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圈」指讓人感到安穩、不確定感低的環境,若舒適圈始終不變,對自我的認識會受到限制,僅在熟悉的領域裡維持平常應有的水準;若能再往圈外多一點,有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刻意練習」是擴大舒適圈、推展自我極限的關鍵,更是身心靈的修練,來自芬蘭的紀錄片《釋放超能力》中就有害怕冰水的旱鴨子挑戰者,經過一年專業教練的陪伴與練習,完成在浮冰下潛水的挑戰,以往最害怕的事情變成他最享受的經驗,更培養出堅韌的意志力與自信心。
走在路上時,我們是否曾經去觀察自己身體的重心,是偏左或是偏右?當我們轉身、蹲下或跳躍時,我們有沒有去感覺腳的受力點是偏前或是偏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能讓我們更為明白自己對自身的認識程度。當我們在做運動時,是否會感覺到某一側的動作特別流暢,而另一側卻顯得僵硬?這些現象通常源於我們對自己身體的忽視,無論是因為習慣性的不在意,還是刻意的忽略。我們往往花較少的時間去感受自己的五感刺激,與對重力感與平衡感的覺知。
在外部刺激進入腦部形成知覺後,我們是否有機會去感受和辨識這些細微的差異?這些差異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還能決定我們對自己的認識。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便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潛力與極限。這種自我覺察的過程,能夠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並激勵我們去挑戰自我。
跳脫舒適圈的人體實驗:怕冷的健康男性能成功在冰水中潛水嗎?
芬蘭的紀錄片《釋放超能力》(𝗦𝘂𝗽𝗲𝗿𝗵𝘂𝗺𝗮𝗻𝘀)便是探討克服生理極限的一個例子。挑戰者蕭恩本身對冷水非常排斥,甚至從未學過游泳,更不用說在冰冷的水下潛水。然而,在為期一年的人體實驗中,他與腦科學家和教練們的互動讓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能力。他是否真的能克服這些障礙?如果他能做到,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是否也有機會「釋放超能力」?
影片中的教練提到,他在冷水裡能獲得全然的平靜,這種狀態就像是冥想(meditation,或翻譯作靜觀)。不同文化中對冥想的練習方式各有不同,其中,有些練習方式特別強調對於外在感官刺激的覺察。教練的這番話,或許正是他身體力行的結果。他鼓勵蕭恩找到內在的呼吸,這樣才能在寒冷的環境中變得自在。與此同時,腦科學家也告訴蕭恩,神經面對壓力時的表現,而人是有可能突破壓力而克服過往的極限。
教練進一步解釋,「我們的身體其實很聰明,能適應這些挑戰。但如果你一直待在舒適圈裡,永遠不去挑戰自己,那麼你就無法成長。」這提到的「舒適圈」概念,正是許多人面臨的問題。舒適圈是指一個人所處的環境狀態,讓人感到安穩並降低不確定感,就是我們的一般能力。然而,若我們的舒適圈始終不變,對自己的認識就會受到限制,僅僅在熟悉的領域裡維持平常應有的水準,而再往圈外多一點,則因為不熟悉所帶來的恐懼,而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擴大舒適圈要循序漸進,刻意練習是身心靈的修練
就像是《釋放超能力》的蕭恩,他勇敢地接受要做出改變的目標:他希望學會游泳,與孩子一起游泳時,萬一遇上麻煩,他可以助人。我們若要擴展舒適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極限,並主動去挑戰這些極限。這樣的挑戰不僅能讓我們發現新的可能性,還能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當我們更細緻地關注身體的感受與反應時,便能發現潛藏的潛力與機會。勇於挑戰自我,讓身體的每一次變化成為成長的契機,開啟新的可能性。
擴大舒適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需要時間與耐心。在這個過程中,「刻意練習」便成為推展自我極限的關鍵。刻意練習意味著尋找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並設立明確的目標。為了擴展舒適圈,我們必須主動去感受與覺察,尋找自己想要改變的地方,並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特意的練習。
當我們在舒適圈內感到安全與自在時,擴大這個圈子需要依賴這種安全感。這樣的安全感能讓我們勇於嘗試過去未曾接觸的領域。透過刻意練習,我們的身體與心理將變得更加熟悉,並能適應新技能的挑戰。這樣一步步的練習,最終能讓我們完成既定的目標。刻意練習不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心靈的修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學會新技能,還能培養出堅韌的意志力與自信心。每一次的挑戰都是對自我的一次超越,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更加從容與自信。
在這個探索自我的旅程中,我們需要漸進式的挑戰,透過刻意練習而擴大舒適圈。而在這之前,我們現在就可以去感知與察覺這些外在刺激對自己的反應與影響。當我們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與心理,並勇於面對未知的挑戰時,我們將能夠釋放出潛藏的超能力,開創出不同的生命可能性。每一次的努力與挑戰,都是成長的契機,讓我們在這條探索之路上,只要不帶有過度的恐懼,便能走得更加堅定。
【延伸推薦】
節目|《釋放超能力》:有些人記憶力超群、有些人能跑出世界紀錄,這些「超級英雄」般的能力,看似超越了人類的極限,但他們和普通人完全不同嗎?為了尋找答案,蕭恩將與腦科學家、頂尖教練們見面,並透過為期一年的實驗揭曉答案。
《世界公視大展》 播映資訊
➤高雄場 |𝟏𝟏.𝟐𝟗 – 𝟏𝟐.𝟎𝟏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際會廳
➤台中場 |𝟏𝟐.𝟎𝟔 – 𝟏𝟐.𝟎𝟖 臺灣大道市政大樓集會堂
➤台北場 |𝟏𝟐.𝟐𝟎 – 𝟏𝟐.𝟐𝟐 中油大樓國光廳
作者:廖泊喬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11.08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目前在醫院服務。著有《古人解憂療鬱帖》、《文豪酒癮診斷書》。臉書:喬喬看癮科學;Instagram:addiction_ch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