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說她「燒成灰都是南管」—王心心專一且純粹的南管世界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成長於音樂世家,在編舞家林懷民的鼓勵下,開啟「一人南管」獨弦演奏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她用書法練字的道理體悟樂譜之妙,以專注的追尋找到內心南管的迴鳴。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圖/《獨弦之歌》

出自福建泉州南管世家的王心心,從小成長的養分就是南管;她的童謠、她的音樂世界只有南管。

這種小眾中的小眾音樂,傳統合奏至少要四個人,但王心心卻經常一個人。「一直找不到固定合作的四個人,常常三個少一個,甚至一個缺三個。無人合奏的時候,我自己彈著琵琶,聽著琵琶的單音,突然讓我有一種從來未有的感覺,就是空;而那種空在我的心裡,佔滿了全部」。

勇於嘗試的人不怕孤獨,王心心一人獨奏「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唐朝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多數人最記得這二句。編舞家林懷民鼓勵要求她將古詞填入平仄音高不同的南管曲子,她於是創作編曲,演出「一個人的劇場」,也開啟「一人南管」。王心心:「那個時候以為林老師會有舞者什麼可以搭配這樣,可是他沒有,就你一個人。」這是一次艱難的嘗試,最終成為她的經典作品。但有一就有二,既然常找不到合奏的夥伴,就繼續「一人南管」,自彈自唱撐全場。

王心心的好友製作人盧健英說:「她個性裡面有一種不安於現狀,或者不安於一個固定形式的個性,南管改編的時候,她會想要從這裡面打破很多傳統的規範。」也許勇於嘗試的人比較不怕孤獨,但是王心心後來又再進一步被要求放掉最熟悉的南管。作曲家賴德和說:「傳統的南管音樂,按照快慢情緒,然後去舖陳的話,就是沒有辦法把那個詩的真正內容,可以凸顯出來,所以他(林懷民)事實上就是要她完全放棄舊有的。」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圖/《獨弦之歌》

追尋內心的聲音,一個人的南管武林

王心心:「馬上叫你唱你就唱,然後就是要求完全完全不一樣,所以「長恨歌」,我沒有南管,我就不知道我要怎麼唱出來。」王心心變成好像在即興演出,而我們很難將南管和即興聯想在一起,這次她面對的檻遠比過去強大!

盧健英觀察,「這個事情使她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獨感吧!特別是在她自己跟自己獨處的日子裡面,都是很殘酷的刀子,因為當你在上台,你沒有任何依靠的時候,你的多一點或少一點,其實都是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

作曲家賴德和分析,「她的感受,整個都是在南管的氛圍裡面,所以林懷民就開玩笑說,你燒成灰都是南管,所以你不要害怕,重點是要心心的潛在本能能夠激發出來。」

做為深受矚目的南管名人,王心心這次在創作過程當中,很沒有自信,也很痛苦。後來演出因疫情取消,她趁空回去福建泉州老家一躺。而功課沒做完就回到家,她不會再有非常純粹的孤獨,更別說這是回到南管世家,老爸親友與她合奏彈唱,一切再熟悉也不過。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圖/《獨弦之歌》

用書法寫樂譜,練字起筆收筆有如曲音高低

1992年王心心因為想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嫁到台灣,也如願提升南管藝術的視野層次。2003年創辦心心南管樂坊,致力於南管和當代藝術的創新合作。她還用書法寫樂譜,聲音做不到,就用寫來練唱。

「就好像我在起筆這樣,就像我們在收筆一樣,所以它一個音出來,就會有粗有細這樣子,像我看到一個音,一定會加裝飾音上去唱,不會像看到譜那些音,你就直接照那些音唱。」王心心覺得在寫文字時,才是真正在體會唱曲的過程。

如今,南管不再是王心心小時候期盼的生活飯碗。「我想要去更認識它,它有更深的一個讓我學習跟留下來的一種很重要的生活吧。我覺得我就是要去訓練那個不受外界所干擾,就是在靜坐,你靜坐到一定的時間,有可能你就自己發出聲音。」

王心心繼續一個人的追尋,別人聽見的是她創新跨度的吟、說、唱、彈,她只管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延伸推薦】
文章|台灣「接觸即興」舞蹈之母古名伸,完整台灣舞蹈版圖
紀錄片|《獨弦之歌》記錄南管音樂家王心心的藝術與生活,南管不只是傳統音樂,對王心心而言,南管是生活的節奏、藝術的追尋,更是靈性的修行。她想鍛鍊不受外界干擾的意志,靜心獨坐,找到內在安定的力量,然後發出聲音,將這份力量傳達給觀眾。

作者:林多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2.23

曾有多年採訪及電視節目製作經驗,長期關注產業及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