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我覺察與求助的勇氣,終結受虐者變施暴者的惡性循環

家長對兒童施虐的行為不只是「因」,也可能是家長生命中承擔多年的苦「果」。童年遭遇身心創傷、在壓力情境長大的成人,有可能呈現攻擊、逃避或失聯無互動等行為,需要自我覺察並求助社會資源,才能打破內外在的心理孤立。

多數兒少保護案件中,施虐者是孩子親近的父母或照顧者。圖/《成為更好的家人》
多數兒少保護案件中,施虐者是孩子親近的父母或照顧者。圖/《成為更好的家人》

綜合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資料,2021年一月至2022年六月底、共18個月期間,全國共有六點六萬起0至18歲的孩子被通報受虐案件(66,108件),其中約四分之一(17,310人)經各縣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調查評估需進一步提供「兒少保護性服務」,這些兒少保護服務案件之中,有六成的孩子(10,447人)受虐情節發生在理應最有安全感的家庭環境中,絕大多數的施虐者是孩子親近的父母、父母的伴侶、或其他的監護人或親屬照顧者。

在統計數字背後,兒少保護服務家庭中,兒少和其家長的多樣性、遭遇挑戰的複雜度,以及有助因應困境的優勢和韌性,均遠遠大於「弱勢家庭、有問題的家長,只會生不會教才虐兒……」的刻板形象。

對兒童施虐的成人,也可能背負著承擔多年的苦果

無關社經高低、經濟貧富或家庭組成,有養孩子的家庭難免會遇到小孩叫不動、講不聽、教不會或對家規不時踩雷越界等狀況,當下家長或照顧者的理智線或難免緊繃,但未必馬上斷線。如果前述狀況一再重播、而家長感覺無力應對、呼叫無援,當壓力持續積累層層交疊、任何小事可能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多數兒少保護案件中,家長在出現對子女身體或精神不當對待行為之前,和其他家長一樣出於對子女的關愛和親職責任感,希望確保孩子平安健康、免於危險、品格優良、明白事理、獨立負責,有更好的學習表現和美好無憂的未來。

相對於教養動機與期待,影響兒少保案件家長做出不適當選擇的因素是複雜的,若從童年逆境經驗或創傷知情角度來理解,所謂缺乏親職教育知識、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具負向情緒行為特質、親密關係失調、經濟因素或其他酒藥癮、精神健康問題、童年受虐……等,施虐者因素不只是因、也可能是這些家長生命中承擔多年的苦果。

南韓紀錄片《成為更好的家人》(The Child Next Door),講述一個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男孩,在八歲那年發生偷錢行為,他的媽媽在擔憂與不知所措下,用體罰與威嚇做為管教手段,此後卻逐漸發展成只要男孩表現未達媽媽要求,除了體罰,更多的是大聲辱罵和貶抑忽視。而男孩經歷四年的不當對待後,內心深處仍期待媽媽展現關愛,但外在行為表現明顯焦慮、退縮和恐懼。

紀錄片中,母親對兒子體罰與言語暴力長達四年之久。圖/《成為更好的家人》
紀錄片中,母親對兒子體罰與言語暴力長達四年之久。圖/《成為更好的家人》

施虐者可能從沒被疼愛過,不知道如何用擁抱感性表達愛

筆者服務經驗中,曾遇過一位家長在面對幼兒常見的哭鬧討抱時會說:「不要哭」,但從表情與肢體動作,隱約可感受到他難以用擁抱或其他情感性的表達方式來安撫孩子。經了解才知道,這位家長幼時候父母均離開、替代照顧親屬除提供食住和基本教育外、無太多關心與慰問,他也學會有事自己想辦法。所以,當他有了孩子、對孩子本能尋求依附與撫慰的訊息,會有焦躁不安的反應,某次他在照顧孩子時,因情緒失控而有可能傷及孩子的舉動,導致另一位家長擔心情況失控、主動求助。

這些家長和紀錄片中的母親,同樣面臨長期或多重的壓力情境,因支持資源不足、來不及調適,而掉出身心容納之窗之外,進而呈現攻擊(如責打辱罵)、逃避(如疏忽照顧)或涷結(失聯或無互動)等對外行為表現。

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已有多篇研究發現,無論是童年時期的逆境經驗或後來發生的重大創傷失落,它們除了衝擊當事人的身心健康之外,連鎖效應下也會影響家庭系統和社會系統的良性運作。觀照自身身心健康狀態、以及面對壓力的反應與處理方式,是療癒過程不容易但重要的一步。

施虐母親:我也很怕我自己,不懂自己為何如此過分

「我一旦憤怒,就會忘了我兒子是誰。我也很怕我自己,我不懂自己為何如此過分。」紀錄片中的母親不當對待孩子後,感到自責與擔憂、進而注意情緒爆走頻率和強度持續增加,而鼓起勇氣報名實境節目的拍攝,也因此打開原本偏向封閉的心門和家門,也因著拍攝團隊提醒建議,進而「檢舉自己」、自行通報兒保熱線求助正式資源。

面對與覺察本身無法直接解決帶來壓力的問題情境,然而有助打破內外在的孤立、連結有助解決問題或因應壓力的資源,另一方面,連結資源改變困境的過程可能會有混亂、衝擊或新壓力,但良性的壓力也可能促成更重要的改變。

就像紀錄片中,當兒保單位開始定期訪視追蹤這個家庭的狀況後,男孩有受虐再通報紀錄而被保護安置,媽媽面對司法體系的問責壓力,以及被限制與男孩接觸互動的後果,透過直面個人童年與孩子身心創傷經驗過程,在專業與非正式資源協助下,媽媽邊學習關愛自己的內在小孩,也邊學習愛回孩子;另一方面孩子也因著專業資源的陪伴下,長出力量設定自己的安全界限。

創傷經驗雖留下負面影響,也可能蘊含希望和復原動力

在筆者個人的工作經驗中有服務過另一位家長,孩子每次犯錯後,無論是責罵或體罰,孩子都不會哭、不求饒也不回應。對此,家長多解讀為「不屑」與「對立」。後來因家中發生變故,家長蠟燭多頭燒狀況下、對親子關係更感挫敗和無力感,他自覺若維持現況、親子關係壓力可能失控,故願意接受建議、聯繫親屬幫忙照顧孩子。另一方面,當孩子到了親屬家,是相對較包容、彈性和鼓勵取向的的環境後,生心理發展狀況有了明顯的進展,甚至開始透過書信與家長聯絡互動。回首觀之,家長的覺察、正視與求助亦是改變親子關係走向的機會。

創傷經驗留下的不只是負面影響,也可能蘊含希望和復原力種子,站在兒少保家庭服務工作者、家長的雙重位置,觀看《成為更好的家人》的過程有許多的共鳴、既視感與反省,也想呼應中文片名轉譯的巧思─的確片中的母子一路在為「成為更好的家人」而努力著,同時個人相信國內多數接受保護性服務協助中的家長與孩子,也同樣在這條路上努力著。期許更多人在持續關心兒少保護議題的同時、結合創傷知情照護的視角,一起認識與理解創傷、辨識創傷、學習創傷知識的回應,共造防止再度受創的社會環境。

【延伸推薦】

紀錄片|《成為更好的家人》:在韓國,80% 以上的虐待兒童案件都發生在家裡, 且由「父母」造成。本片的主角是一名虐待兒子的母親,以一年時間跟拍記錄她至警局檢舉自己、她的虐待行為和悔恨,以及兒子的希望與絕望。由知名女演員李英愛擔任旁白,畫面中沒有情緒化、消費式的手法,而是試圖找到家暴的根本解決方案,正面迎擊。

文章|無法控制虐童的母親,到警局檢舉自己—「假扮成母親的惡魔」如何醒悟?

文章|只有喪心病狂才會虐待兒童?日常言語與情緒暴力也會讓孩子像活在地獄

文章|怒嗆要縱火、打傷家人的「壞孩子」,心裡都有看不見的傷。

作者:Pei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10.13

現任職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社工處家庭服務組,透過陪伴不同孩子和大人的經驗,相信在家庭關係的困境中、藏著正向改變的希望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