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華德福創辦人張純淑分享,當成人將價值觀和目標成就感,加諸在兒童身上,可能扼殺兒童的學習樂趣,失去教育本質的意義。
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需求,幼兒時期如何好好吃飯、睡覺、玩耍?就已經是這世代的教養問題。再大一點到小學階段,能否好好做完功課?又是一個新課題。中學階段,要面對的則是能否有好成績、好表現。
這些看起來是來自學習的挑戰,但想想,是大人的或是孩子的?「操煩父母心」是否也存在著整體社會、和自己的期待或焦慮呢?
傳統填鴨教育態度 扼殺兒童對世界的熱愛
成長中的孩子,與生俱來某些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和主動性的自由遊戲本能,理應不受學校的監督和管制。本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的《大頭大頭讀書不愁》影片,講述資優生Matilda和母親為了成績與記憶力,找來一顆新腦袋,想把所有知識都背進這顆無敵腦袋裡,卻忽略了填鴨式教育的後果。片中呈現的學校與家庭中的兒童文化,大部分來自成人的製造、過濾、選擇,兒童總是受到老師和父母某種程度的控制,成人不斷將價值觀和目標成就感,加諸在兒童身上。
當然,當整個社會系統的某些信念,深深強制了兒童的學習目標時,兒童的學習樂趣不再,就只剩下不可違反的分數、規範、比較。
老師和行政管理者的校長、主任們,彼此之間也同樣存在某種傳統填鴨式的態度,老師對校長恭敬有禮,平等對待兒童的態度並不存在,兒童無法從師長身上獲得典範學習,教師文化也勢必無法存有和協真誠的氛圍,更不用期待教師的美德理想和良善典範。如此,影響著學校的團隊關係、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緊張關係,更深深影響扼殺兒童對大人的信任感,以及對世界的熱愛。
教育過度制式化、標準化,臺灣囝仔到底需要什麼?
四、五十年來,臺灣的國民教育和現實社會之間存在極大的斷裂,公部門的管理依據主宰著教育現場標準化的流程,其中更乘載著莫名的社會浪潮,被追逐物質思維的價值觀影響著,忽視了教育本質應為對人類成長的理解與研究。
而公部門不變的師資人才培育機制,讓教育現場的教改人士或機構無法賦予寄望,反而充滿質疑、擔心和恐懼。探看臺灣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到現今的科技社會,在現代社會的多元複雜性之下,傳統學校以外的世界和企業社會早已不是這樣運作了。
四十多年前,我初次踏入教育現場時便不停思考:在這制式化、標準化的教育現場,臺灣囝仔到底需要甚麼?我開始不斷的摸索各類教材教法,持續在國內外找尋一個穩健的教育理論以支撐孩子的學習胃口和興趣,讓父母可以安心地不逾越孩子成長的需求,也讓老師的專業養成能獲得真實的陪伴和尊重。
回憶1990年代的臺灣,教育改革的呼聲風起雲湧。1996年,我在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遇見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所見學校教師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彼此間所醞釀的和諧關係,深深地觸動著我,於是開始對該所學校的運作模式,產生深層的好奇與興趣。後續我陸續邀約民間社團組成「慈心社教機構」,參與臺灣研究基金會的教育改革研討活動、410教改聯盟教育改革行動,並促辦研討會,讓實務與理論真實對話。
如何讓孩子自在學習,保持對世界的熱愛與好奇?
第一個二十年教職過去了,我開始大膽的在裡裡外外的場合碎碎唸:「要為孩子做對的小小事、讓孩子的學習沒有斷層、讓孩子在有天有地的自然環境中向大自然學習、校園是孩子的感官花園、天地替父母教師做了一大半、不能只教會孩子考試……」。另一方面要為孩子找尋對生命有所探求的老師、父母和可信任的大人,可以一起無私地來為孩子的成長齊心打造,為多一份自在學習的環境而努力不懈。
第二個二十年,我邁入中年,更大膽地說出「讓學校教育成為健康社群的種籽,並賦予學校教育新的社會圖像!」1990年代的臺灣,教育改革的呼聲風起雲湧,「如何讓教改有一個實踐的空間,而不僅留在演講與文章裡頭」,是我在蘭陽平原發出的第一道聲音。
不記得有多少的夜晚假日,我試著在縣內與校長團體、教師團體、家長協會、關心教育的個人及團體,誠摯地聯繫與請託「宜蘭縣開放公辦民營特許模式實驗教育的可能」尋求共鳴;也試著探問,「若教改實踐的真實意義有被理解與定位」,那麼我們要「如何教養出保有對自己和世界的好奇與關懷,以及關照不同特質的個人開展」就是我們當務之急的大事。「如何讓學校培育出身心靈均衡發展、具有獨立人格的世界公民」,更是家庭、教育單位、教改團體與社會大眾必須一起關注的焦點。
我辦學之初完全無法意瞰前景為何,其原動力全然來自對自身所處的教育現場的反思與摸索,以及作為孩子的老師,希望將來兩腳一伸時,可以帶著微笑、心安理得、自在地從滾滾紅塵的人世間離開。
教育應以人為出發點,讓孩子用自己的力氣長出自己
當年想以華德福教育做為在台灣實踐教改的理論基礎,是看到華德福教育理論在主副課程中交織成一門藝術,而深受吸引。於是做出一個非常清晰的抉擇,期待華德福這顆種子可以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根長芽。做為家長,該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的教育模式?基本上親師均應共同關照學校是否是一個全面性的教育,同時顧及個人全面本質的教學。
華德福教育創始者施泰納曾說:「我們不應問人生存於現今社會應具備哪些知識與能力,而應該問人的內在潛能是什麼?他所欲發展的方向為何?我們才能使成長中的一代,持續為現存的社會秩序注入新的動能,也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一個由其組成份子共同創造的活力社會。」
我個人四十幾年來成為孩子的老師,也經歷了多元教學模式,至今確證華德福教育的核心精神是「在最適切的時機、也就是孩子天性上需要的時間點,提供他們最佳品質的教育,包括知識、環境與對待方式。」因此,以人為出發的教育,重視身心靈的全面發展,透過教育藝術來幫助每位孩子完成自己,邁向自由的未來,才能培養孩子用自己的力氣長出自己。
【延伸推薦】
紀錄片|《上學去》:2019年,世新大學通過「社會發展研究所停招案」,消息一出,學界及社運圈一片譁然,導演李惠仁報考即將被停招的社發所,透過參與觀察的拍攝手法,忠實紀錄「預警學校」的掙扎、「專案輔導學校」最後的旅程,同時也取得了珍貴的「覺書」。
紀錄片|《校長不哭》:校長白璋堅持不搞能力分班,不強迫學生晚自習,鼓勵學生不必盲目追求「第一志願」。到底為什麼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校長,會不被老師們歡迎?2004年公視教改系列紀錄片。
文章|最沒效率的教學方式,就是一直不斷「叮嚀」:東園少棒教練賴敏男的教學心法(賴敏男)
作者:張純淑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4.1
慈心華德福幼兒園與高中附設中小學創辦人、慈心華德福實驗教育計畫主持人、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全球華德福組織認可之學校領導人、慈心華德福幼兒園創辦人、曾任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現任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多年來致力於台灣教育運動、環境教育、代間生活教育與健康社群的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