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網路出征文化?

台灣網路社群的「出征文化」,是否與我們覺得荒謬的中國「下架文化」越來越像呢?

示意照片

台灣女歌手田馥甄12年前一首《離島》歌詞寫到,「我覺得這樣的距離很好,就隔著一片海互不打擾」、「我是座小小島,裝不下大煩惱,觀光客們下回請早」,近期被中國網友認為有影射台海關係之嫌慘遭下架,或許你會覺得如同文字獄一般的言論審查極為荒謬,但反觀台灣的網路文化,真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從藝人徐小可直播抱怨兒童疫苗進度落後、Netflix快篩梗圖、藝人郭彥均發文「很多孩子走了」等事件,這些人在網路上的發言直指台灣防疫政策疏漏,卻遭到大批網友熱烈討論,甚至為發文者扣上「反政府」的帽子,這種只要跟政府唱反調就慘遭出征的現象,和我們覺得荒謬的中國下架文化,似乎沒什麼不同。

Netflix粉專針對快篩梗圖道歉發文。圖/轉載自Netflix粉專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只要提到言論自由,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不陌生,相異的觀點可以理性討論。然而,如果只是惡意的謾罵、貼標籤,卻從來沒有提出實質的作法與看法,比起理性討論,這種行為更像是「出征」。

帶風向!出征文化可能導致「沉默螺旋」現象

舉例而言,如果有人在網路上發文闡述對教育政策的看法,網友A留言提出對文章內容相異觀點的實質見解,這樣的發言會被稱為「建議」;網友B則寫下「你怎麼可能關心教育政策!」接著就湧入大量帳號贊同網友B,並紛紛留下類似的留言。不過,當你仔細觀察,甚至發現這些帳號淨是使用英文姓名、風景照大頭貼,好友數在10人以下,看起來似真似假的帳號在其中魚目混珠,為的就是要混淆視聽、領導風向。

隨著出征文化越來越普及,社會大眾對於假帳號的辨識能力也逐漸提升,或許你會認為對這些帳號視而不見就好,但真的是這樣嗎?試想,網友B和他的「戰友們」在貼文發出後就立刻湧入大量留言,原本的理性支持者還會願意留言嗎?就算出聲,發文者還會想在幾百條謾罵中披荊斬棘找到所謂的理性討論嗎?不會,這樣的出征行為,只會造成更大的沉默螺旋,讓理性討論淹沒在唾罵的汪洋裡。

害怕!自我審查!網路領袖意見單一化?

為了避免被出征,許多意見領袖跟我一樣,發文前會經歷無數的自我審查,深怕寫下讓「某些人」不開心的詞句,一失足就會讓整篇文章被模糊焦點,也可能讓自己獨到的見解失去理性討論的機會。的確,網路世界中的意見領袖坐擁一定的聲量,但也有對應的社會責任,言論不該誤導社會大眾,但無數的自我審查,讓大家畏懼對特定領域發言,導致網路意見的單一化,這個諷刺的結果,卻存在這個號稱擁有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之中。

一言不合就出征?多思考與查證,避免斷章取義

網路普及的時代中,出征是一項非常不健康的文化,然而,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相信社會大眾並不樂見在臺灣使用公權力限制網路上的的發言,也因此,這樣的文化短期之內並不會消失,甚至可能越演越烈,或許觀察到出征文化的你會感到無可奈何,但這一切其實可以被改變。

想要改變出征文化,需要大家多思考、多查證,不要因為一篇文章底下一面倒的支持或批評,就限制了你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或對世界的想像,也不要因為斷章取義的一句話,就定奪了你對一個人的看法,唯有如此,出征文化才有可能式微,台灣的網路環境才有可能真的跟中國的下架文化有所區別。

【延伸推薦】
文章|台灣網路社群的迷因文化特色是?元宇宙概念中那些迷因最紅?
戲劇|《糖糖Online》網紅直播主糖糖意外走光?究竟是意外還是蓄意?事件引爆了歧視與排擠,真正崩壞的到底是糖糖還是成人世界?

作者:黃瀞瑩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8.24

人稱「學姐」,本名黃瀞瑩,曾任北市府副發言人,目前投入台北市士林北投區議員選戰,希望透過自身參與政治、關心政治,能改變長期惡鬥的政治文化。

在《木曜四超玩— 一日市長幕僚》播出後,無論網路、實體發言都經常被放大檢視,對「出征」文化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相信最困難的不是面對挫折打擊,而是面對挫折打擊,卻不失去對人世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