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高雄爆發美麗島事件,1980年2月28日發生林義雄家族滅門血案,這兩起震撼全台的事件,成為陳定南一生的轉捩點。他決心棄商從政,投入改革之路,寫下宜蘭地方治理的一頁傳奇。他就像現代版的唐吉訶德,懷抱著理想主義,為宜蘭定下「觀光立縣」環境永續的主調。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陳定南,原本是一個鞋業貿易商,從事商業貿易十多年, 他原本對政治毫無興趣、討厭政治、也不想管政治,直到1980年2月,有天一早翻開報紙,發現跟他同任臺大前後期學生會會長、交情匪淺的學長林義雄,母親與兩個小孩都遭殺害,這樁慘案讓陳定南非常震撼,當下悲憤到馬上去銀行領錢,他想把那些錢給家屬,看看他還能夠做什麼事情。
林宅血案就此改變了陳定南的一生,讓他棄商從政,開始參與黨外運動,1981年當選宜蘭縣長,成為民眾眼中剛正不阿的「陳青天」。
不向財團勢力低頭,親自帶隊拆除違法開發案
其實當縣長對陳定南來說也是一個意外,因為他原本只想要選省議員,直到經歷過美麗島事件與林宅血案,讓他決定回到家鄉宜蘭競選,實踐他對土地和家鄉的熱愛。《冬山河的八十年代》作者、建築師謝國鐘認為,陳定南其實是從名作《亂世佳人》中,感受到美國經歷南北戰爭、顛簸動亂後一切都改變了,唯有土地永久不變。因此當他有機會回到故鄉,把握機會重新建設,就此翻轉了宜蘭人的命運。
1981年,陳定南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嚴禁山坡地的開發和濫墾。當時的宜蘭水泥工廠非常多,省道沿線樹上的葉子看起來都是灰色的。他不僅聘僱稽查員24小時輪班嚴格監測取締汙染,上任幾個月後更親自帶隊去拆了蜜月灣的違法開發案。
文史工作者楊進平回憶,當時,這個一百多甲的開發案,背後是人稱在宜蘭「喊水會結凍」的羅許基金會財團,大家都覺得陳定南慘了,因為他得罪了這個大老虎。但陳定南不惜得罪財團也要擋下當時已動工的開發案,為的是不破壞海岸自然生態。前宜蘭縣長林聰賢認為,對於土地與人的關係,陳定南明確訂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就是希望能夠「永續」。
以國際視野打造公園城市,讓宜蘭人走路都有風
陳定南任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改變還有冬山河。陳定南受訪時曾回憶,民國70年以前,冬山河一年都會遭遇幾次豪雨成災,嚴重的時候還要動用空軍空投食物,因此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決心要整治冬山河,把冬山河截彎取直,增加它的排水斷面,進而解決水患問題。

陳定南擔任縣長後,認為宜蘭得天獨厚,擁有優越的觀光資源,確立「以觀光立縣」的施政藍圖,他說自己也沒料到,當時的一個決定,讓冬山河就此改頭換面,從過去的防洪排水的功能,到現在變成宜蘭在地休閒跟運動的重要角色。
為了爭取中央預算,陳定南積極提案,還被戲稱為「很會推銷」的縣長;為了要推動觀光,他先諮詢專家做整體規劃,希望是否能比照萊茵河,把冬山河打造成宜蘭的一方水岸勝景。冬山河景觀建築師郭中端回憶,陳定南邀請當時留學日本、正在撰寫博士論文的她回台協助時,她直接問:「縣長,你找我們是為你的政治前途?還是真的為了這個土地的人?」結果當時陳定南回答她:「我縣長隨時都可以不做,但是有這個機會,我希望為這個土地做!」
1986年規劃興建羅東運動公園,1987年冬山河親水公園開始施工,當時宜蘭縣只有46萬人口,不到台北市的六分之一,但是曾花了七十幾天在歐洲周遊列國研究公共建設的陳定南,特別尊重公共空間的公平使用性,他以國際級的視野超前布署,期望採用倫敦海德公園、紐約中央公園的大都會概念來做區域規劃,所以宜蘭運動公園從原來預定的8公頃變成27公頃,羅東運動公園也徵收了六十幾公頃土地。
時任宜蘭縣城市規劃顧問、建築師黃建興表示,羅東運動公園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全國要找到這麼好的國際級公園景觀,幾乎是不太可能。陳定南的友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林光義也說:「陳定南當過一任縣長以後,宜蘭人就異口同聲的說,我們宜蘭人現在出外走路都有風。」
曾與王永慶公共辯論大戰,鐵面擋下六輕設廠
陳定南長子、陳定南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仁杰回憶,父親是一個喜歡收集地圖的人,所以方位感非常的強,對時間 、背景、數字也都記得非常清楚。這樣的特質展現在工作上是一絲不苟,但回歸到家庭關係就容易產生隔閡。
陳仁杰坦承因為陳定南工作太忙碌,他從小就很難親近父親,直到長大後才多了一些理解:「一般人對他的誤解會覺得他是一個酷吏,覺得他是一個冷面無情的人,但是親近他的人都會知道,他是一個鐵漢柔情的人。」身邊的親友都知道陳定南做任何事情都是奮不顧身、全力以赴,經常工作到深夜還體力不支去吊點滴。
陳定南的鐵面無私和使命感,也為宜蘭擋住六輕設廠。1987年陳定南與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在電視節目中展開台灣第一次的公共議題辯論,陳定南說:「宜蘭縣不歡迎六輕,如果我同意台塑,我會是宜蘭的千古罪人!」他認為六輕屬於高污染石化工業,與宜蘭縣的發展角色衝突,台塑幫這些工廠批了美麗的外衣,實際上底下嚴重藏汙納垢。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陳定南的友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林光義回想,他常問人是否知道現在雲林的六輕有幾根煙囪?沒有人答得出來:「我告訴他們是391支!」
從80年代到90年代,陳定南把宜蘭形塑成一個地方治理的品牌,他定調的親土關係、環境永續與美學觀點,前瞻地以新的價值觀與眼光,去重新理解地方創生的可能性。對宜蘭人來說,老縣長的路是一直向前看、向前走,眼光早已望向很遠的未來。
1989年,陳定南卸任宜蘭縣長、1989至2000年他連任四任立法委員、2000年起擔任四年多的法務部長。2006年底,因肺腺癌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63歲。
【延伸推薦】
紀錄片|《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唐吉訶德與記事本—陳定南
紀錄片|《建築慢慢》:四位建築師透過自發性的反省,有意識的對抗全球化、資本化的現代生活。
文章|台灣人不能忘記的名字:自焚明志的鄭南榕,與催化民主的那把火
作者:容原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11.5

筆耕人生不容易,簡單原來就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