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代與傳統文化碰撞:婆羅洲銅環女的新印象

馬來西亞設計師黃麗玲曾與泰國長頸族合作拍攝時尚計畫,她回到家鄉尋找傳統元素,與少數民族比達友族(Bidayuh)的「末代銅環女」貝露建立深厚情誼,貝露居住的部落因政府興建水壩計畫被迫搬遷,僅存的銅環婦女生計受到威脅,只能靠「物化」自己,讓遊客拍照賺錢。

現今僅存的末代銅環女之一貝露。圖/《末代銅環女》
現今僅存的末代銅環女之一貝露。圖/《末代銅環女》

「我的母親鼓勵我戴上臂環與小腿環,我從六歲起就一直戴著他們。」61歲的貝露,是僅存幾位的「比達友族(Bidayuh,註1)」銅環婦女中最年輕的一位。

「銅環文化」屬於比達友族一支,居住在馬來西亞森邦村(Kampung Semban),於三百年前散居於西婆羅洲,靠著肥沃的土地種植木薯、薑、稻、養雞養豬,在附近的河裡撈魚捕蝦,生活與自然共存。

因為馬來西亞政府的水壩建設計畫,貝露所居住的整個部落被迫搬遷到四十公里外的「文莪重置區」,重置區的土地貧瘠,農作物無法生長,銅環婦女生計受到威脅,只能靠「物化」自己,讓遊客拍照賺錢,無法像以前在山上,靠著大自然的豐饒自給自足。

為了生計,在安置區的銅環女只能物化自己讓遊客拍照賺錢。圖/《末代銅環女》
為了生計,在安置區的銅環女只能物化自己讓遊客拍照賺錢。圖/《末代銅環女》

銅環是莊嚴和財富的象徵,能增加婚配對象吸引力

貝露談到,族內女性會在迎賓祭、收穫祭、祖靈祭等祭典,由祖父母在手臂和小腿上繞上銅環,每年都會再多繞上幾圈,越繞越長,直到繞至手肘和膝蓋。銅環是由商隊翻山越嶺帶回來的珍貴原料製成,銅環越長的女性,說明女性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越好,男性也會因為她們身上的銅環被吸引,只有身上有銅環的女性能跳傳統舞蹈「鷹舞」。 

數十年前,西方文化引入,學校老師們不鼓勵比達友族孩童戴銅環,認為銅環無實際用途且對生活造成不便,戴銅環的女性越來越少,戴著銅環也會讓她們的腳又腫又痛,睡覺時還會被老公踢到。有些配戴銅環的女性,為了要有好的移動能力來適應搬遷後的家園,也把銅環卸除。

「如果我走了,還有誰願意戴銅環呢?像我的女兒就不願意戴。」貝露與僅存的銅環女們願意忍受銅環在生活上不便,以配戴銅環為榮耀的象徵,渴望保留銅環文化。

時尚設計師與攝影師攜手,造訪消逝中的銅環女文化

馬來西亞設計師黃麗玲,在吉隆坡生活多年,看著老咖啡店、傳統市場快速的發展成觀光區,讓她感到心痛,她曾和一群朋友提出「茨廠街老街重建計畫」,也曾與砂拉越知名時尚攝影師Kevin Then、泰國原住民部落合作,進行泰國長頸族的拍攝計畫。

在尋找品牌下一季設計靈感時,黃麗玲覺得應該回到自己的故鄉,發掘馬來西亞傳統文化帶進國際。一位旅遊作家向她提起銅環女文化,開啟了黃麗玲與銅環婦女合作的契機。

黃麗玲首次拜訪貝露,兩人都穿戴了多元繽紛的服飾與配件,相處如家人般融洽。「我們好像在互相欣賞彼此身上所穿的東西……我們穿得很現代很漂亮,貝露也不會要打扮得跟我們一樣,她對自己的文化非常地驕傲。」

貝露希望先生布宏一起加入拍攝計畫,布宏肯定地說:「他們帶你去哪裡,我都會去。」

設計師黃麗玲(左)拜訪貝露(中)與布宏。圖/《末代銅環女》
設計師黃麗玲(左)拜訪貝露(中)與布宏。圖/《末代銅環女》

興建水壩導致部落遷村荒廢,時尚拍攝重現自然生命力

黃麗玲希望在部落進行拍攝計畫,下一步是拜訪村長。水壩興建後,部分不願搬離居住地的比達友族人,往上游重建了「尼格爾村」。尼格爾村的村長是貝露的表弟西莫。西莫原本是農夫,現在是比達友社區運動組織者,帶領村民控告州政府,雖然勝訴,擁有「習俗土地權」,但還是需要搬遷。黃麗玲的拍攝計畫獲得西莫與村民同意後,開始修建上山的道路,大批拍攝團隊與主角貝露和貝露的丈夫布宏,重回森邦村。

黃麗玲的嶄新設計,參考比達友族傳統服飾「芭雅服」的樣式,再搭配貝露與布宏親手製作的飾品與器具來呈現,根據比達友族的傳說與自然奔騰的生命力企劃了「豐收之神」、「湖中央」、「公雞」、「森林之神」等主題。壓軸拍攝主題是「婚禮」,黃麗玲發現當地人沒有比達友族人結婚時服裝的資料、照片,她進行設計與製作,邀請貝露和丈夫布宏重新穿著比達友族結婚服裝,在日出平台拍攝,重現永恆之愛。「其他夫妻可能會吵架,但我們不會,我們要一起同生共死。」布宏說。

貝露與僅存銅環婦女,至海外推廣獨特文化

「當你們拍到我的祖母唱歌(註2),我知道她很快樂。」貝露和布宏之孫艾丁・仁德也跟著攝影團隊回村,「每當回到已經消失的出生地,我就想哭,要記得耆老如何守護家園,他們敢為土地挺身而戰,我們的土地就像我們的家人。」而發起計畫的黃麗玲回首一切,「在拍的時候我蠻難過的,我也無法扭轉,後來覺得萬物總有它的軌跡,該來的就來。」

拍攝計畫完成後,樂天知命的貝露沒有極限,她開始海外旅遊,和其他銅環婦女推廣她們獨特的文化。而影片中紀錄的銅環女娜娣於2022年12月16離世,享年92歲,目前僅存五位銅環女。

註1:比達友族,是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南部和印度尼西亞的西加里曼丹省北部幾個群體的統稱,他們在語言和文化上大致相似。比達友的意思是指「土地的居民」。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註2:貝露吟唱的比達友族詩歌

我用柔軟低沈的聲調吟唱
我愛你 我親愛的孫子們

我愛你們就像你們愛我一樣
朋友們我想訴說
因為有你們我才不孤單
我很開心能從山谷攀登到山頂
我每天都爬上古桑山
在卡邦峰歡慶
俯視蒼穹之下的萬物
內心無憂無慮
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我
明天過後我會回到村裡的家
別讓任何人打擾我
我只想看看晴朗夜空的星辰
它們是如此的璀璨
儘管在別人眼中也許黯淡
對我來說是如此明亮

【延伸推薦】
紀錄片|《末代銅環女》:熱帶雨林部落中的島嶼原住民婦女、與來自馬來半島的時尚設計師,因當地水庫建設計畫而有了連結。

作者:陳至玟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10.5

喜愛電影,在育兒的路上反思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