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桃猿陳柏豪寧願被敲安也不保送!投手應破釜沉舟求新求變

2024年賽季,投手陳柏豪從中信兄弟轉隊到樂天桃猿,轉隊後以29次救援成功收穫救援王,2025年賽季則因被打擊率偏高投得較為掙扎。陳柏豪直言想要避免保送而大膽進攻好球帶,是想要正面對決找到自我缺點再加以進化的心情,因為他知道想要在職棒待得長久,「變」是唯一途徑,打者在進化,投手更要破釜沉舟求新求變。

陳柏豪。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陳柏豪。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在職棒生存需要多強大的適應力?投手陳柏豪不只從中信兄弟轉隊到樂天桃猿,把過去投0.1局核爆7分的桃園棒球場地方當作主場,還即刻接下教練交付的關門任務。然而,2024年賽季繳出代表作之後,下一年又是無法複製經驗的全新挑戰,如果已經被打者熟悉,就只能逼自己再進化,不過代價當然是帳面成績會歷經一段「陣痛期」,但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確、保持鬥志,就會迎來層級升等的新型態。

「我覺得我每一年都在做的是,不管給人家看也好,給自己看也好,就是想要讓自己改變一些投球的東西,然後讓大家覺得我真的不一樣了,真的改變了很多。」已經在中華職棒打滾了八個年頭,陳柏豪仍在求新求變,主動檢視自己的投球內容,不夠好的地方就破釜沈舟去修正,因為他知道如果不做,這問題就會一直擺在那。

補償球員投到救援王!陳柏豪最大缺點竟是保送

2023年底因為中信兄弟簽下自由球員陳俊秀,讓陳柏豪被樂天桃猿挑選為補償球員,在被動姿態下互換東家,沒想到隨之而來的卻是生涯年,一直以來沒有明確定位的他,2024年賽季以29次救援成功收穫救援王,堪稱轉隊贏家,「我知道當中還是有些不足的地方是需要補強的,最大的問題是保送嘛,所以我就是想辦法把這一塊做好,減少四壞球保送出現。」

看透2025年賽季的起伏掙扎,陳柏豪直言被打擊率偏高,就是因為想要避免保送而大膽進攻好球帶,在球威還無法天天召喚出來的情況下,只能和打者正面對決硬碰硬,承擔遭打爆的風險,歷經幾次實驗之後,付出的學費就是被挪開終結者位置,「我覺得被安打都還好,因為被打才知道你的策略是什麼,你丟在那個位置是對的還是錯的,我才可以反省,但我不想要保送讓對手免費上壘。」

26歲仍是年輕投手!「變」是贏過打者的唯一途徑

雖然工作都是登板解決打者,但想法上有所改變就會產生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做法,所以陳柏豪主動採取進修,因為他知道想要在職棒待得長久,「變」是唯一途徑,「在職棒打了一段時間,投手每天就是面對打者,就算面對同一位打者,也不會策略都擺一樣,而且當打者在進化,我們就更要改變。」甚至下一個賽季的調整方向,他都已經想好,目標清楚明確。

或許就是這種學無止境的心,從18歲就闖盪職棒,今年26歲的陳柏豪強調自己還不算是中生代,依舊想被歸類在年輕投手,正享受著打棒球的樂趣,而且完全沒有職場倦怠,「我覺得能在球場上投球,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我想把握有舞台的機會,好好地創造一些成績,得到成就感,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所喜歡的事業。」

其實陳柏豪的職棒夢萌芽得不算早,當大家已經在少棒激烈競爭時,他國小參加的其實是排球校隊,國中才在棒球教練隨機延攬下轉行,因為出色的運動細胞,「棄排從棒」沒有太大問題,高中就成為以速球見長的投手,也入選了U18世界盃中華隊國手,畢業前在西苑學長陳仕朋的鼓勵下報名中職選秀一舉中第。

生涯前期在中信兄弟歷經多年的浮浮沈沈,最後在樂天桃猿以終結者姿態取得成功,卻沒能在最耀眼的這一年,多添一枚世界12強賽金牌添光彩,其實陳柏豪在得知沒入選的當下就看得很開,「我覺得是我的就是我的,我就當成休賽季可以好好休息,說不定我真的很不適合,那時候真的是體力下滑,球速也沒有到特別好,所以我覺得對這件事情不到特別的失望。」他也認為中華隊這一冠來自投、打集體發揮,對於每一位參與的球員只有佩服與尊敬,「因為中華隊球衣真的壓力特別大,一定有時候會綁手綁腳,是我必須要去學習的地方。」

球員也是肉做的,酸民惡意評論會令人心灰意冷

從言談之間不難看出陳柏豪的個性正向、樂觀,但有件事他卻無法輕輕放下,那些來自網友的惡意評論,部分已經接近人身攻擊,甚至讓家人無辜受累,有時邊看邊心灰意冷,「不想看,可是莫名其妙就還是會出現,我覺得我們也是肉做的,不是我們腦袋在想什麼就可以做出來,狀況不好的時候,我們能接受收到批評的話,指教哪裡做得不好,說不定真的會提醒到,可是我覺得可以用鼓勵代替批評,我們那麼努力練球比賽,然後不顧一切不顧生命危險,盡情在場上發揮,只是因為狀況不好而要被攻擊,這非常不合理。」

因為這份職業的特殊性,讓他們必須將工作內容攤在公眾的目光下,接受上萬人檢視,好似當英雄或淪為狗熊都在一瞬間,陳柏豪直言不諱,沒有球員想表現不好,也不該因為全力以赴後成果不如預期而背負罵名,「我覺得我在做我喜歡的事,我是為自己、為我的家人在工作,畢竟我們是半公眾,我本來不會去做一些回應,除非真的滿誇張滿過分的,學長也有人講過了嘛,被罵了就笑給他們看,我也不會走心,但真心希望不要把這種網路風氣養成。」

在職棒環境的各種現實面洗禮下,一位懵懂的幼苗已經長大進入「半熟期」,但他知道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所以陳柏豪一直喊著「我還年輕」,想要帶著這份初心,看盡生涯的所有風景。

【延伸推薦】

文章|樂天桃猿投手黃子鵬每年開季都把自己當新人,走得長久穩定才是贏家

文章|拆彈專家莊昕諺「骰到6」的秘密,用極品滑球與曲球拚出一席之地

作者:吳敏欣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10.17

吳敏欣

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UDN TV和聯合報體育記者,長期追蹤國際和本土運動賽事,主要負責項目為棒球,從少棒到職棒都有涉略,認為每個層級都有它的魅力,希望能將比賽看不到的故事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