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安全感,但是當自己無法建築堅固的堡壘時,就要靠摧毀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力量。美劇《漢娜的遺言》與台劇《樂園》都在提醒觀眾,有太多悲傷的故事,需要你我正視霸凌現象,有所警惕與同理。
「你有珍惜的事物嗎?」
首先,我們來分析以上這個簡單的題目,因為這跟你即將守護的有關,也或許,這跟你曾經摧毀/被摧毀的有關。
閉起眼睛,把思考的速度放慢秒速五釐米,黑暗彩度調淡三個單位,最後讓現在這種類似耳鳴的頻率放大七個分貝,定下心來,你會看到一個很大的舞台,台下有著紅色絨布的整排座位。接著,你會進入到一很熟悉的狀態,不是單純像看電影那樣,而是被某些東西包覆,夢想、戀愛、成就、羈絆、青春,那是一種溫暖又浪漫的感覺。你一定有你進入這裡的各種方式,那是支持每個人活下去的一種精神狀態,讓人相信你和這個世界依然有關的狀態。
要先能夠重新體驗這種感覺,你才會相信接下來所說相反的一切,包括疼痛、仇視、掙扎和哭嚎。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可以看到幾種屬於「霸凌」的敘事方式:絕大多數都不脫是由掌握權力的人主導欺凌弱勢族群,好比說校園風雲人物結黨成群,將人貼上「書呆子」、「胖女孩」、「窮人」、「娘娘腔」、「蕩婦」標籤進而處刑,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好比《歡樂合唱團(Glee)》橄欖球隊員以在走廊上對合唱團成員潑飲料為傲、《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刻意流出的一張親密照片而讓女主角成為全校笑柄、《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校長兒子對黑人同志不斷嘲弄的雙關口頭禪「長號男(Tromboner)」。
不管以上這些故事如何走向,我們都可以簡單用電影中的「三幕劇」結構來展示有關霸凌的分解動作。鋪陳:霸凌的目標通常鎖定的是「特別」的人,或許人類天生害怕異己,不符合世俗規則的,不在理解能力所及的,就是最佳「人設」。衝突:霸凌者往往自以為代表普世立場,所以若他掌握力量和群眾,一種方法是讓異端融入,另一種就是消滅異端。這裡,來到了霸凌敘事的最高潮。解決:故事的最後,必須有所獲得,霸凌者守護了自身的價值觀,又或者成全了其他旁觀者眼中的英雄,當他回到了自己心中的小劇場,安全感再次將他包覆,故事的結局裡,他是自由的。
「那,是真的自由嗎?」
這個屬於霸凌的三幕劇有太多細節沒有被彰顯,還有太多角色被模糊焦點。你相信你是特別的嗎?如果是,你是否也曾經在這三幕劇中隱瞞了什麼?如果不是,你是否也曾在這三幕劇中掠奪了什麼?如果是,也如果不是,那你是否也曾在這三幕劇中不作用了些什麼?人是一種很脆弱的動物,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安全感,進而找到心靈的自由,但當自己建築不了這樣的堅硬的堡壘時,就必須靠摧毀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有太多悲傷的故事讓我們去正視霸凌的後果,如同公視學生劇展《樂園》 裡,兩個跨性別的主角在秘密基地裡共享喜悅,也一起治療傷口,直到霸凌者闖入,將僅剩的一切破壞殆盡,讓兩人走上死亡的道路。但《性愛自修室》裡霸凌者愛上被霸凌者的神轉折也提供了我們另一種思考的途徑:害怕異己的人類,是否也曾被如此特別的「你」給吸引?你身邊所愛的「他」是否也是因為如此特別,而來到了你的身邊?
人生即是戰場,別忘了,你一定也在不經意的狀況下,摧毀過別人,所以對霸凌這件事,一定要有所警惕,也要有所同理。這場戲中,你究竟是愛,還是恨?哪一種情感,會真正讓你感到自由?
「那就會是你值得珍惜一輩子的東西。」
【延伸推薦】
文章|聽見心碎的聲音:這些悲劇可不可以只發生在戲劇世界裡就好?(王傳宗)
戲劇|《樂園》:士豪和美靜是兩個跨性別的高中生,他們在經歷一連串的痛苦後,決定相約離開人世,約定的那天來臨,兩人是否能順利一起離開呢?
作者: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 2020.5.19
曾任公共電視全媒體行銷企劃,現為媒體行銷工作者。長大後發現世界不如想像中的善良,卻也不如想像中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