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鐵捕江庭毅危機意識強,目標成為攻守均衡的本壘司令官

平鎮高中主戰捕手江庭毅從國小二年級打社區棒球開始蹲捕,反應迅速頭腦靈巧的天賦讓他成為長駐防守本壘的強將,從U12、U15到U18都入選國家隊為國爭光,進入平鎮高中後,體會到就算是佼佼者也必須持續努力的道理,更加積極苦練打擊特訓,現階段目標是拿下2025年U18世界盃冠軍、再進入職業棒壇發光發熱。

18歲的江庭毅,已經有十年蹲捕經驗。圖片拍攝/吳敏欣
18歲的江庭毅,已經有十年蹲捕經驗。圖片拍攝/吳敏欣

毫無疑問,捕手是棒球場上最吃重的守備位置之一,如果有人可以從小到大打棒球都扮演駐守本壘的悍將,而且還一路收集中華隊戰袍,那他身上該有什麼樣的特質?這個答案,或許可以從平鎮高中江庭毅的身上找到。

如果要追溯江庭毅從何時開始「蹲」,得倒帶到國小二年級剛到社區棒球隊的時候,也就是說,才18歲的他已經當了十年的捕手,積年累月的接捕,不知道身上已經被球砸了多少顆,不過這個位置像是無法割捨掉的命中注定,想換還換不掉。

原來江庭毅在社區棒球打了兩年後,要轉到棒球科班的台中力行國小接受正規訓練,他本來沒有想要繼續練捕手,結果測試當天,他到車上幫自己和哥哥拿手套,不小心拿到一支捕手手套,哥哥自然把那支給了江庭毅,因緣際會下他又被留在本壘練功了。

「反正我剛好沒有很高,相較其他位置,捕手比較不需要身材,那我就把這個位置好好守著吧。」江庭毅說服自己,接受這份使命。

頭腦機靈反應迅速,適合當本壘司令官

其實175公分的江庭毅並不算特別嬌小,甚至還會自嘲是布農族裡的巨人了。他的爸爸是高雄那瑪夏鄉的布農族,那裡可是出產了許多棒球好手,舉凡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的林子偉、以及富邦悍將的孔念恩,其實江庭毅都和他們有姻親關係,而自己身上一半的布農族血統,似乎也被編寫到棒球DNA,從小就跟著打壘球的爸爸玩傳接球,那些親子時光也是他兒時最鮮明的一段回憶。

大概是爸爸心中早有安排,江庭毅和哥哥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測試完被轉到力行國小,展開棒球體育生的日子,當時他才四年級,就要離家接受訓練,而且還是住校生活,花了整整快一年才適應,「一開始很想家,學校的人都不認識,覺得很尷尬,不知道要幹嘛。」

用「想像不到的辛苦」形容棒球變成人生主軸後所迎來的種種磨練,個性愛好自由、不拘小節的江庭毅,開始學過團體生活,不只要和隊友們一起接受技術和體能的考驗,面對許多的規矩守則也常常感到不習慣,而他的排解妙招竟然是用嘴巴抒發,「我不開心就會開始碎念,講到自己舒服就好了。」

口齒伶俐加上頭腦反應迅速,也難怪教練們自然把江庭毅視為本壘司令官的最佳人選,常常自行調整場上每位隊友的守備位置和制定戰術策略,出色功力讓他國小畢業就當選U12中華隊,並隨隊拿到睽違8年的世界盃金牌。

江庭毅頭腦機靈反應快,是教練團心中本壘司令官的最佳人選。圖片拍攝/吳敏欣
江庭毅頭腦機靈反應快,是教練團心中本壘司令官的最佳人選。圖片拍攝/吳敏欣

國中時期投捕雙棲,竟是為了治療投球失憶症

進入臺中青少棒名門中山國中後,江庭毅的投、捕雙棲,更突顯他在守備端的本領,但誰能想到背後隱藏一段不為人知的秘辛,原來他上投手丘,是在治療他的投球失憶症。這聽起來很衝突,卻真真實實發生,江庭毅國一的時候,發現自己突然無法將球回傳到投手手中,最嚴重的時候,甚至要請投手投完球之後,盡量往前多走幾步,讓他可以近距離用拋的。

「我那時候有跟教練說,講一講自己就哭了。」江庭毅回憶唯一一次為了棒球而流下的眼淚,是13歲時不知所措的心慌,當下他再也無法扮演平時沈著冷靜的小捕手,甚至每天到球場報到都是一種折磨。後來透過當投手,上丘反方向用力丟球,他一點一滴複習讓球進到隊友手套的方式,可以說是靠「催」出球速,才治好失憶症。

國中最後順利以U15世界盃當家鐵捕的光環畢業,江庭毅看中平鎮高中和中山國中的球風相似,來到這所位於桃園的青棒豪門,在這裡他體會出就算是佼佼者也必須持續努力的道理,過去總是在球隊裡當主角,轉換處境後看到可能連學弟都比較強,拉響了心中的危機意識,一直屬於守優於攻的他,不想讓打擊成為罩門,所以必須得比別人更努力,「大家練完後,自己必須留下來加強,從高一剛進平鎮開始,每天打擊特訓,後面才能越打越穩定,教練也開始重用我。」

江庭毅希望做到攻守俱佳,苦練打擊特訓。圖片拍攝/吳敏欣
江庭毅希望做到攻守俱佳,苦練打擊特訓。圖片拍攝/吳敏欣

接下平鎮高中主戰捕手,劍指U18世界盃冠軍

雖然沒有實現菜鳥時期就空降一軍的心願,但江庭毅從學長胡孟智畢業後,高二起接過主戰捕手的位置,自評算是滿意的進度;因為怕被埋沒,所以他將自己逼出新境界,被欽點接棒時還覺得不可思議,「每一批新生進來的時候,都認為學弟們看起來超強,我好像會被幹掉,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原來我的努力,還是有拉出一段安全距離。」他在打擊下的苦功沒有白費,鍛鍊出一位攻守均衡的捕手。

在2024年高二時就參與U18亞洲盃,在捕手這個不是很好待的位置,完成三級棒球的U系列國手大滿貫,就能看出江庭毅的可貴與價值。回憶一路走來的過程,U12世界盃雖然在臺南進行,但是小孩子的單純讓他只有期待,傻乎乎登上萬眾注目的舞台,而U15世界盃解鎖出國比賽的經驗,因為遠在千里之外關注度小更無壓力,直到在臺北打U18亞洲盃時,才體驗到什麼是高強度、高張力,賽前都會先與隨隊心理師諮商,將緊張與亢奮處理到適當範圍。

「接下來我還想要U18世界盃冠軍。」這個願望對的江庭毅來說,似乎完全不意外,2025年8月底在日本沖繩舉辦的大賽,是他理想中學生棒球的終點站,處於中職選秀熱門榜上的他,勢必想帶著國家榮譽,再心滿意足地展開職棒生涯。

【延伸推薦】

文章|半路出家當捕手苦練,台鋼雄鷹張肇元要成為全隊防守的安定力量

文章|U18捕手林立恩,每天放學後再練球3.5小時,極度自律創造自我價值

作者:吳敏欣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5.28

吳敏欣

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UDN TV和聯合報體育記者,長期追蹤國際和本土運動賽事,主要負責項目為棒球,從少棒到職棒都有涉略,認為每個層級都有它的魅力,希望能將比賽看不到的故事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