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每天看16次日出,但想浪漫星際漫步得先克服強烈輻射與劇烈溫差、還有幽閉恐懼症

你知道在國際太空站上,太空人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嗎?太空漫步看起來很浪漫,但防護衣往往重達120公斤,就像穿著一套沉重的盔甲;在外太空不只要執行科學任務,太空人每天得花兩小時進行密集的運動鍛煉。此外,他們甚至還要動手修馬桶!對於每一位追夢者而言,電影《星際漫步》不僅是太空實境記錄,它更是對所有夢想者的深刻致敬,激勵我們積極追求自己的熱情,即使面對未知與困難,也要勇敢地邁出那一步。

太空人托馬斯.佩斯凱在太空站中吹薩克斯風。劇照/《星際漫步》
太空人托馬斯.佩斯凱在太空站中吹薩克斯風。劇照/《星際漫步》

電影《星際漫步》中,我們將跟隨托馬斯.佩斯凱(Thomas Pesquet)開始他在國際太空站的首次太空之旅。佩斯凱這位年輕的太空冒險家於2009年加入歐洲太空總署,迅速成為機構中最有潛力的成員之一。電影中的佩斯凱在完成多年紮實的訓練後,終於啟程前往太空。《星際漫步》不僅記錄了他的首次長期太空任務,還展示了他帶著導演皮耶.艾曼紐.勒.格夫(Pierre-Emmanuel Le Goff)贈送的聖修伯里(Saint-Exupéry)作品全集及小王子雕像進行太空之旅。透過佩斯凱的視角,我們得以一窺太空探險的魅力和所面臨的挑戰。

一天看16次日出,太空人與時間、宇宙的獨特關係

「我們就是宇宙,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星際漫步》的片名「16 levers de soleil」象徵著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一天之內所見到的16次日出。那麼,為什麼一天會有16次日出呢?這與運行在地球表面450公里高的國際太空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有關。

國際太空站是地球軌道上最大的人造物體,大小約相當於一個足球場,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用肉眼在夜空中看到它快速劃過。它運行在低地球軌道上,以每小時28,000公里的速度運行,繞地球一圈僅需93分鐘。因此,在24小時內,太空站可以繞地球16圈,讓太空人在一天之內經歷多次日出和日落。

這種快速的日夜更迭對太空人的生理節律是一大挑戰,但這種運行特性也使得我們能夠觀察地球大氣層的變化,分析不同光照條件下大氣中氣膠(Aerosol)的散射情況,對於研究氣候變化及地球環境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2017年7月26日,國際太空站第52次遠征隊的一名成員拍攝了這張照片,展示了他們每天經歷的16次日出之一。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2017年7月26日,國際太空站第52次遠征隊的一名成員拍攝了這張照片,展示了他們每天經歷的16次日出之一。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電影中,佩斯凱與小王子共同經歷的16次日出日落,不僅呼應了《小王子》書中主角小王子在小行星上見到的43次日落,更深刻地反映了太空人與時間、宇宙的獨特關係。透過佩斯凱的眼睛,觀眾感受到太空人如何在遙遠的太空中思念家鄉和維持自我的心理平衡。

在寬廣的宇宙中,每天的日出和日落不只是美麗的景象,它們也提醒太空人他們來自哪裡,以及時間在太空的流逝。這些經歷幫助太空人在心理上保持與地球的連結,並幫助他們確定自己在這浩瀚宇宙中的位置。

國際太空站的微重力生活,每天運動兩小時防止肌肉和骨骼退化

「他的自由無邊無境,再也感受不到地球上的重量。」

對佩斯凱而言,國際太空站上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與新奇。每天清晨,他的鬧鐘準時響起,在繁忙的科學實驗和維護任務中度過一整天,直到傍晚時分,佩斯凱才結束工作。之後,他與同事們一起用餐,這是他們放鬆和交流的重要時刻。晚餐後,他常利用這段時間透過視訊與家人聊天或發送電子郵件,分享他在太空中的所見所聞。佩斯凱曾表示:「太空中沒有什麼是容易的。」這代表著除了科學任務之外,連最基本的日常維護工作,比如修理馬桶或水管,也都需要太空人親自動手解決。

2021年5月6日,托馬斯.佩斯凱在國際太空站的健身車上鍛煉。 圖/歐洲太空總署ESA
2021年5月6日,托馬斯佩斯凱在國際太空站的健身車上鍛煉。 圖/歐洲太空總署ESA

在地球上,即使我們只是靜靜地站立著,身體也必須持續抵抗重力,依靠肌肉和骨骼來維持平衡和姿勢。相較之下,在太空中幾乎沒有重力,這表示肌肉和骨骼無需努力來支撐身體,因此太空人能用飄浮的方式在太空艙內快速移動,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太空人不定期進行鍛煉,他們的肌肉和骨骼會逐漸變弱和退化。因此,佩斯凱等人必須每天花兩小時進行密集的運動鍛煉,這不僅是為了維持身體健康,也是他們在忙碌的太空生活中難得的「休閒時間」。國際太空站裝備了三種主要的運動器材:跑步機、健身車和一台稱為ARED(Advanced Resistive Exercise Device)的抗阻力訓練裝置,幫助太空人進行從模擬跑步到力量訓練的各類鍛煉。特別的是,ARED設置在可直接觀看地球的圓頂窗前,在地球上可沒有哪個健身房能擁有這樣的超夢幻景觀!

夢幻又充滿危機的太空漫步,挑戰包括真空、劇烈溫差和強烈輻射

「防護衣往往重達120公斤,這防護衣就像盔甲那麼龐大,人在太空維持生命不是那麼容易。」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近距離觀察太空人佩斯凱和他的同事們進行太空漫步,完成更換電池等維護任務。站在浩瀚的太空前,佩斯凱俯瞰著地球,大陸、海洋和雲層在他眼中顯得是那樣渺小。儘管實際上在外停留了六個小時,他卻感覺時間過得飛快,仿佛只有短短三十分鐘。這種極致的感官體驗一開始令佩斯凱難以記住所有細節,當他後來回想起自己穿著太空衣的倒影時,這一形象常被人想像成英雄或騎士。雖然他不是虛構的超級英雄,佩斯凱坦言,穿上太空服真的讓自己看起來很酷。

2021年,歐洲太空總署太空人托馬斯.佩斯凱和NASA太空人尚恩.金布羅(Shane Kimbrough),在10天內進行了三次太空漫步,安裝了兩個新的太陽能板,以增加國際太空站的發電量。圖/歐洲太空總署ESA
2021年,歐洲太空總署太空人托馬斯.佩斯凱和NASA太空人尚恩.金布羅(Shane Kimbrough),在10天內進行了三次太空漫步,安裝了兩個新的太陽能板,以增加國際太空站的發電量。圖/歐洲太空總署ESA

太空漫步實際上是一項高風險的活動,在失重的太空環境中,所有物體都處於飄浮狀態,因此太空人必須依靠太空服和安全繩進行移動,這些移動不僅危險,而且極具挑戰性,因為在地面的訓練難以完全模擬實際的太空環境。

進行太空艙外活動(Extravehicular activity,EVA)時,太空人完全依賴太空服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他們不僅要克服太空服的重量和限制帶來的身體負擔,還要應對在狹小空間內可能產生的幽閉恐懼症。這些活動所面臨的巨大風險,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即便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太空人也必須保持情緒穩定。

太空的環境極為惡劣,巨大的挑戰包括真空、劇烈溫差和強烈輻射。甚至是微小的太空碎片碰撞,也可能對太空人造成致命傷害。即便如此,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遙控機械手臂等技術,來減少太空人進行太空艙外活動的次數,從而提升他們的安全性。

太空的環境極為惡劣,巨大的挑戰包括真空、極低溫和高輻射。劇照/《星際漫步》
太空的環境極為惡劣,巨大的挑戰包括真空、極低溫和高輻射。劇照/《星際漫步》

擁有像《小王子》般追尋夢想的勇氣,夢想的力量讓人成長

「隨著#小王子昨天迎來80歲的青春,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將你的生活變成夢想,再將那夢想變為現實的機會。正如#聖修伯里所優雅地寫道。」—Thomas Pesquet @Thom_astro · Apr 7, 2023 on Twitter”

導演皮耶.艾曼紐.勒.格夫在旁白中分享了自己對佩斯凱的觀察:經過一年的拍攝,直到佩斯凱即將前往拜科努爾太空基地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佩斯凱的堅毅意志從何而來。「夢想的力量可以讓人成長」,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讓人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當佩斯凱打開氣閘進入太空站的那一刻特別有意義,佩斯凱說:「要改變人們,你必須讓他們做夢。」在佩斯凱的Twitter上,有一張他小時候蹲在紙箱裡模擬太空艙的特別照片。那時的他,可能還未想到自己將成為太空人,但多年的努力和不懈追求,讓他最終實現了進入國際太空站的夢想,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就,更是對堅持夢想重要性的最好證明。

太空人托馬斯.佩斯凱的Twitter上,有一張他小時候蹲在紙箱裡模擬太空艙的特別照片。圖/翻攝自Twitter (X)
太空人托馬斯.佩斯凱的Twitter上,有一張他小時候蹲在紙箱裡模擬太空艙的特別照片。圖/翻攝自Twitter (X)

經過超過兩天的太空旅程,當佩斯凱踏入太空站時,他回顧了自己成為太空人所付出的種種努力:從學習成為飛行員開始,到被選為太空人,以及為這次任務所做的準備和犧牲。佩斯凱有一種獨特的記憶方式:「只記得美好的事情」,而傾向於忘記那些「不愉快」的經歷。例如,雖然在莫斯科漫長的冬季工作期間無法見到家人,但他也意識到能夠擁有這樣的機會其實非常幸運,這使得所有的阻礙和困難似乎都不那麼重要了。從他第一次踏入太空站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想:「如果一切重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再次簽約。」

百科全書啟蒙對土星的熱情,《星際漫步》帶來堅持夢想的共鳴

作為一名太空科學家,佩斯凱的故事讓我明白,堅持夢想真的能帶我們達到星辰大海。小時候,我家裡有一套百科全書,其中那本介紹太空的書總是最吸引我的注意力,特別是那頁土星的照片,每次看到它,我都會被深深吸引。國中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天文營,那是我第一次透過望遠鏡親眼看到土星,那一刻的震撼讓我更加堅定了對太空科學的熱愛。這份對土星的迷戀,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去。攻讀博士的過程中,從獨自一人到美國、中國等地進行移地研究,到參加世界各地的學術會議,再到從指導教授手中接過了博士證書,這段旅程中,我對土星的熱情始終未變。現在,我經常去中央大學的天文台,不僅是為了重溫自己的夢想,更希望能將這份對星空的熱情傳遞給他人。每當看到來參觀的民眾透過望遠鏡驚嘆土星的美麗時,我都深刻體會到,《星際漫步》與我共鳴的不僅是太空冒險的壯闊,更是那持續追尋夢想的精神。

在電影《星際漫步》中,我們不僅見證了佩斯凱在國際太空站的生活,還深入了解他在追求夢想和自我實現過程中遇到的喜悅與挑戰。影片通過他的視角帶領我們穿越浩瀚的宇宙,展現了太空人在宇宙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獨特的敘述手法不僅揭開了太空探索的神秘面紗,也激發了我們對未知的好奇心和熱情,教會了我們在探索科學的同時,如何在冒險中實現自我成長。

資料來源:

https://blogs.esa.int/thomas-pesquet/category/diary/
https://twitter.com/Thom_astro
https://www.esa.int/ESA_Multimedia/Images
https://www.nasa.gov/image-article/

【延伸推薦】

紀錄片|《星際漫步》:蘇菜鳥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展開196天的無重力生活。本片將帶領觀眾見證太空任務過程、目睹驚心動魄的太空漫步,在星際搖滾區盡覽壯闊多變的地球美景!

文章|人們恐懼感與生俱來,用三步驟培養孩子面對未知的勇氣

文章|高第如何用科學原理打造活建築?物理學家朱慶琪:中空結構引進光與空氣、連門牌都藏有曲線密碼

作者:許仁愷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6.19

許仁愷

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專攻卡西尼任務對土星衛星泰坦的多儀器研究,研究範疇包括大氣逸散及電離層模型分析。曾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和《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發表學術論文,並多次在國際會議如AOGS及EGU年會上分享研究成果。曾於國立中央大學擔任多門課程的教學助理,也參與臺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中的《高中天文線上課程》,教授類地和類木行星課程,具備豐富的教學和研究經驗。目前在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SU)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積極參與聯盟內的科研項目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