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機器人》教我們學會告別,「愛」會轉換成尊重、珍惜與祝福延伸下去

旅居歐洲的日子,作家吳俞萱與孩子走過十數個國家,不可避免地也必須頻繁地學習跟剛熟悉的土地及友誼告別,練習再啟程、把愛與信任分享給新的朋友。就如同《再見機器人》兩個主角雖因不可抗拒的際遇無法重逢,但曾付出過的陪伴和關愛不會消失,會持續滋養著雙方的過去與未來。

吳俞萱與孩子小川在義大利撿到《再見機器人》海報。圖片提供/吳俞萱
吳俞萱與孩子小川在義大利撿到《再見機器人》海報。圖片提供/吳俞萱

2024年年末,我們旅居瑞典的濱海小島。深夜,蒸了兩顆芝麻包,霧氣隨即伸出白色的手指,抹掉窗外停泊的小船和地平線上的閃耀光點。跨了年,我們就要移居到挪威,白雪將抹掉我們在這座小島上的足跡。

這一千多個日子,我帶著孩子小川走過美國、祕魯、法國、保加利亞、土耳其、德國、蒙特內哥羅、義大利、英國、芬蘭……,各國的語言和文化有靈活的腳,跑在我們的生命沃土上,留下深深淺淺的足跡。

當我們正要熟悉一座城市、一群人、一種生活節奏,也就準備要告別一切,難捨而滿懷期待地跨越國界,進入陌生的領地和新鮮的經驗。於是,小川從五歲跑到八歲,最常說的是「你好」和「再見」。

頻繁地告別,才發現告別也是需要好好學習的一件事。

離開台灣之前,小川大聲宣示:「我去美國不要去新的學校喔!」我問,為什麼?他說:「我不可以快樂。我不要有新的朋友,我跟新的朋友一起玩也會快樂,所以我不要!」小川開始癟嘴,快要哭出來了就大吼:「我不要新的快樂蓋掉舊的快樂!」

我告訴小川:「太好了,你好愛你的朋友!但是,你不在了,我希望你的朋友也會繼續快樂,你沒有他們,也要繼續快樂,因為『快樂』就是過去相處的這一段時光你們送給對方的禮物啊!就算你們不在彼此的身邊,但是『快樂』會把你們連在一起。」

後來,小川去到每個國家的學校,都把他曾體驗過的愛與信任,分享給新的朋友,也帶著新朋友給他的善意和祝福,踏上新的旅途。在小川身上,有阿美族朋友的野性和天真,也有祕魯朋友的純樸和堅韌,有美國朋友的開朗和自信,還有德國朋友的務實和慷慨……。

小川(左)在德國民主學校與同學合影。圖片提供/吳俞萱
小川(左)在德國民主學校與同學合影。圖片提供/吳俞萱

無法承受的不是分離,而是無法擺脫命運的安排

2024年的年初,我和小川一起看了《再見機器人》。年中,旅行到波隆那,在街道上撿了一張《再見機器人》的海報。一年將盡,我們在寒冷的瑞典再度看了這部溫暖的動畫。溫暖來自於,它讓我們哭得激越,全身顫抖,意識到「再也不見」或許才是送給一段關係最好的祝福。

狗狗與機器人一起享受生活,兩方都投入真摯情感。圖/《再見機器人》
狗狗與機器人一起享受生活,兩方都投入真摯情感。圖/《再見機器人》

故事的開始,也是這段關係的起點:孤單的狗狗買了一個機器人,機器人在狗狗身邊學習揮手、學習進入地鐵閘門、學習聽音樂的時候搖頭晃腦、學習牽手、溜冰、吃熱狗、玩電動……,感情變好的意思是,兩個人的「我們」越來越像一個人的「我」,成為彼此的家,再也沒有孤單可以進駐的餘地。

看到這裡,小川說:「我看不下去了,我知道他們要分開了。」也許,小川不是無法承受狗狗和機器人的分離,他拒絕陷入的是,身不由己的命運安排。相知相惜相守的狗狗和機器人別無選擇,只能被不可抗拒的際遇所宰制,用盡方法也無法再靠近對方一點。

真的動情,不是開玩笑的。世界卻如此無情,開了他們玩笑。

向著彼此的心,就這樣強硬地被分開,看了自然會痛苦。我問小川:「命運把他們分開,但是,他們真的失去連結了嗎?他們在對方的心上留下什麼樣不可抹滅的足跡?」小川說:「生活的記憶。」是呀,過去的生活累積出了現在的生命,這是已經發生的事,所以不會被抹掉,而他們給過對方的陪伴和關愛,也將持續滋養他們的現在和未來,不是嗎?

凡走過必留下愛,每一段關係都值得珍視

求生的意志,像隱形的繩索,一端牽著狗狗,另一端牽著機器人。即使他們錯過了重逢的最好時機,但是,沒有對方的餘生,就不值得過嗎?他們始終惦念彼此的那份心意,深情而純粹,我們遺憾這段忠誠的友誼無法如願開展下去,然而,「再見」來不及說出,就跑出了「你好」,這等在眼前的全新關係,不應該同樣珍視和投入嗎?

殘破的機器人被狸貓重新組裝,組裝成一個跛腳的音響機器人。生命一秒一秒地過,自我意識也不斷更新,誰不是二手的生命呢?二手的生命,仍能再次打開故事的新頁,締造一段全新關係的起點:機器人在狸貓身邊學習吃棒棒糖、學習刷油漆、聽音樂、看棒球、狂歡、丟垃圾、吃披薩、看煙火。看煙火的時候,機器人牽起狸貓的手,這是他從上一個愛人狗狗那裡學來的。

機器人學會與狗狗牽手。圖/《再見機器人》
機器人學會與狗狗牽手。圖/《再見機器人》

愛沒有不見,只是轉換了另一種形式。

小川問:「為什麼機器人等了這麼久,見到狗狗卻要躲起來?」因為,愛不是現身,而是隱形。只要看到狗狗過得好,那就沒必要介入狗狗現在跟另一個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尊重人事已非,尊重自己和對方的現實處境,這是成熟的愛,也是無私的祝福。

機器人和狗狗可以聽著同一首歌起舞,也可以轉身,去邀身邊的新伴侶一起跳舞。小川大哭,我哽咽地說:「雖然他們不能在一起,可是他們永遠不會分開。」愛,這條隱形的繩索,把他們緊緊相連。

告別,不只是學習放下過去,也是學習珍視現在。每一刻,都是唯一的一刻。

每一段關係,都是唯一的一段關係。但是,我們的感受和行動是連續不間斷的整體。過去的愛,給了我們名字,讓我們也有能力,去給未來名字。

《再見機器人》描寫的愛與友誼,感動人心。

【延伸推薦】

電影|《再見機器人》:住在曼哈頓的狗狗為擺脫孤獨,購入機器人作伴,兩人情誼深厚,但機器人卻無法動彈。2024奧斯卡入圍動畫片《再見機器人》,引起影壇高度矚目。

文章|透過動畫與孩子雙向對話,學習接納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章|當孩子說:「妳不要愛我,因為我也不會愛妳!」請尊重孩子抗拒的勇氣

文章|孩子的爸去天堂旅行了,生命教育從一支能跟爸爸聯絡的玩具手機開始

作者:吳俞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1.2

吳俞萱

詩人,民主教育工作者。著有《交換愛人的肋骨》、《帶著故鄉行走》、《熱戀──邊界往返的信》等十一本書。旅居歐洲,持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