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陳珊珊 | 6 月 3, 2022 | 了解我們的世界, 政治
當佩佩蛙創作者把它放上網路、進入迷因世界的那一刻,單純的漫畫就有了重大轉變。紀錄片《佩佩蛙:感覺不錯蛙》帶我們認識這隻小青蛙的奇幻旅程。 圖/《佩佩蛙:感覺不錯蛙》 故事的開頭非常單純:一位喜歡畫畫的男孩,從小就畫了一隻又一隻的青蛙。某天,他把用小畫家畫的青蛙放上網路,取名為「佩佩(Pepe)」,因為聽起來很像尿尿(pee)。佩佩蛙就像大家的弟弟,愛跟「男孩俱樂部」的朋友鬼混惡搞,靈感跟笑料來自畫家麥特弗利跟朋友的日常與鳥事。有粉絲說,「男孩俱樂部」是這十年來最好笑的漫畫之一。 原本故事到此為止,但有一格漫畫,讓事情發了重大轉變。...
by 林日璇 | 6 月 3, 2022 | 台灣角落觀察, 地獄梗, 社會
你常看卡提諾狂新聞、台八meme,或台灣迷因嗎?迷因透過各種網路平台演進變化,不同類型的迷因梗,正是型塑個人在網路上展演自己身分的方式。 圖/公視主題之夜SHOW紀錄片:《佩佩蛙:感覺不錯蛙》 迷因(meme),從生物學觀點來看,是以基因方式強調,如何透過大眾談話關注焦點,而得以垂直傳承生存。在傳播學中,也強調迷因是透過不同話語以及傳播的元素,橫向地去競爭閱聽者的眼球,以求成為爆紅的「梗」,成為眾小編以及閱聽人社交互動時的社交梳理工具。 迷因文化:作為一種社群認同 傳播學理論中「社會資訊處理程序理論」(Social...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