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

白色恐怖下的「最強醫務所」:綠島「新生訓導處」政治犯除了教書還開刀

白色恐怖下的「最強醫務所」:綠島「新生訓導處」政治犯除了教書還開刀

負責感訓政治犯的「新生訓導處」在1951年遷至綠島,收容匪俘、思想犯、感化犯、叛亂犯等「新生」,和綠島民眾發展出近似於家人的情感。這些「新生」有許多是學養豐富的知識份子,有醫師群組成醫務所,他們協助居民就醫、開刀或生產等醫療需求,也有課業補習班、讓教育普及整座綠島學子。新生對綠島貢獻良多,所以有綠島孩子寫「我的志願」作文時甚至發願:「我長大要當新生。」 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綠島)。圖片來源/國家人權記憶庫CC授權...
傾聽二戰臺籍日本兵的回憶,歷史研究為無法發聲的抑鬱留下紀錄

傾聽二戰臺籍日本兵的回憶,歷史研究為無法發聲的抑鬱留下紀錄

近十多年來,我投注大量時間進行臺籍日本兵的口述歷史,傾聽百餘位長輩當年的選擇與心境。臺籍日本兵背負著戰爭創傷,許多人終其一生未能痊癒;遺族則須面對失去至親的痛楚如影隨形,很多故事還來不及記錄下來,曾經分享故事的人就已經不在了。除了研究者之外,戰爭影集《聽海湧》也描繪出大時代下臺籍日本兵的處境與角色心理狀態,用戲劇為這些臺灣子弟留下紀錄,讓更多人憶起並理解那個時代。 《聽海湧》描繪出臺籍日本兵的處境與角色心理狀態。圖/《聽海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