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為辦葬禮而死,在印度即使破產也要請2000人吃飯

「喪宴」(Mrityubhoj)是印度教徒的傳統,在死者火化後的第13天舉行,招待對象包括親戚、村莊所有人,動輒上千人以上、開銷驚人,對貧窮家庭來說是雪上加霜,甚至有懷孕婦女為辦喪宴,將肚子裡的小孩抵押給債主,造成「出生即奴隸」的悲劇。

喪宴賓客動輒上千人,鉅額花費讓貧窮家庭困境雪上加霜。圖/《喪宴之後》
喪宴賓客動輒上千人,鉅額花費讓貧窮家庭困境雪上加霜。圖/《喪宴之後》

紀錄片《喪宴之後》跟拍印度昌巴爾區一個家庭籌備父親喪宴的過程。維倫德拉.庫希瓦是家族三兄弟的長子,父親因癌症病逝後,他成為一家之主,承擔起家族的重擔。

喪宴(Mrityubhoj)是印度教徒的傳統,在死者火化後的第13天舉行。在過去,喪宴是專門為13位婆羅門準備的盛宴,家屬透過喪宴緬懷亡者,並捐獻香油錢給廟方,祈求亡魂安息。如今,喪宴的招待對象擴增到親戚、村莊等所有人,需要花費大筆開銷,對印度貧窮家庭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

種姓制度下的喪宴,窮人要宴請超過千位賓客

父親死後第二天,維倫德拉與家族成員將父親的遺體火化。印度教徒相信,當一個人去世後,亡者的靈魂便會離開身體,火化能幫助靈魂超脫前往「另一個世界」。火堆熄滅,如同父親最後的遺言「我就要死了,請神帶走我的苦痛。」

對窮人來說,籌備喪宴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圖/《喪宴之後》
對窮人來說,籌備喪宴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圖/《喪宴之後》

第三天,火化儀式結束,維倫德拉開始籌備父親的喪宴。維倫德拉的父親在生前十分受人尊敬,討論過後,他們決定印製200張喪宴邀請卡。

第四天,維倫德拉告知母親喪宴日期。喪宴由家族中的男性負責籌備,他們聚在一起討論賓客名單,一一列出父親的親戚、朋友和村莊居民。「在印度,不是每個人都會參加婚禮,但大家會從各地趕來參加喪宴。也是我們招待他們,和他們見面的機會。」

第五天,維倫德拉委託村莊的理髮師配送邀請卡。喪宴與印度的種姓制度息息相關,在傳統印度社會分為四大種姓:婆羅門負責傳遞知識、剎帝利是保護者、吠舍是商人與農夫,以及最低的種姓首陀羅負責勞務工作。在傳統的喪宴儀式中,喪家盛宴款待13位婆羅門。理髮師屬於首陀羅,沒有土地的理髮師,透過配送邀請卡獲取農產品作為回報。

第六天,維倫德拉重新統計喪宴的賓客名單,收到邀請卡的人將攜家帶眷參與,回報的賓客人數已經達到1,032人。看到人數後,維倫德拉不禁緊皺眉頭。

反喪宴發起人誓言消滅「出生即為奴隸」的悲劇與喪宴

反喪宴運動發起人維瑞許.拉吉.夏爾馬出生於一個落後地區,當地民眾往往需要借錢才能舉辦喪宴。多年前,他曾經目睹過一場悲劇,一個懷孕的婦女將肚子裡的小孩抵押給債主。「小孩出生後將成為你的奴隸,為喪宴貸款償債。」這件事讓維瑞許痛心疾首,他決心阻止喪宴習俗所帶來的惡性循環,要讓喪宴陋習不再繼續摧毀人民的生活。

「伯母,什麼是喪宴?」維倫德拉的姪女詢問家中長輩。「孩子,當我們辦喪宴的時候,大家會開始認識我們。我們為了喪宴所花的錢,將會提高我們的社會地位!」、「如果我們不辦喪宴的話,別人會以為我們很窮,所以我們一定得辦。」

第七天,喪宴的預估賓客人數達到2,500人,反喪宴運動的行動小組前往拜訪維倫德拉。

反喪宴運動已經推行到456個村莊。圖/《喪宴之後》
反喪宴運動已經推行到456個村莊。圖/《喪宴之後》

反喪宴運動已經推行到456個村莊,在每個村莊有5名委員,如果村子裡有人往生,委員得知後就會通知行動小組立刻開始工作。他們首先必須知道死者的種姓階級,再找村子裡有影響力的人出面,呼籲停止舉辦喪宴。

教育家萊姆.庫瑪.崔帕地和志工來到維倫德拉的家中,他們建議他縮小喪宴的規模。與其借錢舉辦喪宴招待關係疏遠的賓客,不如考慮將錢用在整修房屋、投注在孩子的教育。但是對維倫德拉來說,他太晚知道這些事情。喪宴的邀請卡已經發送出去,在傳統、名聲及社會壓力下,他們無法不辦喪宴。

窮人為辦喪禮背鉅額債務,「我們一家原本已經準備要去自殺」

第八天,為了舉辦喪宴,維倫德拉必須再籌出5萬盧比(當時約3萬台幣)。即使是對有錢人來說,舉辦喪宴的花費仍然遠超過他們所能承擔的範圍。有些人會選擇抵押房產、賣地,或是變賣值錢的財產,然而一無所有的人就只能被迫貸款。

船夫薩庫奇.勞爾,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先後失去他的父親、母親與兄弟,他必須為每個人分別舉辦喪宴。薩庫奇賣掉土地,被迫欠下一大筆債,無力償還。後來又因為一場意外,癱瘓在床無法工作。反喪宴運動發起人維瑞許援助薩庫奇的家庭,並收養他的孩子。「要是維瑞許沒出現的話,我們一家四口已經準備要去自殺,未來毫無希望。」

船夫薩庫奇.勞爾。圖/《喪宴之後》
船夫薩庫奇.勞爾。圖/《喪宴之後》

第九天,維倫德拉思念著他的父親,他與村莊的鄰居聊天,他們談到父親生前所做的好事,也談到對於喪宴的看法。有人認為喪宴可以改用朗讀印度教的重要經典《薄伽梵歌》或《羅摩衍那》取代。有人希望自己死去之後,孩子們不要為他舉辦喪宴。有些家族更是已經完全禁止喪宴的習俗。

第十天、第十一天,維倫德拉的家族開始為喪宴做準備。為了提供空地給喪宴當天的大量賓客就坐,他們用泥土修補地面、提前整理田地。村莊祭司潘迪特.歧山.巴布告訴維倫德拉「我們是婆羅門的村莊,你的父親擁有良好地位。村子裡出現很多要縮減喪宴規模的討論,因為你的父親很受歡迎,把活動辦盛大一點也沒關係。為了讓他的名聲被記住,我們建議你們要站在同一陣線。」

喪宴是一日的盛宴,窮人一生的負擔

第十二天,維倫德拉到市場購買喪宴的食材和器具,付出大把鈔票。

喪宴當天超過兩千人抵達,一天的花費就讓維倫德拉欠下鉅款。圖/《喪宴之後》
喪宴當天超過兩千人抵達,一天的花費就讓維倫德拉欠下鉅款。圖/《喪宴之後》

第十三天,喪宴當天,維倫德拉的家族從凌晨開始準備食物。參加喪宴的賓客陸續抵達,並肩而坐。這是一場超過2,000人的盛宴,賓客吃飽喝足。夜幕漸深,賓客離去。維倫德拉獨坐在父親的遺像前,點燃油燈。家族成員陸續進門,維倫德拉起身與兄弟最後進門,留下父親的遺像與油燈在外。關上大門,喪宴到此結束。

一年後,維倫德拉為父親的喪宴欠下新台幣3萬5千元以上(註)的債務,反喪宴運動發起人維瑞許資助維倫德拉家中所有孩童的教育費用。船夫薩庫奇.勞爾過世。

紀錄片《喪宴之後》的結尾,維倫德拉留下這段話:「我們必須做到祖先所進行的儀式,如果有人帶頭廢止這個習俗,我也會加入這個運動。但一個窮光蛋既無法廢止,也無法強加任何規矩,他只能被牽制其中,在人間隨波逐流。」

維瑞許仍持續努力在昌巴爾區推動反喪宴運動,他期望有一天昌巴爾區能徹底擺脫喪宴陋習。

註:根據資料,2019年印度最低工資保障為一天工作8小時176印度盧比(約新台幣95元)

【延伸推薦】
紀錄片|《喪宴之後》:印度教徒在死者火化後第13天舉行喪宴(Mrityubhoj),透過喪宴緬懷亡魂,同時幫助亡魂找到天堂居所。今日喪宴似乎成為身分的象徵,即使是家徒四壁的貧戶,也被迫得舉辦大型喪宴,導致生活雪上加霜。

作者:致頴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3.08.21

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