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我們與惡的距離Ⅱ》議題短片小組 | 6 月 8, 2025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我們與惡的距離Ⅱ》深度觸及多樣化的社會議題,其中精神疾病的刻畫尤其引人關注。精神科醫師馬大元在訪談中,詳細解析了劇中所呈現的精神疾病類型、成因、治療、以及社會和家庭在「接住」這些個案中所扮演的角色。 周渝民飾演的馬亦森在劇中因一場縱火案失去妻兒。圖/《我們與惡的距離Ⅱ》...
by 文蔚然 | 8 月 30, 2024 | 人物, 人物特寫,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放手比愛更難。」孩子生活常規嚴重拖拉、無法自動自發,很多時候源自家長的過度保護。究竟父母該如何循序漸進的放手?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負責的態度以及自信心? 十二歲的星宇是家中的老么,上面有兩個大哥哥,家裡常常只有星宇一個人,讓他覺得很無聊。由於星宇個性溫和,爸媽覺得他「一看就是會被欺負的那種」,因此對星宇特別保護。哥哥在同年齡時已經可以自己煮飯、自己上學,但爸媽卻對星宇照顧得無微不至。 十二歲的星宇是家中的老么,他覺得拉二胡很酷,所以決定拜師學藝,但往往練兩遍就不練了。劇照/《換個爸媽過幾天》...
by 文蔚然 | 8 月 23, 2024 | 人物, 人物特寫,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快點!快點!快一點!」孩子老是拖拖拉拉,做什麼事都要人家叫,是許多家長的煩惱。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培養自動自發的習慣,也減少親子之間的衝突呢?...
by 文蔚然 | 8 月 2,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國二生品萱覺得媽媽限制太多,跟朋友出去媽媽都要知道所有細節,媽媽心疼她曾受霸凌、想多了解交友狀況,兩人溝通總是充滿火藥味。因為父母離異,品萱也渴望陪伴跟溫暖,她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到新竹Home家寄宿,Home家人習慣「什麼事情都要講出來」,她一開始遇挫折就沉默,後來慢慢嘗試講出心裡話,希望能和媽媽建立更好的溝通模式。 品萱不太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跟媽媽的溝通也頻有狀況。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by 文蔚然 | 7 月 19,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現代家庭常見一個現象,只要爸媽一干涉,孩子就變成情緒怪獸!面對孩子莫名的情緒問題,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解開心結,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11歲的駿安,在家排行老二,總是被哥哥管、又被弟弟煩,經常感到自己被爸媽忽略,在《換個爸媽過幾天》的旅程中,他將會有那些收穫和體會?他如何能在不一樣的生活中撫平過去創傷,並且建立更多同理心? 駿安喜歡被關注的感覺。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我喜歡打鼓和摺紙,我哥打鼓很帥,我也想要學,摺紙是我弟有在摺,摺出來也很帥,我就跟著想要摺,這兩件事情有做成功的話,我會很有成就感,而且可以得到關注。」...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