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二元性別框架的「美力彩虹」健美健體賽邁入第三屆,只以服裝分組,參賽者不需填寫性別,可依照喜好選擇健體組、比基尼組、運動內衣組。這是創辦人Kim打造出來,結合性別平權與健美健體的彩虹舞台,希望讓更多人知道「美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鼓勵每個人用自己喜歡、舒適的方式生活。

「與其說它是一場健美比賽,我更希望把它定義為一場平權表演、一個平權派對 。」
外型中性、聲線低沉的Kim,從小就熱愛運動,小學時參加田徑隊,國三轉往籃球校隊,大學選修體育推廣,由於個頭不高,他認為自己打籃球並沒有優勢,反而在重訓中找到成就感,因此畢業後開始擔任健身教練,並創立自己的健身房。
免填性別欄!「美力彩虹」只以服裝分組
30歲左右,Kim達成人生清單,施行了平胸手術,在休養期間,Kim上網看了很多健美比賽,無論國內國外,海灘褲都是只有男子組有的服裝項目,女性參賽者只有比基尼的服裝選擇,這讓他開始發想:「在大多數的運動項目裡,男女的穿著、動作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到了健美比賽,男女要有不同的服裝、不同的指定動作?如果有女生覺得自己穿海灘褲加運動內衣,比穿比基尼更美更自然,他是否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穿著?」
就這樣,一個創新的點子在Kim腦海中逐漸成形,他希望能把平權意識結合自身專業,舉辦一場打破性別框架的健美比賽,希望以健美這個運動項目的特質,作為運動圈為平權發聲的活動開端。他的想法獲得公司同事的支持,大夥兒分頭招商找資源、找場地,第一屆「美力彩虹」於西門紅樓舉辦,即吸引32人參賽,甚至有遠從香港、馬來西亞來的選手,第二屆參賽人數還成長一倍。

當異性戀爸爸穿比基尼參賽,為孩子上一堂性別平權課
「美力彩虹」報名表上不設性別欄位,僅以服裝類別來分組。最讓Kim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兩位參加比基尼項目的爸爸,其中一位異性戀家庭的爸爸還帶著太太和兒子,全家一起穿著比基尼和高跟鞋亮相,用行動打破社會對於服裝性別化的刻板印象。
令人意外的是,這場賽事不只吸引跨性別族群,也有很多異性戀家庭攜家帶眷,特地帶著小朋友前來觀賞。不少家長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親眼見識性別的多樣表現,藉此教育孩子尊重不同的性別氣質,營造更友善包容的社會。
舉辦一場比賽,需要結合多方資源,儘管頂著沉重的經費壓力,Kim始終堅持「包容多元」的精神,除了在會場不設貴賓席,讓每個觀眾享有平等的權利,Kim也婉拒多家要求獨家冠名、排他的贊助商,即使該廠商的贊助金額,足以支付賽事全部的費用,「但我籌辦活動的目的是要集結多方友善力量,我不能違背我的初衷。」
Kim更一一與每間贊助廠商溝通,是否能將致贈獲獎者的獎品,換成送給每一位選手的參賽禮,讓每一位勇敢上台的選手都能感受到贊助商的支持,贊助品牌也能被更多選手認識,達到雙贏共榮的效果。

性別氣質無法選擇,家人體諒才能讓人生路好走一點
Kim對友善平權的細膩觀察,與他的成長歷程息息相關。「我從小就不喜歡穿裙子,被視為叛逆,我也以為自己是想當男生,長大後找資料研究,才發現原來性別是可以很多元的,我有細膩溫柔的特質,也有爽朗陽剛的一面,我不把自己侷限在一個框框裡。」
Kim無法定義的性別氣質,讓他在校園中受到霸凌、暴力,在職場也遭到不平等的對待。「心裡受傷一定會有,所以我會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上,把事情做到最好,不要讓別人有機會拿性別這件事來發揮。」
認同、接納自己的獨特後,Kim也練就出一套處世之道,當別人無心的一句話,戳到他的痛處時,他會故作輕鬆地回應:「吼——你歧視喔!」用開玩笑的方式為自己發聲,不讓對方覺得你觸犯不得,同時也能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用字遣詞帶有偏見,可能會傷害到別人。
在家庭中,Kim也經歷過一番革命,爸媽總是勸他:「社會的路已經很難走,為什麼要選擇一條這麼辛苦的路?」他告訴爸媽:「其實我沒得選,我生下來就是這樣,你們的反對只會讓我的路更難走。」

在鍥而不捨的溝通下,Kim的爸媽態度逐漸軟化,甚至還擔任「美力彩虹」的榮譽志工。Kim分享過來人的經歷,表示:「家人會擔心,是因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給他們足夠的資訊,他們就比較不會害怕。」
透過「美力彩虹」,Kim希望能讓大眾看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性別平權和多元化在努力,期望未來能一屆一屆辦下去,鼓勵每個人都用自己喜歡、舒適的方式活著,也讓關注此議題的人知道:「我們的力量一直都在!」
【延伸推薦】
文章|爸媽力挺他的跨性別之路,鄧涵文用自媒體分享賀爾蒙治療的跨男旅程
作者:黎詩彥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4.8

政大廣電系畢業。專職作家,斜槓新聞採訪、廣告文案等媒體工作。著有《一切從信心開始》、《親愛的老公》、《你在黑夜中閃耀》、《我那不完美卻幸福的單親旅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