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網路世界危機四伏:戀童癖騷擾、遊戲上癮、個資監控的黑暗森林

如果你有小孩,你知道他上網會遇到那些無法想像的狀況嗎?一名瑞士網路節目主持人在交友網站創建14歲女孩帳號,30分鐘內就收到數十次性暗示與性騷擾訊息;每個孩子手機裡可能都有免費下載的網路遊戲,經過擷取數據軟體的加工後,手機成為追蹤使用者動態的監視器。該如何避免網路世界中的數位危害?

圖/《口袋裡的監視器》
圖/《口袋裡的監視器》

編註:本文內容涉及兒少性剝削相關影像、圖像及言論,可能引起不適。

有時當你回過神,乍然發現生活中已經被科技產品填滿,不管在做什麼,都少不了它的影子。教室裡的黑板被觸控螢幕取代、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可供消遣的線上遊戲、解決問題的AI……。網路成為人們最常前往的新世界,然而你真的可以放心把一切都交給「網路世界」嗎?如果你有小孩,你知道他上網會遇到那些無法想像的狀況嗎?

14歲女孩逛交友網站,30分鐘內就收到不雅照

如果告訴你,你只需動動手指點選幾次,就可以接觸到社交網路上最有害的人,你相信嗎?

網路是個巨大的交友派對,可以認識各式各樣的人,可以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然而,網路也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危險陷阱。在《獵童陷阱》(Where Pedo-criminals Hide on the Internet?)中,瑞士網路節目主持人瑪莉莎(Melissa)收到一名自稱「ACE」的人傳來訊息,ACE表示他在網路上化身為14歲女孩,蒐集戀童癖者的資訊並提報給警方。這引起瑪莉莎與團隊的注意,他們積極聯絡某個著名的青少年交友網站進行採訪,卻遭到拒絕。

瑪莉莎與團隊決定用另一種方式進行調查:化身採訪。她在這個交友網站上創建了假身份:一個名為雪赫沙德(Shérazaade)的14歲女孩,心思單純只是想交朋友。瑪莉莎先澄清,「我沒有接近任何人,我讓人們接近我。你認為一個成年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接近我,他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出性暗示?」

沒過多久,瑪莉莎就在電腦前發出驚叫,因為距離她創建帳號才僅僅27分鐘,她就收到了一張陰莖的照片。

「在我的個人資料上,我應該是14歲,」瑪莉莎驚訝地說,「不到30分鐘,我的帳號在網站進行了31次談話、4次邀請我傳裸照、7次性提議和一張陰莖的照片。」她再次強調:「不到30分鐘。」

瑪莉莎公開其中一段對話訊息,內容令人震驚:

對方:「你長什麼樣子?」
瑪莉莎:「棕色頭髮、棕色眼睛、個子不高。那你呢?」
對方:「我是金色頭髮、藍眼睛、身高184公分、體重80公斤,然後我的屌有17公分而且很粗。還是我們見個面,然後我可以幹你?」
瑪莉莎:「???」
對方:「怎麼了?」
瑪莉莎:「我14歲欸!」
對方:「你不想看看真正的大雞巴嗎?」

更令瑪莉莎無奈的是,這些互動都不是來自暗網(darknet)或難以接觸的網站,而是一個普通的交友網站。

瑪莉莎在網路上創建14歲少女帳號,馬上就收到不雅照騷擾。圖/《獵童陷阱》
瑪莉莎在網路上創建14歲少女帳號,馬上就收到不雅照騷擾。圖/《獵童陷阱》

自行誘捕戀童癖者,恐引發不可知危險

告發者ACE也對瑪莉莎分享他經歷過的冰山一角:「對方說『你見過裸體男人嗎?』未經我同意,他發來一張私處的照片。然後又傳『你喜歡嗎?』」這些訊息都是在對方知道對方未成年的情況下說出口的,在與對方對話的過程中,ACE經常問:「我14歲,你介意嗎?』」對方不在乎,反而只問:「哦,你是處女嗎?」

ACE將蒐集到的戀童癖者資料提供給警方卻無回音。圖/《獵童陷阱》
ACE將蒐集到的戀童癖者資料提供給警方卻無回音。圖/《獵童陷阱》

這些網路獵食者完全不試圖隱藏自己的身份,輕易就提供出他們的電話號碼和真名。但即使有這些個人資料與證據,想讓他們落網的成功率也不高。「我發了幾封電子郵件給少年警察隊,說我有關於戀童癖者的資訊,但卻從來沒有得到回應。」ACE很無奈,甚至溢出些許憤怒:「無論是在比利時、法國還是瑞士……什麼都沒有。」

瑪莉莎採訪日內瓦警方基昂(Patrick Ghion),基昂表示警方會認真對待收到的每一則檢舉訊息,他也提醒類似行為宣稱是在找尋罪犯,但有時會越界成為犯罪者,例如傳送兒童裸照來引誘戀童癖者上鉤,這是違法的。瑪莉莎更提出嚴正提醒,不建議在網路上自行獵捕戀童癖者,因為這可能會引發不可知的危險狀況。

網路遊戲致力打造「使人上癮」的機制

網路交友危機四伏,免費下載的網路遊戲也不如表面上單純。

丹麥公視(DanmarkTV2)展開《口袋裡的監視器》(Who is spying on our kids?)系列調查,想了解網路遊戲公司如何留住玩家?是否違法蒐集兒童個資?記者正式邀約訪談卻無法得到進一步資訊,調查團隊決定以化身採訪方式,與資訊工程系學生合作,化身為正在研發一款「餅乾樂園」(Cookie Land)的遊戲公司,再與廠商聯絡、參加遊戲產業於巴塞隆納舉辦的展覽會議。

在展覽會議上,調查團隊聆聽美國「Wappier」公司簡報,Wappier聲稱他們能從手機擷取數據,得知、預測、左右使用者的行為,從而為遊戲公司獲得更多收益。根據Wappier的說法,他們的軟體被整合到全球三分之一的遊戲當中。

Wappier代表在報告中舉例:「這位來自瑞典的John,我們知道他的遊戲模式,我們知道他會在一週的哪幾天玩遊戲,和每次的時長……。」Wappier代表以下載量五千萬次以上的《三消遊戲》(Cookie Jam)舉例,他們的服務可以做到為特定用戶即時變更遊戲內的顏色、圖片、等級、文字變化,使用戶花更多時間在遊戲上,甚至試圖影響玩家的行為。

一位曾在遊戲公司Outfit7工作的人員就告訴調查團隊,「所有大型遊戲工作室都在想辦法留住使用者,給他們看更多的廣告,所以他們要打造使人上癮的機制。」

某些手機軟體遊戲可擷取使用者照片、影音等資訊。圖/《口袋裡的監視器》
某些手機軟體遊戲可擷取使用者照片、影音等資訊。圖/《口袋裡的監視器》

免費遊戲不只是娛樂,還可擷取你的錄音、儲存空間、相片

在資工系學生的協助下,調查團隊將「餅乾樂園」提供給學童下載,「餅乾樂園」與市面上大公司的遊戲一樣,可存取錄音、檢視儲存空間與相片來擷取數據,並透過一些程式取得使用者的照片、即時位置,甚至能打開他們的麥克風即時聽取他們的聊天,而使用者對於這些過程都毫不知情。

調查團隊聯絡學童的父母親,把一疊厚重資料放在家長面前,這些資料包括家長的對話、情感關係、每周行事曆、孩童每天玩遊戲的時間、和誰一起玩、各種家庭對話……可回溯到兩年半前。調查團隊甚至發現有學童在網路地下賭場流連。相關的海量資訊都是因為學童下載的「餅乾樂園」遊戲含有擷取數據、影音的內建軟體。

「我感到不安、很噁心。」「怎麼會這麼容易就獲得存取權?」「我們被監視的感覺很不好!」家長們不可置信、無言以對。

調查團隊私下與一位在從事蒐集處理手機遊戲資料工作的女性交談,記者詢問公司是否遵守規則和保護用戶資料時?她笑著說:「他們都是一樣的,就算他們說他們保護用戶,也只是胡說八道。」

在五彩斑斕的數位內容遮掩下,手機與網路世界步步是陷阱,誘惑孩童深陷其中。網路上癮、被監控、被侵害,都是確切發生中的數位危害。

【延伸推薦】

紀錄片|《獵童陷阱》:在瑞士,近一半的青少年曾在網路上被抱著性意圖的陌生人接近過。本片團隊調查了歐洲的青少年交友網站,看似無害卻是性掠食者的遊樂場……。同時,警方採取了甚麼行動手段呢?是否能真的遏止這樣的現象呢?

紀錄片|《口袋裡的監視器》:從手機遊戲的隱私問題切入,逐步揭示更深層的隱私侵犯真相。丹麥 TV2 電視台原本只想探究丹麥孩童對手機遊戲的依賴原因,沒想到一路挖下去,竟意外揭開了整個家庭隱私被侵犯的問題。

文章|「穿絲襪拍照不用露臉給八百」很好賺?警察教你看穿網路私密照詐騙話術

文章|網路曬娃是門好生意?惡意陌生人看孩子的視角,絕對跟父母不同

作者:葉子の星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12.19


我是一位熱愛學習和探索的人,喜歡挑戰自己,不斷成長。樂於學習和與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