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
    • 女權自助餐?
    • 性別平權了嗎?
  • 政治
    • 不可不知的中港台
    • 了解我們的世界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理解憂鬱症
  • 歷史
    • 台灣史上的人事物
  • 社會
    • 如何撕掉標籤?
    • 台灣角落觀察
    • 世界那麼大
    • 寶島or鬼島?
  • 人物
    • 人物特寫
    • 藝文人物
    • 運動人物
    • 關於生命的故事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那些運動教我的事
  • 藝文
    • 藝術
    • 文化
觀點同不同
  • 手機成癮?
  • 月經貧窮
  • 地獄梗
☰
☰
☰
X
  • 性別
    • 女權自助餐?
    • 性別平權了嗎?
  • 政治
    • 不可不知的中港台
    • 了解我們的世界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理解憂鬱症
  • 歷史
    • 台灣史上的人事物
  • 社會
    • 如何撕掉標籤?
    • 台灣角落觀察
    • 世界那麼大
    • 寶島or鬼島?
  • 人物
    • 人物特寫
    • 藝文人物
    • 運動人物
    • 關於生命的故事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那些運動教我的事
  • 藝文
    • 藝術
    • 文化
X
☰
  • 手機成癮?
  • 月經貧窮
  • 地獄梗

內容目錄

  • 最新文章
    • 作為一名旁觀他人痛苦的紀錄者,我能給難民簡單的藥物、食物,卻給不起他真正需要的「希望」。
    •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 台灣第一場同志婚禮,許佑生:「我花費了整整35年才走到這裡來」
    •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 房東的租屋歧視,讓獨居老人只能考慮月租三千的城市死角
    •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 重看20年前的SARS醫療紀錄片,導演汪怡昕:「在當時的醫療現場,其實所有行為都是政治決定的結果。」
    • 「我明明知道要努力,但是又努力不起來!」一位手機成癮的國中生,找回自律的旅程
    •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 如何與有情緒困擾的家人溝通?馬大元:「無知就是美德」

最新文章

作為一名旁觀他人痛苦的紀錄者,我能給難民簡單的藥物、食物,卻給不起他真正需要的「希望」。

作為一名旁觀他人痛苦的紀錄者,我能給難民簡單的藥物、食物,卻給不起他真正需要的「希望」。

長年採訪難民議題的大愛電視台製作人趙德瑤提到,一位敘利亞難民曾問她,「等你們目的達到、就離開了。難道你們報導了,馬其頓就會打開門歡迎我們進去嗎?」 圖/《尋找奧斯曼》...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13歲的宏澧經常因為玩手遊跟家人起衝突,他希望到一個不管他的家庭寄宿幾天。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社會實驗去鄉下住幾天之後,拿起手機居然不是為了玩遊戲,而是要拍風景?因為「手機以後還可以玩,挖蛤蜊的機會...

台灣第一場同志婚禮,許佑生:「我花費了整整35年才走到這裡來」

台灣第一場同志婚禮,許佑生:「我花費了整整35年才走到這裡來」

「走到紅毯這一端,看起來雖然只有短短幾步之遙,可是我卻花費了整整35個年頭,就是我的一生歲月,才能夠匍匐前進地走到這裡來……。」許佑生和葛瑞是台灣第一對公開舉辦婚禮的同志伴侶,在當時相對保守的年代,也曾一度讓家人無法接受與諒解。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校園中還有多少沉默的葉永鋕,我們不得而知,但葉永鋕的離去,實實在在用生命讓大眾窺見校園中的性別歧視與霸凌有多嚴重。 圖/《萬年青的眼淚》...

房東的租屋歧視,讓獨居老人只能考慮月租三千的城市死角

房東的租屋歧視,讓獨居老人只能考慮月租三千的城市死角

當獨居老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標籤後的租屋歧視,將長輩困居在惡劣的居住環境;還有社會建構出的老人單一弱勢形象,恐限制了老年生活的想像。 圖/宋家瑜提供...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2004年,上百名菲律賓女性移工,因老闆掏空資產落跑,開始進行集體抗爭。導演陳素香拍攝《T婆工廠》記錄她們以史無前例的勇氣,挑戰台灣移工政策,為了工作抗爭、為了同志愛人勇往直前。 圖/《T婆工廠》...

重看20年前的SARS醫療紀錄片,導演汪怡昕:「在當時的醫療現場,其實所有行為都是政治決定的結果。」

重看20年前的SARS醫療紀錄片,導演汪怡昕:「在當時的醫療現場,其實所有行為都是政治決定的結果。」

回首2003年爆發的SARS疫情,《和平風暴》與《穿越和平》是重要的影像記錄。當時採訪團隊必須第一線長期拍攝令人恐懼的SARS,記錄政治人物當下的發言與心態,是如何左右了醫療現場的決定。即將上映的影集...

「我明明知道要努力,但是又努力不起來!」一位手機成癮的國中生,找回自律的旅程

「我明明知道要努力,但是又努力不起來!」一位手機成癮的國中生,找回自律的旅程

愛玩手遊的國中生小風鈴,天天被媽媽叨唸。「我想要去一個不會一直唸我的地方,不會管我玩手機、不會叫我去練琴。」如果,真的有這個地方呢? 小風鈴。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紀錄片《捕鰻的人》在2021台北電影節拿下百萬首獎,同年也入圍金馬獎、2022年再入圍金鐘獎多項大獎。拍攝期間,導演許哲嘉在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也面臨某些生命困境,《捕鰻的人》為他帶來巨大的啟發。

如何與有情緒困擾的家人溝通?馬大元:「無知就是美德」

如何與有情緒困擾的家人溝通?馬大元:「無知就是美德」

精神科醫生馬大元分析,家人溝通最重要需破除「無所不知」、「咄咄逼人」、甚至「惹人厭」的主導身分,用「開放性」、「接納性」的言語,讓家人感受到被支持、被理解的感覺。 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 Older Entries
Next Entries »
【關於觀點同不同】

©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114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電話: 02-26332000
版權所有 ©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