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三星主廚石原仁司的懷石料理之道:不變與流動

「說到料理之路,我才走到一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對料理的熱情是極端,也是執著,總之,就是要做到自己滿意為止。」 石原仁司開設的料亭「未在」位於京都,客人預約要等上一年半,石原仁司深知客人在等待的期間內,寄託了某種期待,每位上門來的客人,尋求的是非日常的體驗,因此他希望能提供給客人全新的層次、追求更高的境界。

京都料亭「未在」已連續十多年獲得京都米其林三星的榮譽。劇照/《京都食未在》
京都料亭「未在」已連續十多年獲得京都米其林三星的榮譽。劇照/《京都食未在》

客人來到「未在」用餐,從「茶懷石」的形式開始,先嚐一口剛剛煮好的飯,品味它的香氣和甘甜,再吃一口用馬頭魚和湯葉做成的豆腐……,連使用的古董碗都有來頭,這些器皿被稱為「料理的衣裳」。

馬頭魚和湯葉做成的豆腐。劇照/《京都食未在》
馬頭魚和湯葉做成的豆腐。劇照/《京都食未在》

石原仁司認為,日本料理的重要特徵,就是不去抹掉各種素材的自然性, 譬如說,吃竹筍就有竹筍的香氣和味道,失去了這一點就不行,日本料理講求發揮素材本身特色,必須尊重食材的本質, 還有季節性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日本料理中有四季,像是春季的櫻花「花宴」、夏天海鰻「水晶玉」,秋天的「敷松葉」等。

日本料理的綜合藝術,賦予食物故事性會更美味

石原仁司的料理,如同歌舞伎華麗的舞台,食客是觀眾,廚師則站在舞台的另一側, 像是演員,室內的擺設宛如舞台的佈景,掛軸隨著季節變換,鮮花迎合客人的喜好,每道料理就像是不停換幕的演出,有華麗的舞蹈、有誇張的創新手法,也有沉穩傳統的日本舞,當中串連「起、承、轉、合」的結構性,每次都有不同的演出,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石原仁司說:「僅僅提供食物,感動是薄弱的,一個東西富有故事性,人們才會真正接受他,藉由精心設計,讓吃的東西變得更美味,這就是日本料理的意義,我認為這可以被稱為一種綜合藝術。」

日本料理可以被稱為一種綜合藝術,一個東西富有故事性,人們才會真正接受他。劇照/《京都食未在》
日本料理可以被稱為一種綜合藝術,一個東西富有故事性,人們才會真正接受他。劇照/《京都食未在》

茶懷石之道:禪語中的「不變與流動」

從15歲就走上料理之路,至今長達55年,石原仁司的師傅,是被封為「日本料理之神」的天才料理人—湯木貞一,石原仁司回憶道:「老師的評語總是一針見血,我自認不夠的地方,他一定會指出來,讓我不得不佩服。」

石原仁司重視視覺的享受,以獨特的手法、精緻擺盤。劇照/《京都食未在》
石原仁司重視視覺的享受,以獨特的手法、精緻擺盤。劇照/《京都食未在》

當時湯木貞一風靡日本料理界,所有人都在模仿湯木貞一的料理,因為料理沒有專利,但是湯木貞一不怕別人模仿他,他說:「我再創造新的東西不就好了?」湯木貞一料理的玄妙之處,在於表現細節感,以及精心設計的演出,例如,將盤子排列的宛如牽牛花一般,在平淡中處處投入著驚喜,讓客人感受到超越料理本身的感動。

盤子排列的宛如牽牛花一般,在平淡中處處投入著驚喜。劇照/《京都食未在》
盤子排列的宛如牽牛花一般,在平淡中處處投入著驚喜。劇照/《京都食未在》

石原仁司完美承襲了這一點, 他尤其重視視覺的享受,以獨特的手法、精緻擺盤、無懈可擊的服務,讓料理更加美觀,「畢竟料理是要做給他人吃的,我希望他們既滿意又開心,也希望能讓年輕人對這些東西產生興趣。」此外,石原仁司認為料理除了從基本核心出發,必須同時考慮時代性,追求能在全球通行的東西,他說:「如果茶懷石是一種只有日本人在茶室裡享用的飲食,這樣是很難普及的,必須思考能否讓更多人接受和理解,這很難呢!」

套一句禪語,就是「不變與流動」,不偏離基本,但也同時發現新的事物,跟隨時代趨勢,加入新的元素,彼此襯托,讓人更容易接受和融入。

料亭命名為「未在」,意指追求料理深度永無止境

儘管「未在」已連續十多年獲得京都米其林三星的榮譽,石原仁司早已確立自己在日本料理界的地位,但是他對料理的態度,超越世俗所謂的名利和成功,他認為每一天都是挑戰, 要得到客人的滿意,才算是成功,也才有樂趣。

禪語「未在30年」,意思是禪修者完成了基本修行後,還要再修30年。劇照/《京都食未在》
禪語「未在30年」,意思是禪修者完成了基本修行後,還要再修30年。劇照/《京都食未在》

現階段的他,認為做料理最大的困難點在於,「當令食材上市時,我會停不下來,每一種都想讓客人試試看,過度的表現,雖然我心裡明白自己做過頭、應該要化繁為簡才行,但我還是克制不了衝動,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對食材越講究,料理的種類就越多,我認為這是做料理的兩難。」

石原仁司之所以把料亭命名為「未在」,取自禪語「未在30年」,意思是禪修者完成了基本修行後,還要再修30年,「未在」的意涵是不能僅止於此,必須不斷學習、尚未到達。也就是說,料理的深度永無止境,對永恆的追求因為沒有終點,所以永遠得不到答案,人生就是不斷接近答案的過程。

來到山上的禪寺,看著盤子思考菜單,山頭的日光照下來,讓石原感覺無比神聖和平靜。「道無平坦之路,迂迴亦是道」,即使繞了遠路之後回到原點,這些過程都是寶貴的經歷, 料理不會留下,但會留在心裡,這樣子的回憶彌足珍貴。

石原仁司:料理的深度永無止境。劇照/《京都食未在》
石原仁司:料理的深度永無止境。劇照/《京都食未在》

【延伸推薦】

紀錄片|《京都食未在》:以禪學的視角,描繪懷石料理大師、同時也是米其林三星料亭主廚石原仁司,55年以來持續堅守、絕不妥協的料理之道。

文章|手搗辣椒醬與紅酒燉牛肉和諧並存,揭開泰皇御膳房的日常

文章|茶屋店主為何終生不嫁?揭開京都祇園的神秘面紗

作者:文蔚然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8.01

資深媒體人,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喜歡觀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期望能透過用書寫將正向力量匯聚筆尖,豐富讀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