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吳文翠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超過30年,近年負責揹著GPS發射器,為行蹤無法預定的媽祖鑾轎定位,為信徒香客們指路,進香往返四百多公里的路途上,沿途的住家與香客們有默契地互相照顧扶持與結緣。年復一年,媽祖帶來的精神力量,陪伴吳文翠度過人生低潮時期,「每一年得到的能量,可以夠一年份的用。」

「不是說我求祂(媽祖),我就會變得好過,不是。單只是你努力地往前走的同時,你知道有人(媽祖)在愛護著你,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劇場工作者、舞蹈家吳文翠說。
吳文翠從1990年開始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當時他在劇場工作,在田野探詢各種民俗團體與活動。他描述當時報名跟著媽祖進香的人數大概一千人、跟在神轎附近則約有一百人左右,跟媽祖是很親近的。當時吳文翠被媽祖神轎撼動,從此每年都會排除萬難參加進香。

粉紅超跑有GPS定位,香客沿路互相扶持結緣
白沙屯媽祖因為鑾轎上的粉紅遮雨布,與行進敏捷的速度,被稱為「粉紅超跑」;進香的另一大特色則是路線地點都不一定,香客無法預知。但只要下載「白沙屯GPS定位」APP,透過義工們整合的資訊,就可以知道白沙屯媽祖的最新所在位置與動態。2021年是吳文翠第32年參與,他負責背著GPS發射器,為沿路參加進香的信徒香客,也就是「香燈腳」們指路。
亦步亦趨地與媽祖同行,吳文翠也與信徒們一起在沿途路上的人家門庭前歇息,為了繼續走更遠的路。吳文翠笑說,他跟身邊的香客們都不認識,與借出庭院與客廳供人休息的主人家,也素眛平生。一路上,香客與信徒們就是這樣有默契地互相照顧扶持與結緣。「在我人生低潮的時候,持續去仍然繼續去參加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每一年從過程中得到的能量,它可以夠一年份的用。」
30多年來的進香路,吳文翠特別印象深刻的,是2001年媽祖「潦溪」的經歷,當時媽祖走水路潦過濁水溪,那時吳文翠協助護著敲鑼手,以免踩入泥濘的溪底難以行走,她回憶媽祖經過這個水域的時候,超渡了現場的無形,也讓現場的有形(指人們)透過一起潦溪,心團結在一起。

進香路就像人生路,有高低潮也有新能量
吳文翠在雲林鄉下長大,他回憶別人是這樣形容自己:「他有點怪。」到台北讀高中後,開始對生命的方向有許多疑惑,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可能要先搞清楚我是誰,才能繼續走下去。」後來他進入劇場,透過身體與聲音的練習與表演挖掘真實的自己,但選擇「演員」這個職業卻也讓溫和的老父親氣得差點要動手打人。
在劇場的工作環境中,吳文翠認識了前夫,但兩人因價值觀不同,在小孩九歲時離婚。當小孩被前夫帶走時,吳文翠形容自己「心裡有一個洞」,差點要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他回憶,很難想像如果自己沒有遇到白沙屯媽祖帶來的信仰力量,現在是否還可以這樣侃侃而談這些嚴厲的現實?
吳文翠的老家在北港朝天宮附近,他回想往年跟著白沙屯媽祖進香到朝天宮後,休息時會回老家,趁機會盥洗與整理衣物,也會跟媽媽點菜,招待一群共同進香的好朋友,但媽媽2006年過世後,就不再呼朋引伴一起進香了。
《文翠回家》紀錄短片中,2021年這次進香,吳爸爸依然熱忱地煮了滿桌菜,稍事休息後再開車送女兒回到媽祖進香的行列中,回到白沙屯媽祖萬千香客的隊伍裡。
每年從苗栗通霄拱天宮往返北港朝天宮,四百多公里的進香路,有如吳文翠的人生路,曾有低潮絕望,也學習放下執著,重新挺起身,繼續前行。
【延伸推薦】
紀錄片|《文翠回家》:舞蹈家吳文翠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三十多年,近年負責揹著GPS緊跟神轎。進香路如她人生,有過低潮絕望,又放下執著、重新挺起步伐。
作者: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5.4.30

觀點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