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音樂家魏廣晧:音樂品味沒有標準答案,先尊重孩子主觀感受再一起聆聽

爵士音樂家、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魏廣晧,首度將爵士樂引進國內大學音樂系,他認為專業音樂人要扮演橋梁,用簡單的方法解說複雜的道理,在《屋頂音樂派對》中他就用洗衣板、不鏽鋼杯、「尖叫雞」玩具……等生活用品與小朋友合奏打擊樂,音樂其實很簡單,也很自由。

爵士音樂家、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魏廣晧。圖/《屋頂音樂派對》
爵士音樂家、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魏廣晧。圖/《屋頂音樂派對》

在城市的一棟大樓,屋頂上住著一位音樂家,經常會在屋頂上吹奏樂器,享受自己的音樂時光。這棟大樓裡住著很多小朋友,音樂家和他們約定好,只要在生活中發現有趣的物品,就可以帶到頂樓來,和音樂家一起研究怎麼把它發出聲響、變成樂器,開一場好玩的「屋頂音樂派對」!

音樂就像美食:大眾品味感受、廚師介紹箇中奧妙

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魏廣晧將爵士樂引進國內大學音樂系,此次跨足兒童音樂教育領域,源自多年前他與親子劇場合作、擔任《Rooftop Zoo – 屋頂動物園》專輯製作人帶給他的啟發,這張專輯不僅獲得博客來爵士類專輯銷售榜第一名,也讓魏廣晧發現,「給孩子聽的音樂可以更精緻、有內涵,但是不至於聽不懂。」

魏廣晧認為,專業音樂人要扮演「橋梁」,用簡單的方法解說複雜的道理。他把音樂比喻成食物,例如「這家滷肉飯和那家的有什麼不一樣?一般大眾不需要了解,只需要去品味和感受,專業廚師和美食家懂得箇中精華奧妙,他們可以告訴大家這碗滷肉飯好在哪裡。」

魏廣晧把水管、漏斗、洗衣板......都拿來當成樂器跟孩子互動。圖/《屋頂音樂派對》
魏廣晧把水管、漏斗、洗衣板……都拿來當成樂器跟孩子互動。圖/《屋頂音樂派對》

音樂就在生活中,尖叫雞也可以是樂器

現今全球都在推崇素養教育,魏廣晧在大學任教,接觸很多18-24歲的年輕人,他觀察到,一個人的素養和創造力,多半來自小時候生活的環境,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學生做出一道自己喜歡的菜餚,藉由「輸入—思考內化—輸出」3階段,奠定藝文素養與能力的基礎。

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從小吃健康的食物、欣賞漂亮的東西、玩設計優良的玩具,培養孩子的品味層次,而聽好的音樂、打開耳朵觀察生活周遭的聲音,也會幫助孩子輸出屬於他的美感。

「孩子對聲音是無法抗拒的,在五感當中,聽覺和嗅覺始終對環境敞開,孩子沒辦法篩選或過濾。」

《屋頂音樂派對》中,魏廣晧取材於生活,帶著小朋友用洗衣板、不鏽鋼杯、響鈴計時器……等生活用品玩聲響,甚至連「尖叫雞」玩具也派上用場,讓小朋友體驗到音樂不只是存在樂器或廳堂中,生活中聽到的聲音,都可以是音樂;音樂其實很簡單,也很自由。

讓孩子先學聆聽,再學會樂器

魏廣晧本身有個10歲的兒子,陪伴孩子長大的經歷,讓他能夠在節目中,與一群小主持人自然活潑地互動,「我覺得自己也還沒有長大!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敲敲打打,用我的想法為孩子編曲做音樂,是非常開心的事!」

儘管身為音樂家,魏廣晧不會要求孩子非學樂器不可,他建議家長在孩子學樂器前,先帶著孩子聆聽,利用搭車、排隊的空檔,引導孩子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接觸各式不同的音樂風格,他說:「家長的歌單要很多元,有古典音樂、爵士音樂,也有流行金曲、台語老歌、世界音樂,甚至重金屬音樂……等。」

而在聽音樂的同時,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討論:「你覺得好不好聽?」、「喜歡或是不喜歡的原因?」無論孩子的反應是什麼,都要尊重孩子的主觀感受,就算孩子覺得很難聽也沒關係。音樂品味沒有標準答案,聆聽、想像和感受,就是最好的音樂啟蒙。如果期望孩子透過音樂來培養氣質,唱歌、吹直笛、參加教會詩班,也是學音樂的途徑,學音樂不等於只學會操作某一樣樂器,而是全面的引導出孩子對於聲音的品味,「而且除了音樂以外,體育也很重要!」

魏廣晧認為,學音樂不等於學會操作某樣樂器,聆聽、想像和感受都是音樂啟蒙。圖/《屋頂音樂派對》
魏廣晧認為,學音樂不等於學會操作某樣樂器,聆聽、想像和感受都是音樂啟蒙。圖/《屋頂音樂派對》

每次拿起樂器都是從零開始,演奏之路就像在訓練心智

對於真心想學樂器的孩子,魏廣晧認為學樂器不只是多一項才藝與生活上的調劑,更是認識自己的過程。「樂器與其說是一門藝術,不如把它形容為『訓練心智的工具』:每天要求自己要練習多久,可以幫助磨練心志沉穩;面對表演和比賽,可以觀察自己的抗壓性;表現不好時如何調適心情、重新出發,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有這麼好的工具可以幫助自己鍛鍊強大的內心,何樂而不為呢?」

儘管站上世界各地的舞台演出無數,魏廣晧仍謙虛地說:「每次拿起樂器,都覺得自己是從零開始。銅管樂器演奏家和運動員一樣,無法預知自己今天的身體狀況如何、自己今天會表現得如何。」

樂器演奏之路辛苦卻現實,無論上台前花了多少時間殷勤練習、用心準備,觀眾看到的只有台上當下的表現,出錯即失敗,就算告訴自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仍無法放下心中的糾結,這讓許多學樂器的孩子因此熱情消磨、失去學習的動力。魏廣晧建議家長在每次表演比賽前,事先和孩子溝通,釐清自我挑戰的動機,也鼓勵孩子除了追求掌聲和獎牌,去看看事情不同的面向,肯定自己在過程中的進步與成長。

隨著少子化、AI浪潮席捲,魏廣晧坦言,在台灣想讀音樂班、音樂系的年輕人正逐年減少,但在高速運轉的數位時代,更突顯藝術的價值無可取代,「當你覺得壓力大、心情沮喪時,還有什麼能比一幅畫、一首歌、一部電影,更能療癒你、帶給你能量?」

魏廣晧鼓勵音樂人才不要做演奏樂器的工匠,要去觀察理解整個大環境的發展,帶著藝術人文的體質走進AI世界,成為跨領域人才,「透過音樂和世界對話,音樂會帶你看到人生沿路不同的風景。」

【延伸推薦】
節目|《屋頂音樂派對》:專為3至8歲兒童打造的音樂節目,由爵士音樂家暨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魏廣晧擔任主持人,陪伴孩子一起「認真玩音樂」。

文章|親子音樂教育首重陪伴,四絕招讓孩子自然愛上古典樂

作者:黎詩彥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10.22

黎詩彥

政大廣電系畢業。專職作家,斜槓新聞採訪、廣告文案等媒體工作。著有《一切從信心開始》、《親愛的老公》、《你在黑夜中閃耀》、《我那不完美卻幸福的單親旅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