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喪親喪偶憂鬱低谷,「好好吃飯」重拾食物滋味是回到生活正軌第一步

走出喪親喪偶憂鬱低谷,「好好吃飯」重拾食物滋味是回到生活正軌第一步

在安寧病房中,我陪伴過許多即將失去另一半的夫妻,「吃飯」這件小事,在喪偶長輩的心裡,往往藏著最深的情感。吃太多、吃太少,往往是憂鬱的警訊,不只是食慾的改變,而是一種失去共食的孤單。我們能給的陪伴,不是急著「讓他忘記過去」,而是允許悲傷有自己的節奏,慢慢回憶過去的點滴,才能慢慢地放下,重拾食物的滋味與生活的動力。

失控焦慮世代的解方:「高要求」與「高回應」的教養界線,當孩子受傷時讓他永遠都有人可傾訴

失控焦慮世代的解方:「高要求」與「高回應」的教養界線,當孩子受傷時讓他永遠都有人可傾訴

Z世代的的孩子與成人都在數位洪流中載浮載沉,摸索新的共處方式。丹麥紀錄片《我獨自上網》(Alene hjemme på nettet)一張張青澀的臉龐,交織著對世界的好奇與想望,也藏著對社群媒體上種種經驗的困惑、不安甚驚恐。當家長意識到孩子在社群平台上曾經看過的色情、暴力、威脅或自我傷害的畫面時,驚訝、憤怒與惶恐也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樣的影像之間,我看見的不只是青少年,也看見整個世代的震盪,這確實是每一位家長、教師與臨床工作者的難題。

九天民俗技藝團登國家戲劇院,以鼓聲重現口湖牽水(車藏)

九天民俗技藝團登國家戲劇院,以鼓聲重現口湖牽水(車藏)

雲林口湖「牽水(車藏)」是全國規模最盛大的牽(車藏)〈(車藏),音同狀〉儀式,源起於西元1845年的水難災禍。《九天民俗技藝團》將這項自清代延續至今的民俗創作出《牽水(車藏)》,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以鼓聲與肢體語言的全新形式重現,融合追思先人的科儀,也展現人類面對自然無常時的信仰力量與生命智慧。

擔心孩子追星耗時又亂花錢?呂士軒:家長用理解代替控制,才是真正的靠近

擔心孩子追星耗時又亂花錢?呂士軒:家長用理解代替控制,才是真正的靠近

2025年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和最佳華語專輯獎得主呂士軒從前玩音樂時,媽媽常問「你想當周杰倫?」因為在媽媽的世界裡,只知道周杰倫這位指標人物,無法花更多心思去理解孩子真正喜歡的音樂。呂士軒認為,追星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親子間有沒有好好說話?」可以把追星視為「學習成為自己」的過程,親子分享曾經喜歡哪位偶像、現在又被誰感動的故事,傳遞價值觀、增進彼此理解。

佛洛依德認為「夢」比我們更了解焦慮,解析後會知道自我隱而不想的秘密

佛洛依德認為「夢」比我們更了解焦慮,解析後會知道自我隱而不想的秘密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說,夢的解析是通往潛意識的皇家大道,這條大道不只在夜晚通行,夢醒之後還會在白天留下痕跡:一個場景、一段旋律、一次莫名的情緒,牽引出久遠前的記憶與經驗。夢比本人更誠實,有時讓人發現:「原來我是如此在意!」因此,佛洛依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是一門「傾聽」的學問,教我們如何聆聽記憶與遺忘,創傷與慾望的交織。

情緒管理不是壓抑感受,而是做出最適生存的關鍵決定

情緒管理不是壓抑感受,而是做出最適生存的關鍵決定

當我們進行安全教育,除了各類技能知識的增加,也應該考慮情緒與性格會影響當下的每一個決定,因此平時就該培養「聊情緒」的習慣,學習與負面情緒共處、讓自己第一時間冷靜下來,青春期的孩子特別需要這樣的練習。家長也該學會欣賞孩子個性的一體兩面,就如電影《征服山的少年》,青春期的孩子們個性往往固執,但在面臨急難時,也會爆發出堅韌的求生動力。

樂天桃猿賴胤豪享受關鍵時刻登板,想當讓所有人都安心的守護神

樂天桃猿賴胤豪享受關鍵時刻登板,想當讓所有人都安心的守護神

樂天桃猿投手賴胤豪以20歲的年齡,在2025年中華職棒季後挑戰賽初試啼聲就留下亮眼2.1局後援無失分的好成績,用實力證明是可以期待的潛力股。在高中時期與進入職棒之後,賴胤豪都習慣以牛棚投手的身份出賽,坦言在關鍵時刻登板會更加興奮,希望未來能正式當一個為後段局數而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