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腳開刀也擋不住追鳥熱情,鳥友李正峰拍攝瀕危候鳥「黦鷸」

參加賞鳥活動後,野外生態昆蟲花草都讓我驚豔,從此賞鳥親近自然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因緣際會找到澳洲研究團隊繫放的瀕危水鳥「黦鷸」蹤影,獲媒體報導,並被記錄在候鳥遷徙影片《勇闖天際線》中。我深信「今日鳥類、明日人類」,關心鳥類就是關心人類的未來,我會一直持續追鳥人生。

黦鷸。圖片提供/李正峰

我的人生曾有過許多興趣與活動,但唯有捐血與賞鳥至今未曾間斷。

民國74年,我陪同學到關渡時遠遠的看見有人在烈日下汗流浹背扛著單筒望遠鏡找鳥,第一個浮現腦海的感覺就是「哇,瘋子!」

回到台南開業當獸醫後,每天就在貓狗群中打拼人生,直到民國86年,我的高中同學陳正旭醫師帶我參與人生第一次賞鳥活動,先到城西焚化爐附近看到珠頸斑鳩,透過單筒望遠鏡,陽光下閃亮的珍珠在脖圍上晃動,就讓我驚艷不已。接著到官田火燒珠看水雉,金黃的脖子,飄逸的長尾,讓我心中賞鳥的種子開始萌芽。冬季來臨,黑面琵鷺隨著東北季風抵達七股,我人生第二次賞鳥也在陳醫師的帶領下順利達標,看完黑琵的隔天就去添購望遠鏡,自此展開至今20餘年的瘋鳥人生。

野外生態令我大為驚艷,過去居然對大自然視若無睹?

剛參加鳥會時我甚麼都不懂、甚麼都有興趣,聚會時看著幻燈機投射出來資深鳥友拍回來的美麗鳥影,只想著:我甚麼時候才能親自目睹?

參與過幾次會裡辦的例行賞鳥活動後,發現不只鳥類,野外的花草昆蟲都讓我驚豔,直覺過去那三十餘年我竟能對大自然的奇蹟視若無睹?自那時起,我有空就去親近大自然,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時事業才剛起步,小孩又小,拍鳥的攝影鏡頭對我而言根本是碰不起的天價,便宜的相機與微距鏡便成為我記錄生態的首選,野花、昆蟲、螃蟹、青蛙、蜻蜓都是我記錄的對象。那幾年生態書籍的出版還算蓬勃,張永仁老師的昆蟲與野花、楊懿如老師的青蛙,還有螃蟹、蝴蝶、蜻蜓、蕨類、蜘蛛、兩爬..….等各式各樣的圖鑑佔據了我整個書架。還記得那時跟著師傅郭東輝大哥為了尋找台北樹蛙、橙腹樹蛙、四角招潮…..竟然能夠新店滿月圓、利嘉林道、台東杉原……四處奔波,現在回想那就是十足瘋子的行為。

李正峰賞鳥20多年,熱情不減。圖片提供/李正峰
李正峰賞鳥20多年,熱情不減。圖片提供/李正峰

「台灣鳥人很認真!」萬中選一的幸運,在學甲溼地找到繫有綠足旗「AAD」的黦鷸

中年轉業經過一段不算短的陣痛期後,終於可以騰出較多的賞鳥時間,加上公司位於麻豆偏鄉,距離濱海溼地不算太遠,因此一有空,將軍、北門一帶便成了賞鳥首選之地。天道酬勤,偶爾總會讓我碰上些不錯的的鏡頭與鳥會朋友分享,純粹自娛娛人。

2021年二月初,我因意外造成左腳阿基里斯腱斷裂,緊急動刀縫合後還是得休養幾個月,但拆線後沒多久鳥毒發作難耐,還是違背醫囑偷偷開始賞鳥行程。

2021年3月24日,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林大利在臉書公布了澳洲研究團隊希望協尋AAD的消息,因地利之便,我連著兩天到學甲濕地找了三趟,皆無所獲。我本以為可能牠已繼續北遷了,隔天周六就好好在家休息沒再出門,誰知當晚林大利又再公布衛星定位,顯示仍在急水溪附近,並轉述澳洲科研團隊半開玩笑的表示:台灣的賞鳥人似乎並不如他們所想像的認真。

雖然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鳥人,但畢竟這鳥出現在台南鳥會的管區,更何況黦鷸算是大型鷸鴴科的鳥類,若出現了應不容易錯失才對。潮汐對水鳥的觀察影響很大,周日上午滿潮,因此中午過後我才在學甲溼地沿著急水溪來回尋找,遇適合灘地便登上堤防努力搜索,如此過了三個多鐘頭依舊不見鳥影,原已打算結束搜尋,回程經過某一灘地,雖已找過兩次無所獲,但仍抱著最後希望再找一回,登上堤防的瞬間,一隻有著長嘴喙的杓鷸終於出現在我眼前!

我趕忙拿著雙筒確認是「大杓」還是「黦鷸」?當看到綠色的足旗與背部的天線,Bingo!我拖著蹣跚的步伐,花了近四分鐘才將相機給扛上堤防,好險它還留給我一分多鐘才飛離,夠了,有圖有真相,我終於將AAD給「緝捕歸案」了!

當我吹著口哨踏上歸程時,順便在台南鳥會的群組上發布了這消息,豈料立刻被關心這新聞的記者蔡文居先生發現,求證確實後便火速發佈在自由電子報上,自此才有了接下來的一切發展。其實AAD和我移動的路線與時間軸剛好就在那個點交會,一切真的只是運氣啦!

以水鳥為主角,追蹤黦鷸、哈德遜塍鷸、紅腹濱鷸等三種水鳥,從南半球出發,沿著「遷徙線」向北方前進沿途人與鳥的故事。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候鳥存亡與人類息息相關

觀賞完《勇闖天際線》(Flyways)這部跨國紀錄片的首映後,看到導演與所有參與其中科研人員的努力,只有佩服與崇拜能表達我的感受。從鳥種的選定、設計抓捕、繫放到追蹤,跟著候鳥的遷徙從澳洲到極地、從美洲到歐洲,兩個小時的影片花了多少人數年的心血?這早已超出我們一般賞鳥人所能付出的千萬倍,對比之下我僅憑藉著一時的好運就能參與其中,雖然慚愧,卻也如同因捐血而能進總統府接受蔡總統表揚,同樣感到自豪,順便滿足一下小小的虛榮心(哈)。

我的人生已過耳順之年,不管未來如何發展,這兩件令我自豪之事應會持續下去,直到屆齡或動不了的那一天。

剛加入鳥會時我就聽過一句話:「今日鳥類、明日人類。」說的好像很遙遠,但卻如同礦坑裡的金絲雀(註)事實一般的存在,關心鳥類與萬物就是在關心我們的未來,希望你看完《勇闖天際線》後,如有機會參與公民科學活動時,不要輕易放棄,說不定下個在影片中出現的人就是你。

註:「礦坑裡的金絲雀(canary in the monetary coal mine)」意指系列連鎖反應的前兆。

【延伸推薦】

紀錄片|《勇闖天際線》:以水鳥為主角,追蹤黦鷸、哈德遜塍鷸、紅腹濱鷸等三種水鳥,從南半球出發,沿著「遷徙線」向北方前進沿途人與鳥的故事。

紀錄片|《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年復一年,黑面琵鷺南北往返,飛翔於大自然四季交替的召喚當中。面臨絕種危機的黑面琵鷺,每年總有超過一半會在秋天飛回台灣,冬天溫暖的家。這段八千里的遙遠旅程,訴說著一個為了求生存,而飛越艱難險阻的生命故事。

作者:李正峰
責任編輯:陳逸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2.06

李正峰

1962生於台南,1986台大獸醫學系畢業於空降特戰司令部經理連服完兩年預官役後回台大家畜醫院任職住院獸醫師兩年有餘,1990年回到台南開設動物醫院。

1997接觸賞鳥活動後深中鳥毒而無法自拔雖歷經中年轉業(現職為晉弘實業公司老大),依舊樂此不疲。

人生最值得驕傲之事捐血生涯歷四十餘年超過230單位全血捐進總統府晉見過小英總統。

自我註解永遠的資深菜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