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吳瑪悧的作品,向來具有獨特的藝術語彙,她致力於社會實踐和觀念藝術,宛如台灣社會藝術的教科書範本。多年來的作品除了關注女性處境,對歷史、政治、社會議題多所批判之外,近年來更以行動實踐,致力於社區藝術與環境生態議題。現年67歲的吳瑪悧,仍有旺盛的創作力,持續用溫柔而深刻的藝術觀點,雕塑這個世界。
2023年4月,被年輕後輩敬稱為「教科書等級」的藝術家吳瑪悧,因為臺南美學生活館的「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來到金門烈嶼,將要與四組不同專長的藝術家進駐當地社區,和由老至少,不同族群的居民相互傾聽、對話、互動。
這一天,吳瑪悧與年輕藝術家林羿綺,結伴拜訪當地耆老暨文史工作者林馬騰,聆聽他訴說上一輩在二戰之後如何離鄉背井,前往南洋開疆闢土的故事。吳瑪悧認為,在小小的金門烈嶼,隨處都留有這些關於僑鄉文化或戰地故事的生活痕跡,而透過這些與人、與地景、與事件的交會,都有可能刺激暫時落腳當地的藝術家們,萌生出創作的線索。
透過對話與互動尋回自我,當女性看見自己就有改變可能
對話與互動,原本就是吳瑪悧從上個世紀末開始至今,很重要的藝術創作核心。1999年起,吳瑪悧應台北婦女新知協會的邀請,參與「玩布工作坊」,她透過社群藝術計畫的形式,和一群女性朋友共同完成了〈心靈被單〉(2001)、〈裙子底下的劇場〉(2002)、〈皇后的新衣〉(2004)等創作。這讓參與其中的家庭主婦,通過彼此以及自我的對話,認識了自己是誰,並且變得更有自信。
「我現在希望作品是一起經過一個過程發展出來的,而不是我自己說『我要這樣做』就決定了。我希望去幫助這些女性看見她們的生活狀態,當她看見,就有改變的可能。」
1985年,吳瑪悧自德國學成返台,當時正值台灣解嚴前夕,包括婦女運動在內的各種社會運動遍地開花。吳瑪悧自承受女性主義啟發很大,她說:「因為它讓我們看到多元的視角,還有多元的價值觀。還有很重要的是在於,如何相互尊重。」
在一場由衛武營中心所舉辦的藝術座談中,吳瑪悧也提到:「我們可以將性別意識的討論視為圓心,拉大尺度,它可能還涉及到社會正義,連結族群、人與環境,城市跟鄉村議題等,這種壓迫概念其實是一樣的。」
行動藝術關注環境課題,跨界合作實踐多元關懷
這份相互尊重的意念以及多元的關懷連結,令吳瑪悧多年來的作品除了關注女性處境,對歷史、政治、社會議題多所批判之外,近年來更以行動與實踐,致力於社區藝術,與環境生態議題。
2013年,吳瑪悧與「竹圍工作室」合作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獲得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的肯定。這項行動藝術,就是以環境探索為課題,跨領域結合在地居民、商家、學校、文史工作者,以及生態資源等專業工作者,所共同發展的文化行動。樹梅坑溪在當時其實是竹圍附近不太被注意的一條溪流,當地的國中生甚至以為那只是一條「比較大的水溝」。在談到這項藝術計畫時,吳瑪悧說:「我們希望大家可以關心這條溪流的狀況,另一方面我們也期待,河川有沒有可能透過不同的治理方式,能夠重新去改善現代人在都市生活的環境。」
從一個點出發,如漣漪般向外擴散,衍生出更全面的關懷,這樣的藝術視角,同樣也出現在吳瑪悧的其他藝術行動與作品中。
帶著泥土走出美術館,用種植延伸藝術的力量
2023年3月,高美館舉辦了一場吳瑪悧的個展,名為《盪》。其中有兩件相關聯的作品:2020年的〈帝國的滋味〉,以及2022年的〈什麼叫味道–食物與遷徙的故事〉,前者訪問了六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飲食從業人員;後者則讓現場觀眾寫下他們自身的飲食記憶。吳瑪悧認為:「味道不只是舌尖的感受,也包括身體、生命的感受。」透過飲食,可以傳達的不只是料理方式、美食享受,也包括家庭記憶、族群文化、產業轉變,甚至全球化下的勞工移動。
在《盪》的展出中有一件特別的作品,藝術家將泥土裝進大型的盆器中,從展場上方看下去,映入眼簾的正是作品的名稱:〈重建一立方公分土地需要100年時間〉。觀眾遊走在這件作品中,不僅可以親近泥土、感受泥土的氣味,也可以自行攜帶容器或袋子將泥土攜出。在展場裡,吳瑪悧帶著親切的笑容對觀眾說:「謝謝你們讓作品慢慢消失,回去延伸這個作品。」
緩步穿梭在組成這件作品名稱的大型盆器間,吳瑪悧說:「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了土,其實人也很難生存。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把這個土拿回去種植,一方面這個意義也在於,這個作品不是只有在美術館,作品還可以跟民眾,還有整個城市產生一些連結的關係。」
2016年,吳瑪悧獲贈國家文藝獎,她別出心裁地引用李格弟作詞、王榆鈞作曲的音樂作品〈瘋又整個不清醒〉做為得獎感言:
她的翅膀已經羽毛脫盡,
她的眼睛還是發亮迷離,
她的故事總是顛三倒四,
她想把世界倒過來掃乾淨。
瑪麗安她說髒話眼裡全是愛情 ,
瑪麗安她想遺忘可是不行,
瑪麗安有幾十個空的紙箱,
瑪麗安她睡著了表示飛行。
現年67歲的吳瑪悧仍有著旺盛的創作力,也許她就像像歌詞中的瑪麗安一樣,繼續帶著身邊的無數個藝術紙箱,承裝對人世的慧眼觀察、溫柔而深刻的批判思索,用她發亮的雙眼與不想遺忘的心,試著將世界翻開來,陪著身旁識與不識的人細細地感受,邁出踏實的步伐,用藝術雕塑這個世界。
【延伸推薦】
節目|《藝術很有事》:廣泛探討台灣藝術文化具時代性及公共價值的議題,關注具代表性的個人創作,也拍攝許多國際重要的展演和事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表達最深的含意。
文章|上班族斜槓藝術家把創作當健身,李屏宜:版畫的慢是一種修行
文章|以泥土創作地毯、從木乃伊裹屍布挖掘故事,纖維藝術家康雅筑用織物串起旅行的地圖
作者:邱顯忠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1.08
曾任職於公共電視節目部,退休後仍進出公廣集團各部門接案、聊節目、串門子。長期浸淫於紀錄片及文化藝術類節目製作,近兩年也投入兒少節目領域,傾聽孩子的聲音。曾參與《藝術很有事》、《WAWA 哇!》、《小O事件簿》、《以藝術之名》。除影視製作外,也曾斜槓主持 podcast 節目《閱讀隨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