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把話語權還給殺馬特,讓他們講自己的故事。」
到中國沿海工廠討生活的農民工後代,發展出用誇張髮型抒發壓力的文化,被稱為「殺馬特」族群。殺馬特的出現與數年來分崩離析的過程,在導演李一凡的轉譯下,成為了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
當憂鬱症女孩遇上絕症患者,生命會發生變化嗎?【改變】
憂鬱症患者霍珊認識一位絕症患者後,人生隨之改變。以前她覺得憂鬱症難以啟齒,現在居然可以侃侃而談? 圖/《生死之間》...
當憂鬱症女孩遇上絕症患者,生命會發生變化嗎?【相遇】
霍珊外表漂亮又開朗,但罹患恐慌症與憂鬱症讓她幾乎想結束生命。《生死之間》紀錄她認識一位絕症患者後產生的改變。
玩TikTok的國中生,其實沒你想像得那麼負面?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家長一談到抖音往往聞風色變,兩位在TikTok上有眾多粉絲的台灣國二女孩現身說法,她們對網路的掌控能力如何?
香港抗爭青年:「當我們的家園衰退、崩解,我們思考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意義?」|紀錄片《不割席》
「不割席」一詞出自香港示威運動中的口號:「不分化、不篤灰(告密)、不割席」,呼籲抗爭者即使立場與作法不同,仍要一致團結。
中一中音樂老師事件後,這部片為什麼老師必看?
中一中音樂老師事件點閱已破百萬。圖/轉載自Youtube「TCFSH生活」頻道...
「我想成為做錯事時,可以好好道歉的大人。」一堂社會實驗課給國中生與老師的啟示。
你身邊有哪些威權存在著?當老師做錯事,他會道歉嗎?芳和實驗中學的師生參加一場社會實驗課,師生間的權力關係如何拉扯? 圖/主題之夜SHOW...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牠歷經的整個過程。」盲眼、跛腳、皮膚潰爛、身心受創的流浪動物,管理員如何救援?
門上註記著「被飼主刺傷」、「被棄養在大樓內」、「缺乏關愛」,門內是被棄養的各型犬隻、貓咪、兔子。紀錄片《浪浪救援隊》呈現荷蘭阿姆斯特丹動物收容所管理員的工作過程:為牠們找到適合飼主是工作中最棒的一刻、...
我是殺馬特,我不再是用過即丟的生產線工人
「殺馬特」指中國底層青年工人追求自由、打扮成五顏六色的髮型與服裝的視覺系模樣,在誇張的外表背後,每個殺馬特都有著傷感的故事。 圖/《殺馬特,我愛你》...
俄烏戰爭何時休?三位烏克蘭前後任總統如何影響戰局?
俄烏戰爭已過百日,嚴格算起來,俄烏戰爭從2014年就開始爆發衝突。前後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波洛申科、澤倫斯基,在與世界強權周旋時,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烏克蘭現任總統澤倫斯基。圖/《驚爆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