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投手陳冠穎畢業自平鎮高中、臺北市立大學,在高中時尚未發光發亮的他,沒有因為失意而放棄棒球,進入大學後球速進度幅度高,又入選U23世界盃中華隊,爭取到一片天,於2024年中職新人選秀會第三輪上榜。陳冠穎比高中同學們慢了三年踏進中華職棒,卻用最快的速度站穩一軍,入隊就成為中信兄弟的牛棚主力。

如果可以選擇,棒球這條路會想走得快還是走得遠?從陳冠穎的例子來看後者並不差。沒在青棒時期享受到名校平鎮高中的光環,默默無名的他畢業後到臺北市立大學繼續練功,雖然因此比同學們慢了三年踏進中華職棒,卻用最快的速度站穩一軍,入隊就成為中信兄弟的牛棚主力,不過在擁有夢幻的職棒開局後,他依舊將穩健視為首要課題,「其實我第一年的目標是不要受傷,打完整個賽季,然後去找自己問題趁休賽季處理。」
陳冠穎在2024年新人選秀會第三輪上榜,結果這位二軍零出賽的菜鳥,不但直取中信兄弟2025年一軍開季名單,還寫下生涯前12場出賽無失分的頂級表現,立刻晉升為教練團信任的牛棚大將,連本人都難以置信,「原本想說會遇到比較多狀況,太順反而覺得怪怪的。」他推論大概是打者還沒熟悉球路,加上隊友守備幫忙,才換來如此漂亮的「自我介紹」。
王牌投手選秀卻落榜,隔年捲土重來圓滿職棒夢
臉上不時掛著親切笑容,身高183公分的陳冠穎就像一位鄰家大男孩,但事實上他在進入職棒之前,遭遇到的波折可沒少,例如2023年中職選秀,當時已經是臺北市立大學的王牌,卻苦無球團青睞以落榜作收,身邊的隊友也感到惋惜,好在淡定個性保護他不被打擊,而且心中也早就做好準備,「我知道就算選上了,輪次也會在很後面,如果在第五輪之後,就打算繼續留在大學。」
從榜上無名到雀屏中選,陳冠穎表示,原本計畫兩年後重新叩關選秀,但進步幅度比預想快速,讓他讀完大三就再次投身,「那一整年成績都很滿意,投球局數和均速都好很多。」不只球速來到148公里,化身完投金臂人的他總共投了130局,光是大專聯賽就在兩個月內狂丟60局,耐投度獲得驗證,最有印象的一次是2023年底的最後一戰,他在賽前一天出車禍,臉上纏著繃帶照常登板,「那場炸掉了。」但八天後迎來2024年首戰,陳冠穎又馬上恢復獨撐九局的身手。
要說陳冠穎是在2024這一年突然冒出來的大黑馬也不為過,靠著在大學成棒層級屠殺四方,先是入選U23世界盃中華隊,後來也圓了多等一年的職棒夢,但其實他蟄伏已久,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對自己生涯長期的規劃與執行,早在高三就決定不爭一時風光,放眼遠謀另闢蹊徑。

高中時期球速成長有限,勤練重訓打基礎終在大學發光
畢業自棒球知名學府平鎮高中,陳冠穎在一群怪物等級的隊友裡因為成長有限,在團隊中變得越來越不起眼,甚至有過轉學的念頭,最後雖然續留待滿三年,但高三的最後學期,等不到舞台的他提前轉念,知道自己要拚的不是現在,所以主動放棄穿上平鎮球衣出賽的機會,「我知道就算去比賽,上場機率也不高,就跟教練說不想要再報名了,每個週末都請假回家,自己做重量和體能訓練。」
要知道自願退賽這決定有多不容易,因為平鎮高中的知名度和戰績,外界對平鎮選手的關注度從來沒少過,許多小球員之所以選擇入學,就是將這裡視為跳板,然而陳冠穎不僅沒得到學校紅利,在這還像是空白了三年,新生時飆出比同屆優秀的140公里,但直到離開都沒有起色。
「我高三就想好要到大學再練,但沒想到能進步到這樣。」沒給自己期限和目標,不過陳冠穎在到了臺北市立大學之後,就像是解封印一樣,每年都往上爬升,大一就在教練安排下,將高中時欠缺的比賽經驗累積回來,大二球速大幅進步,大三徹底獨當一面,「一開始我只想拚業餘隊,是後來有好成績,才覺得有能力挑戰職棒。」

經歷成棒洗禮學習動腦鬥智,條條大路通職棒舞台
沒因高中時的失意而心灰意冷放棄喜愛的棒球,陳冠穎用從容不迫的耐性,換個途徑爭取到一片天,「我覺得不一定要高中選秀,除非真的能力很好再進去職棒,不然大學有些東西是高中無法體會到的。」他舉例成棒階級不會像青棒一樣,有教練幫忙配球,需要自己動腦和打者鬥智,和職棒的強度較為接近,所以先到大學適應並非壞事,「在大學如果不用腦袋,應該很快就會轉換跑道了。」
好不容易和高中同學殊途同歸但又感慨萬千,陳冠穎剛向中信兄弟報到時,曾遇到昔日同窗的陳志杰,這位當年的平鎮王牌,帶著152公里的火球在選秀會第二輪被唱名,結果進入職棒後長期找不回身手,連一軍都尚未亮相就遭到釋出,無法再次並肩作戰讓陳冠穎覺得可惜,「他有問我球速怎麼變那麼快,然後他就轉去味全龍了。」
世上許多事都是一體兩面,對有些人來說,名校加持是榮耀的光環,但也有人像是被戴上了緊箍咒,親自嘗過這段冷暖的陳冠穎,用平實的口吻這麼說,「很多人問我會不會後悔去平鎮高中,我是覺得還好,因為我在那裡真的學到很多。」儘管三年期間身處邊緣是事實,但他點出自己的基本功和觀念,都因為平鎮獲得紮實的灌輸,而且裡面的高競爭環境也與職棒接近,無形之間協助他與現在接軌,「會一直想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因為大家實力差不多的時候,就看誰能把握住機會,這點跟現在做的一樣,我算是提前預演狀況。」
如果已經將棒球視為一生志業,那又何必計較一時得失,就像陳冠穎雖然在高中階段「留白」,但這同時也保護了「新鮮」的手臂,厚積薄發等待大學撥雲見日,他的故事鼓勵所有正在低谷的球員,不要放棄前進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未來怎樣都很難說!
【延伸推薦】
文章|中信兄弟投手伍立辰:走出高中觸身球陰影,前進中華職棒生力軍
文章|中信兄弟張祖恩:勿讓別人的話影響自己,投手下場後才是心態調適的開始
文章|旅美投手莊陳仲敖與傷共處有哲學,沉默王牌用身手向台灣球迷「自我介紹」
作者:吳敏欣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7.9

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UDN TV和聯合報體育記者,長期追蹤國際和本土運動賽事,主要負責項目為棒球,從少棒到職棒都有涉略,認為每個層級都有它的魅力,希望能將比賽看不到的故事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