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媽寶製造機」!適時放手、賦能、給予情感支持,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是因為鍾欣凌出色的演技而開始追《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她詮釋的「婆婆」林彩香是許多傳統「台灣阿嬤」的縮影,整天為兒女操煩,但只要孩子一出狀況,依然含著眼淚為他們收拾爛攤子。第二季四位不孝子女「噗攏...
為什麼會養出殺人犯?死刑犯父母一生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每當一有駭人聽聞的罪行發生,社會與媒體都在整理動機、尋找問題所在,長期關照司法議題的導演李家驊,用《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從鄭捷案、陳昱安案等數個死刑犯的父母與律師視角,還原死刑犯有別於媒體報導的其它面向,以及至親一生背負無法承受之痛。
愛冒險是基因也是天性!孩子追求新奇刺激別急著阻止,先學會擬計畫與風險管理
「冒險者常常把恐懼比擬為『老鼠』,每次冒險,就像拿恐懼感餵老鼠,而每次都把牠越餵越肥。所以你得增加恐懼的份量才能滿足牠。越加越多,永不饜足。直到牠瘋狂地反咬一口。電影《極限巔峰》(Mountain)的...
台鋼雄鷹狀元曾子祐:不去想能力範圍外的事,用踏實穩定心態闖職棒
台鋼雄鷹隊史首名選秀狀元曾子祐畢業自中平國小、新明國中,高中更加入高手如雲的平鎮高中棒球隊,也曾加入U18中華培訓隊。進入職棒後,他開始適應學習面對萬眾矚目與進步的壓力,背負著1號球衣的使命感,用踏實的腳步往年度新人王的目標邁進。
重溫台灣的「軌道傳奇」,台鐵的捷運化與觀光化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
台灣鐵道黃金的年代,大概在十大建設完成前後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台灣鐵道路網堪稱是營運里程最長、路網最為完整,現今環島鐵路網八條幹線:縱貫線、山線、海線、屏東線、南迴線、花東線、北迴線、宜蘭線,也在19...
「你們眼中的我不是我」政治受難者第三代王芃:我難以說出家族故事
我自以為是家中最沒有受到白色恐怖創傷影響的人,但事實上我與其他家庭成員一樣困在其中,創傷從來沒有以病理化的方式在我身上呈現,但我與朋友相聚時,總會有旁觀一切的抽離感;在廚房用刀時,我指責對方的姿勢錯誤;玩遊戲時,我更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會為NPC的生命安全而擔心。
從紐約公共圖書館看聚焦於人的公共價值,多元空間的共通性是傾聽、學習與回應
在圖書館裡,無神論生物學家激動地勾勒一顆簡單細胞的複雜性。另一邊則是館員耐心地向來電民眾解釋古代僧侶認為人的外表是狼而內心是獨角獸,跟隨紀錄片《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導演懷斯曼(Frederick...
跆拳道男孩不喜歡輸的感覺,到台東慢活體認「實踐夢想」才是真功夫
子齊是跆拳道校隊,夢想是代表台灣出征奧運,但升上國中後爸爸開始緊盯課業,怕他沒顧好成績運動兩頭空,親子衝突不斷。他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社會實驗到台東都蘭的運動家庭,Home爸媽為他安排衝浪滑板等體驗,還帶他做臨時工了解社會百態,子齊更加認識自己,也反思跟爸爸的關係,更確立了他想兼顧跆拳道與課業的決心。
導演徐紫柔:不要一直掛念失智症患者失去的記憶,要珍惜一起歡笑的美好當下
我的奶奶罹患輕度失智症,有時候會忘記家人的名字,我們也曾感到沮喪,但後來練就了「不要往心裡去」的能力,改成用開玩笑、玩遊戲來克服。我拍攝《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紀錄片,也是希望傳達失智症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訊息,可以用有趣好玩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不要硬碰硬,珍惜能夠一起歡笑的快樂時光。
不忍了要「卒婚」!為何家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什麼有些事你不會跟家人說,他們卻能一語擊中要害?為什麼面對家人也有人設面具,無法有話直說?共同生活了一輩子,卻會有「原來我們一點也不了解彼此」的感覺。韓劇《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的首集前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