鐵鍊。甚至,為了避免牠們在這狹小空間裡互相傷害,一開始就磨平牠們的牙齒、剪掉他們的尾巴,將牠們視為需要受到保護的「商品」。
透過基因改造「優化」動物,就像設計產品一樣
那麼,畜牧業者因此賺到錢了嗎?對普托來說並沒有,甚至還陷入惡性負債。
1970年才20歲的普托剛從農業學校畢業,學校裡教的各種「進步」畜牧業技術都讓他躍躍欲試,便向銀行貸款改造父親的傳統農舍。接著他開始購入各種可以增加肉量的飼料與藥品,然而隨著全球化與不穩定的經濟因素,飼料價格上漲、豬價卻崩跌;缺錢,讓他再次貸款。最終,許多和普托一樣的畜牧業者都敗給跨國大企業。
如今全球八成以上的肉品市場被四大公司分食;巴西JBS是世界最大肉品供應商,以及美國的泰森、嘉吉與被中國萬洲國際集團買下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
這些跨國集團不斷吸收小型畜牧場,變得越來越巨大,而倖存下來的畜牧業者則必須向他們俯首稱臣。接著,「基因改造」加入這個規模經濟體,科學家們通過改良基因提高肉量、乳量,來「優化」整條產線。
名為「樂絲308」的肉雞,是目前最常見的肉雞品種,也是全歐洲最常見的雞肉,因為只要42天,牠的體重就夠重、足以宰殺。
蛋雞唯一的用處只有下蛋,只有母雞能下蛋,所以小公雞一出生就被送上輸送帶絞碎,因為不具備經濟價值。每年,法國與德國各殺掉五千萬隻沒有經濟產能的小公雞。
過去幾十年來,科學界、商業界、政客們和國家集體參與和創造出此經濟體系。
「農業噤聲法」企圖讓吹哨者閉嘴
過去任職於內布拉斯加州美國肉品研究中心的詹姆斯・金曾是合格獸醫,任務是研究如何讓所有牲口盡可能增重、增加生產數與提高肉量。
在過程中,他看見太多動物在擴大產業鏈與提高效能的過程中受盡折磨,2015年他決定扮演吹哨者,向媒體揭露政府和肉品業者的惡行。結果,有警察上門懷疑他與環保恐怖主義掛勾、他丟了工作,原本安穩的家庭生活也都毀了,但肉品產業鏈依舊堅而不摧,政府與企業甚至推出新型態的「農業噤聲法」立法,禁止畜牧牧場內裝設監視攝影機,讓吹哨者難有機會再越雷池一步。
不過這並未讓吹哨者放棄。法國動物權組織L214協會成員竭盡所能拍攝到雄雛雞剛出生就被絞碎的影片,法國每年殺死五千萬隻公雄雛雞。影片成功引起媒體與大眾關注,讓世人們直視正在受苦的動物們,也促成了國家政策重新立法,法國於2022年立法規定禁止輾碎雄雛雞。
人與動物的關係,從原本自然的連結,變成動物商品化的巨大的改變,在數十年間發生得非常快,若人類醒悟無法再這樣下去了、想要改變,也有契機,第一步就是接受與面對現實,牛隻雞隻豬隻不是商品,而是因人類食用而受苦的活生生動物。
【延伸推薦】
紀錄片|《動物工廠揭密》:畜牧工業提供人類大量的、平價的食用肉類,但背後是動物以生命與痛苦做代價。
作者:方嵐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9.27
從主流媒體出逃,但仍然在字海裡浮沈,書寫他人的故事與經營各類專題報導。喜歡和人聊天,喜歡聽故事,更愛把聽到的故事寫成故事。現在還喜歡起捻花惹草,期待有生之年寫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