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坎村的「民主之路」:鏡中的彼岸,沒有盡頭的迷航

十年前,烏坎村村民的抗爭事件,曾讓某些人認為這會是中國踏出民主化的第一步。但看完導演李哲昕的紀錄片《迷航》後,會發現這場「民主試煉之路」全都在中國政府的操弄與算計之中。

圖/《迷航》

1990年中國開放台商投資,爸媽的好朋友也跟上了這波熱潮,結束台灣的事業到對岸去設廠;幾年後的除夕當天,賺了不少錢的台商阿叔,來到家中拜訪。

父親:「在那邊,人生地不熟,你怎麼經營工廠?」
台商:「用錢啊!市長、副市長我很熟,有事,直接找他就好!」

不過,又過了幾年,這位台商阿叔竟然連夜逃回台灣,連工廠都不要了,因為中國政府要用「逃稅」來辦他。

父親:「你不是已經用錢打通市長、副市長了嗎,怎麼會這樣?」
台商:「我找副市長,副市長叫我找市長;我去找市長,市長說他也沒辦法!」
父親:「市長怎麼會沒辦法?」
台商:「市長不是最大的啊!是書記。」

原來,我的台商阿叔去了中國這麼多年,還是不瞭解這個國家,連開工廠要送錢、賄賂,都沒有送到正確的地方,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中國的政治體制叫做「以黨領政」。

2011年9月21日,中國廣東陸豐市烏坎村三千名憤怒的村民,手舉布條喊著「打倒貪官」「還我土地」走上頭,要求上級政府,把屬於他們,但卻被村委會私下變賣的土地,歸還回來。在中國,這種抗爭規模實在罕見(根本不允許),於是,立即吸引國際媒體前來採訪與報導。為了快速平熄民眾的怒火,上級政府除了立即解除烏坎村委會幹部的職務,同時承諾讓烏坎村民用民主選舉的方式來選出村民委員的幹部。這個舉動,讓外界解讀:「中國的政治要改變了。」於是,大批國際媒體記者擠進了這個小漁村,來採訪這一場選舉,許多人認為「這是中國踏出民主化的第一步,烏坎這場選舉是最重要的起點。」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圖/《迷航》

《迷航》這部影片,忠實紀錄了烏坎為期五年的「民主試煉之路」,除抗爭過程、官民攻防之外,兩次的「村民委員會選舉」也讓「理想與現實」、「權力與人性」展露無遺;長達八年的拍攝,更讓觀眾看到抗爭初期純粹而天真的浪漫。另外,此外,影片中也看到為了平息這場風波,廣東省副書記朱明國組成一個40人的工作小組,為了與村民「拉近感情的距離」,他們以「合法抗議無罪」「不會秋後算帳」來取得民眾的任信,當這些大官搭乘車輛離去時,村民歡欣鼓掌的畫面,事後看來,實在諷刺。當時,擔任中國共產黨烏坎村支部書記的林組鑾對著鏡頭說:「烏坎走運了,天助我也」。

林祖鑾(拿大聲公者)。圖/《迷航》

在鏡頭前喊著「共產黨萬歲」「社會主義萬歲」的烏坎村支書林祖鑾(後來改名林祖戀)在「烏坎事件」的主要人物中,他的表現格外「深沉」「平穩」,在眾所關注的2012年「村民委員會選舉」他高票當選了民選村委會主任,而承載村民期盼的「抗爭派」也一如預期,贏得了「村民委員會選舉」,只不過,一年之後,被盜賣的土地,依舊沒能要回來。於是,在反對派的策動下,大批村民高喊「老官賣地、新官無能」前往村委會辦公室抗議。林祖鑾終究還是有兩把刷子,面對憤怒的群眾,他還是能不愠不火的講出:「民怕官,是專制不民主;官怕民,是官問心有愧;民主,要互相溝通、理解。」甚至,到了2014年在收賄的風風雨雨當中,林祖巒還是有辦法以過半數的選票,當選村委會主任。

《迷航》這部影片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讓觀眾看到了最幽微的人性。比如說,烏坎事件抗爭派的成員在2012年的選舉,大獲全勝。當他們獲得了位置、擁有權力之後,隨之而來的金錢誘惑(有常規也有陷阱)絕對不會少。其中,帶領村民抗爭的領袖洪銳潮與楊色茂兩位副主任,最後全都以「收賄」一一被判刑,這個結果,也讓許多反民主的人拿來說:「中國目前還不適合民主制度,因為,中國太大了,很多地方民智未開,你實施民主制度一定會亂。」雖然這種說法,在中國,獲得很多人的認同。不過,看完這部影片,你真的認為烏坎這場「民主試煉之路」背後沒有巨大的黑手嗎?掌握政權的人不會在這場抗爭運動中擺放「暗樁」與「棋子」嗎?其實,烏坎這整齣戲,全都在當局的精細操弄與算計之中。

假如航程的終點是「彼岸」,那麼十年烏坎、三個小時的《迷航》,你將會發現這艘船的終點是一面沒有邊界的鏡子,原來,「彼岸」還是「此岸」。

【延伸閱讀】
紀錄片|《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線上看

作者:李惠仁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 2021.6.3

2008年,在電視記者生涯邁入第15年時,李惠仁遞出了辭呈。隨後十年間,李惠仁兩度入選INPUT、獲美國金鷹獎、亞洲電視獎最佳導演獎、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2018年也獲頒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的殊榮。李惠仁作品《不能戳的秘密》系列,是台灣罕見的調查紀錄片;《蘋果的滋味》與《并:控制》則聚焦台灣媒體背後的黑手及中國無所不在的控制,因此,李惠仁被香港政府列為黑名單、拒絕其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