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角落觀察走出喪親喪偶憂鬱低谷,「好好吃飯」重拾食物滋味是回到生活正軌第一步在安寧病房中,我陪伴過許多即將失去另一半的夫妻,「吃飯」這件小事,在喪偶長輩的心裡,往往藏著最深的情感。吃太多、吃太少,往往是憂鬱的警訊,不只是食慾的改變,而是一種失去共食的孤單。我們能給的陪伴,不是急著「讓他忘記過去」,而是允許悲傷有自己的節奏,慢慢回憶過去的點滴,才能慢慢地放下,重拾食物的滋味與生活的動力。到底要怎麼教小孩?擔心孩子追星耗時又亂花錢?呂士軒:家長用理解代替控制,才是真正的靠近2025年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和最佳華語專輯獎得主呂士軒從前玩音樂時,媽媽常問「你想當周杰倫?」因為在媽媽的世界裡,只知道周杰倫這位指標人物,無法花更多心思去理解孩子真正喜歡的音樂。呂士軒認為,追星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親子間有沒有好好說話?」可以把追星視為「學習成為自己」的過程,親子分享曾經喜歡哪位偶像、現在又被誰感動的故事,傳遞價值觀、增進彼此理解。網友都在看她筆下的女人從不取悅誰,為「母子畫」注入靈魂的印象派畫家:瑪麗‧卡薩特在印象派群星閃耀的年代,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是一道獨特的光。她不畫日落,不畫風景,而畫那些常被忽略的日常。像是:母親低頭為孩子洗澡、女子靜坐在劇院、少女在鏡前理髮。她用畫筆改寫女性的存在方式,也改寫了藝術語言。台灣角落觀察「安寧緩和醫療」不是放棄,是生命終章之時仍能保有人的尊嚴台灣的「死亡品質」經國際評比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台灣也發展出獨特的生命回顧與心靈成長方式,引導病人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過程,讓關係得以修復。「安寧緩和醫療」的核心價值就是幫助病人在生命盡頭,仍能「活得像一個人」,韓國紀錄片《完美的一天》也印證在專業的醫護團隊與志工合作下,緩解病人的身體症狀,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死亡不必然是恐懼,而可以是被理解祝福的告別旅程。到底要怎麼教小孩?從敵意到理解的一堂課,我們班的「小圈圈」開始改變國中時我們班小圈圈林立、常有衝突,表演藝術老師沈邑蓎帶我們進行「酷凌計畫」,把班上的衝突經驗搬上舞台表演,過程中我們練習換位思考,理解「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觀者」的想法,重新經歷衝突,也有機會重新表達感受。後來我們班並沒有變成和諧樂園,也沒有消除所有矛盾,但它讓我們看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傷口,學習理解他人已經是一種改變。<> 最新文章藝文在畫中與痛苦吶喊的靈魂交會,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孟克的生命吶喊台灣史上的人事物陳定南曾霸氣帶隊親拆違建,讓宜蘭成為國際公園城市,以環境永續與觀光立縣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到底要怎麼教小孩?失控焦慮世代的解方:「高要求」與「高回應」的教養界線,當孩子受傷時讓他永遠都有人可傾訴Z世代的的孩子與成人都在數位洪流中載浮載沉,摸索新的共處方式。丹麥紀錄片《我獨自上網》(Alene hjemme på nettet)一張張青澀的臉龐,交織著對世界的好奇與想望,也藏著對社群媒體上種種經驗的困惑、不安甚驚恐。當家長意識到孩子在社群平台上曾經看過的色情、暴力、威脅或自我傷害的畫面時,驚訝、憤怒與惶恐也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樣的影像之間,我看見的不只是青少年,也看見整個世代的震盪,這確實是每一位家長、教師與臨床工作者的難題。到底要怎麼教小孩?擔心孩子追星耗時又亂花錢?呂士軒:家長用理解代替控制,才是真正的靠近2025年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和最佳華語專輯獎得主呂士軒從前玩音樂時,媽媽常問「你想當周杰倫?」因為在媽媽的世界裡,只知道周杰倫這位指標人物,無法花更多心思去理解孩子真正喜歡的音樂。呂士軒認為,追星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親子間有沒有好好說話?」可以把追星視為「學習成為自己」的過程,親子分享曾經喜歡哪位偶像、現在又被誰感動的故事,傳遞價值觀、增進彼此理解。了解我們的世界日本教科書刪除「從軍」慰安婦與「強徵」朝鮮勞工,政治力如何影響國高中教育?日本教科書如何教授「慰安婦」「南京大屠殺」「沖繩之戰」等既有史實?2021年4月,政府內閣決議直接干涉教科書用詞:「從軍慰安婦」會引發學生誤解,建議適當的表達是「慰安婦」;戰時來到日本的朝鮮勞工,不宜使用「強徵」字詞。最後共有七家出版社、41本教科書據此做出修訂,歷史學者吉田裕憂心:「這是赤裸裸的政治介入。」到底要怎麼教小孩?從敵意到理解的一堂課,我們班的「小圈圈」開始改變國中時我們班小圈圈林立、常有衝突,表演藝術老師沈邑蓎帶我們進行「酷凌計畫」,把班上的衝突經驗搬上舞台表演,過程中我們練習換位思考,理解「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觀者」的想法,重新經歷衝突,也有機會重新表達感受。後來我們班並沒有變成和諧樂園,也沒有消除所有矛盾,但它讓我們看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傷口,學習理解他人已經是一種改變。到底要怎麼教小孩?把霸凌寫成劇本演出來,「酷凌計畫」培養覺察與理解的情緒能力學生如何透過戲劇學會理解自己與他人,累積應對霸凌與衝突的力量?源自瑞典與英國的「酷凌計畫」(Cooling Conflict),引導學生以真實事件建構出劇本、親自表演、溝通互動的過程,重新認識衝突與解決方式。在理解霸凌者、受霸凌者、旁觀者的心理層面時,培養出同理心,還可以在演出時喊「暫停」來重新表達,有機會改變原本的應對模式,轉化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靈活運用的情緒能力。<>到底要怎麼教小孩?擔心孩子追星耗時又亂花錢?呂士軒:家長用理解代替控制,才是真正的靠近了解我們的世界日本教科書刪除「從軍」慰安婦與「強徵」朝鮮勞工,政治力如何影響國高中教育?到底要怎麼教小孩?從敵意到理解的一堂課,我們班的「小圈圈」開始改變到底要怎麼教小孩?把霸凌寫成劇本演出來,「酷凌計畫」培養覺察與理解的情緒能力 那些運動教我的事人物北投國中女壘教練陳美分耕耘14年,用運動改變弱勢孩子的生命軌跡人物摔出國際賽銀牌,柔道「猛妹」林宇涵:比賽結束後一切歸零,繼續再努力!人物美國體操傳奇西蒙・拜爾斯與性侵創傷共存,運動員也是人不需永遠堅強 了解我們的世界了解我們的世界佛洛依德認為「夢」比我們更了解焦慮,解析後會知道自我隱而不想的秘密了解我們的世界 「幸福國度」不丹用數學公式計算「國民幸福指數」,最幸福的是有三個老婆的他? 了解我們的世界 日本教科書刪除「從軍」慰安婦與「強徵」朝鮮勞工,政治力如何影響國高中教育? 了解我們的世界 日本黑道不再是大哥當家?嚴密組織式微,去中心化「地痞」犯罪蔓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