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講不聽?四種溝通策略讓他知道「家人的擔心不是為了控制你」

當孩子不聽話時,未必是叛逆或故意唱反調,反而是讓家長深入思考孩子的想法與需求的好機會,務必要先保持冷靜,可用他人的觀點來表達自身的擔憂。就如《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電影主角不聽他人警告、夜色已晚還執意要登頂,直到遇見山友提醒魯莽行為「可能會讓半夜去救援的人也陷入危險」才停下腳步,以有效溝通點出對方的思考盲點。

青年加百列不顧阻擋執意要一日登頂,如何有效溝通才能勸退他?圖/《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
青年加百列不顧阻擋執意要一日登頂,如何有效溝通才能勸退他?圖/《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

編按:本文討論涉及《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劇情,請斟酌閱讀。

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許多家庭都會面臨一個困擾的挑戰:當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時,該怎麼辦?孩子們未必是叛逆或故意唱反調,然而,當他們的想法與我們不一致時,家人常常會感到挫折與無奈。其實,這不僅僅是親子關係中的一個挑戰,或許更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深入思考孩子的想法與需求。透過幾個可行的方法,我們或許能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促進理解與合作。

《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中,主角加百列(Gabriel Buchmann)是一位相當有自我見解的人。他背起背包,勇闖東非多國,包括肯尼亞、坦尚尼亞、尚比亞和馬拉威。加百列並不特別追尋當地的知名景點,而是在長途巴士上隨心所欲地下車,完全不在意人煙稀少或下一步該怎麼做。他深入當地人的生活,毫無成見地了解風土民俗,並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建立友誼,這些都是我們難以做到的。

穿拖鞋「一日攻頂」的登山客,嚮導怎麼溝通都擋不住

當加百列來到旅程的最終站馬拉威時,他的目標是征服馬拉威的神靈棲息地——姆蘭傑山(Mount Mulanje)的沙皮特瓦峰(Sapitwa Peak)。更令人驚訝的是,從未到過沙皮特瓦峰的他,竟然發下豪語要要「一日攻頂」!

《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電影中,所有人都希望加百列能稍作緩和,雖然他的理由是馬拉威的簽證將在當天到期,因此不得不如此行動。然而,周遭的人(以及觀眾)似乎認為這個理由過於牽強。特別是他的當地山路嚮導,從一開始聽到加百列聲稱「我不需要鞋子」,在嚮導用設備不足、時間太晚的勸說下,他依然堅持只穿自己的拖鞋,準備即刻啟程。隨著他們進入山區,嚮導在瀑布邊意味深長地提到「沙皮特瓦」峰的意義——那是「別去那裡」的禁止進入區,連山峰的名字都別具意義,嚮導希望能讓加百列的攻頂計畫有轉圜空間。

加百列在登頂半途體力明顯不支,嚮導表達擔憂仍被加百列打回票。圖/《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
加百列在登頂半途體力明顯不支,嚮導表達擔憂仍被加百列打回票。圖/《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

到了最後在兩人分別之前,嚮導不得不直接表達他的擔憂:「萬一發生意外,我有責任,下山吧。」他用「無法隨行」的行動強烈地表達出他的專業判斷,與利弊分析之後仍不認可繼續攻頂,但加百列卻依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加百列獨自一人繼續走了一段,到了山屋,加百列遇見了另一位登山客,這位客人以另一個視角勉強說服了他。她說:「如果你一個人上去,不僅你會面臨生命危險,還會讓半夜被派去救你的人也陷入危險之中。」

這句話不僅點出了加百列未曾考慮的層面,還指出了他行動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迫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決定。隨後,加百列依照了建議,在山屋住了一晚。此時的他仍然準備繼續他的攻頂旅程,而《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電影卻逐漸接近尾聲。

理性分析內外在條件,讓對方感到被尊重才能有效溝通

溝通是建立信任與理解的必要過程。然而,當孩子像加百列一樣不聽從他人的話時,許多家人可能會感到挫折。加百列的嚮導和在山屋遇到的登山客,分別使用了四種不同的溝通勸服方式。雖然這些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但它們可以作為有效的嘗試方向,幫助家長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促進孩子思考並理解家人的擔憂。

  1. 用外在條件的限制來引導孩子思考

當孩子與自己的想法不同時,家人可以先利用外在條件的限制,不論是設備不足、時間限制或資源有限,來引導孩子思考其中的必要性,也意識到現實的侷限。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這樣的技巧,其實家人常執行。就像是孩子想要在晚上外出,家人可能會說:「現在已經很晚,外面不安全,天色也暗了,我們明天再去吧。」透過這樣的對話,孩子能練習去理解外在條件的限制,也能練習思考周遭環境的影響,進而培養判斷時所需要更多角度的考量。

  1. 保持冷靜來表達他人所思考的面向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言行無法如自己所願時,保持冷靜是相當重要的。家人可以用其他人的觀點與思考的面向來表達自己的擔心,而不僅僅是重複自己的話,這樣的方式常能幫助減少衝突。例如,家人可以表達:「我聽到你的朋友提到這件事,他們可能覺得『這樣』做會有風險,因此他們選擇會『那樣』做。我也會擔心你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明白,家人的擔心並不是為了控制,而是出於多方角度的判斷評估後表達出來的關心。

  1. 較為嚴肅地評估利弊得失

家人可以用比較嚴肅的方法來評估利弊得失。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強調合作而非命令。如同嚮導與旅客像是合作關係,他無法命令也無法威脅,同樣地家人也較難用較為強烈的方式讓孩子服從。此時,還是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討論可能的後果,讓孩子參與決策。比如說,當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情時,父母可以問:「你覺得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而壞處與可能的影響又是什麼?如果真的這樣影響了,那我們怎麼辦呢?」這些都是值得一同討論與分析的。若是有機會這樣溝通,不僅有助於孩子理解行為的後果,也將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

  1. 動之以情,從他人的需求出發

最後,山屋登山客用的是「動之以情」,也是與孩子溝通可能有效的方法。家人會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了解孩子的需要,再讓他們思考如果自己是別人,會有什麼感受與影響。常常家人會說:「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擔心這樣做會影響到其他人,這樣會不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呢?」這樣的提問不僅能讓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為,還能多讓孩子同理他人所想,都是各年齡層皆適合嘗試的練習。

【延伸推薦】

電影|《加百列的東非七十天》:挑戰哈佛博士班前,加百列環遊東非五國,深入當地生活、狩獵、攀登吉力馬札羅山。最後抵達馬拉威姆蘭傑山,命運將改變他的人生。

文章|親子有代溝很正常,爸媽要勇敢接受孩子想的早就跟你不一樣

文章|讀懂孩子的情緒、練習換位思考,透過角色扮演學會忍者讀心術

作者:廖泊喬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11.06

廖泊喬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目前在醫院服務。著有《古人解憂療鬱帖》、《文豪酒癮診斷書》。臉書:喬喬看癮科學;Instagram:addiction_ch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