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世界各地,探索各國織品文化,透過纖維複合媒材創作,緩緩道出一個個人與土地、生活與歷史文化交織的故事。康雅筑曾於台灣、日本、美國、奧地利、印度、約旦等多個國家舉辦展覽與駐村計畫,更出版《織物地圖》系列書籍推廣織物文化,期盼讓更多人感受到纖維所蘊含的美、情感與生命。
康雅筑第一次接觸纖維創作,是小時候去參觀草間彌生的作品,見識到藝術家運用布料等軟性材質構築出各式雕塑,打造出一個奇幻自由的空間,讓康雅筑感到相當震撼,這個畫面一直收藏在她的記憶資料庫裡,時不時就跑出來呼喚她。
大學時,康雅筑專攻雕塑,但是她曾到工藝系去學羊毛氈和編織,她覺得柔軟輕盈的纖維創作,比堅硬笨重的雕塑材質更吸引她,有溫度的軟性質地也連結至兒時對玩偶的記憶,讓她情不自禁一頭栽進了纖維編織的領域。
皮影戲偶、羊毛氈、包裹木乃伊的布,織物都有多元故事
康雅筑認為,纖維創作在生活中應用的層面非常廣泛,舉凡衣物、家飾、背包、玩偶、盪鞦韆……,都有運用編織技法所完成的部分,一條細線就能創造出無限可能。而每件織品的背後,都連結了歷史文化、地理環境、情感人文等多元故事,「越是去深入了解,就越感到著迷,這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研究所畢業後,康雅筑申請到美國為期兩個多月的藝術駐村計畫,開始踏上了她的織物尋旅。多年來她到泰國研究常民的格紋布巾、皮影戲偶雕,到匈牙利、立陶宛尋找羊毛氈的足跡,赴秘魯研究文物織品上的人獸形象與文化信仰的關聯,從包裹木乃伊的布料理解自然氣候對於纖維織品的影響。也曾赴葡萄牙走訪公共洗滌池,利用收集到的肥皂進行雕塑創作,意外發現葡萄牙的洗滌文化與台灣的客家文化有所相似。
「每一次出發,都有不一樣的收穫,不只回應我那階段的創作狀態和生命經驗,也讓我可以在旅途中收集材料、吸收創作能量。」
「泥毯」回應生命的循環,「棉花」串起歷史和永續
旅途的見聞加上駐村展覽的經驗,讓康雅筑的作品益發成熟,更進一步鎖定媒材和編織層次,有計畫有脈絡地創作,讓藝術作品展現全新的面貌。2014年她首次發表「泥毯」作品,用土壤撒入型板紋樣的縫隙間,在地面製作成一張地毯。
在泰國的展覽中,康雅筑在泥毯的製作上使用源自帕欣筒裙織紋的水波紋、自然花鳥等圖案,回應宇宙自然與生命間的激盪,並邀請觀眾自由在上面行動、與泥毯接觸,一方面展現編織的多變、脆弱、獨特性,一方面也回應作品主題—「生命的循環」。
這項極富深意又創新的藝術作品,日後於孟加拉、伊斯坦堡、英國及紐約等地展出時都獲得很高的評價,2020年也移植到臺東,以原住民紡織的織線連結太陽光芒作為主造型,呼應臺東的地理位置及全台灣可以見到的第一道曙光。
除了運用紙、布、線進行創作,康雅筑更取材自日常。在祕魯旅行時,她看到當地婦女都綁著兩根長長的辮子,戴上精緻的織品,象徵著她們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因此於2015兒童藝術節推出「剪髮結辮」計畫,希望透過頭髮編結的造型與色彩,讓人們對生命有更多想像,也看見纖維藝術就藏在生活中。
近年她投入的「棉花研究計畫」,更是跨越多個世紀的歷史與故事,串起全球棉花產業製程與在地文化的關聯,用一縷縷蓬鬆柔軟的棉纖,纏繞台灣、印度、英國曼徹斯特與香港紡織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永續發展。康雅筑說:「從紡織可以看見人們對於土地、生命以及生活的態度,纖維藝術就像是一扇門,開啟人們去認識一個新文化,透過藝術啟發思考。」
一件作品可能要花上30年,創作沒有終點
從事纖維創作看似浪漫,實則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耐力。每一件作品都是經歷無數次試作過程,不斷修正改良後才能掌握技法。
問康雅筑,最長的一件作品是花了多少時間?她回答,「一件作品可能要花上10年、20年、30年,都還不會結束,因為我沒有為自己的創作設下終止點。」
在康雅筑的觀念裡,世界就是她的展場,她從事創作不是為了要達成某個目標,也不是為了要完成一件偉大的作品,而是她深深知道,「唯有持續創作,才能讓我感到心靈充沛。」她期盼自己未來能繼續保持身心平衡,帶著開放的心胸,在創作的路上不斷前進,用纖維藝術跨越文化界限,編織出更廣闊的天地。
【延伸推薦】
節目|《藝術很有事》:廣泛探討台灣藝術文化具時代性及公共價值的議題,關注具代表性的個人創作,也拍攝許多國際重要的展演和事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表達最深的含意。
文章|開箱北美館特展「一一重構:楊德昌」,三百多件私密文物構築導演人生
作者:黎詩彥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11.1
政大廣電系畢業。專職作家,斜槓新聞採訪、廣告文案等媒體工作。著有《一切從信心開始》、《親愛的老公》、《你在黑夜中閃耀》、《我那不完美卻幸福的單親旅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