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倡議(SATOYAMA)」以保存生物多樣性出發,為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以永續利用的方式來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像是日本新潟與雪共生的星峠梯田所產出的越光米,或是火之國熊本的阿蘇火山透過野燒復甦模式,都是里山的共生實踐。
對於台灣鄉村地區,關注生態環境和社區永續經營議題的朋友,「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應該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該概念於2010年世界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締方大會提出,迄今也有12年的時間,並積極地於全球號召、串聯夥伴關係,其目的固然是以保存生物多樣性為出發,但同時也兼顧著生產-生活-生態之間,如何能互利共榮的模式,目前台灣也有23個夥伴加入ISPI(臺灣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夥伴關係中。
里山一詞來自日本,但里山概念並非獨一無二,為了讓更多人理解里山倡議的實踐,日本NHK電視台也陸續拍攝多部紀錄片,企圖在人與自然共存的世界中,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強調社會面和環境面,但絕不忽視生產面。
與雪共生的「星峠梯田」,孕育知名新潟「越光米」
與雪共生的的舞台位於日本新潟縣的「星峠梯田」,日本先民於此地的丘陵地上,開墾大大小小的梯田,約莫兩百四十個。每年於早春、晚秋之時,此處的梯田蓄滿水,形成「水鏡」的美景,於夜空中,波光粼粼的水田,映照著無人跡光害的星空。因此「星峠梯田」也入選為「日本鄉里百選」的景點之一,也是越後地區令人懷舊卻又美麗的觀光景點。
而在這美麗景點背後,卻隱含農民多年以來,年復一年與越後大雪奮鬥的故事。原來越後地區鄰近日本海,是日本的豪雪地區,每年冬季的降雪平均可達4米高,對這一年當中,有一半時間都處在降雪的地區當中,農家又是如何能種出擁有越後之光美名的「越光米」呢?
原來豪雪是這個地區的天災,卻也是贈與該地的禮物。因為積雪的重量不斷沖刷著山林的泥沙,帶入層層疊疊的梯田中,帶來豐厚礦物養分,層層疊疊的梯田,也將土石崩塌的地方轉變成作物可以利用的耕地。同時於每年晚冬、早春之時,農家會於梯田上撒下前年收割後製成的炭化稻殼,加速融雪消退。而溶解的雪水就成為灌溉梯田的雪水,同樣富含大量的礦物質,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同時一年只有一季的種稻時間,也讓新潟縣的越光米知名全球。
在這年復一年的耕作,持續守護星峠梯田的農民,其身影也與在地的生態共同交疊再一起,梯田成為青鱂魚和各式昆蟲在夏季的生活棲地,也成為周遭山林掠食者的獵場,這不僅僅是一塊水田,也是人與自然共榮的舞台。
與火共存的熊本阿蘇火山,「野燒」傳承千年帶來放牧生機
鏡頭一轉,離開大雪紛飛的新潟縣,我們來到素有「火之國」之稱的熊本,這次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台地,和瀰漫煙霧的阿蘇火山,在這邊又會有什麼人與自然互利共生的故事存在呢?
於火之國登場的是日本非常知名的阿蘇的草地管理與永續農業經營模式。於2013年登入聯合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阿蘇地區目前主要農業型態為畜牧產業和水稻,同時台地上存在大量的草原,需要於每年春天時候開時進行野燒(noyaki),其目的是透過人為的方式引發可以控制的火災,避免灌木及樹木佔據過多土地.減少日後大型野火爆發的機會。而這樣的牧區管理方式,也是為避免阿蘇火山突然的爆發造成大火肆虐,採用以火攻火的應對方式,而這樣的野燒也有長達千年的歷史,每年初春將會野燒達16,000甲的田地面積。
野燒過後,看似一片死寂原野,卻是透過燒墾的方式,為下一代的野草創造更豐厚的養分,才短短幾周的時間,原先漆黑的焦土,早已是綠油油滿布的草原,焚燒過後的土地,生態巧妙的更加旺盛,也成為當地農家最好的放牧場所,這個持續千年的傳統如今也將傳承給下一代。
農家高齡化與野燒影響碳排放量,里山模式的新困境?
以一年的方式,記錄里山各地的春夏秋冬,不同時節的生活-生產-生態之間的關聯,同時也嘗試讓我們看見在豪雪和火山的絕境中,人們如何於地方中化逆境為轉機,越後的豪雪被轉化成種植越光米美味的秘訣、阿蘇地區透過野燒的方式,以火來應對火山的威脅,卻也創造更豐富的生態服務。
這一幕幕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方式,美好的很不真實,卻也讓我們看到不同地區,對於生產與生態之間的永續經營管理模式。當然我們不能忽視目前這兩種里山模式的持續條件,例如新潟的星峠梯田讓人擔憂,關於農家高齡化的問題,後續又將會有誰能夠繼續去承接這片美麗的梯田?如果沒有以觀光美景為名的梯田和越光米品種的問世,日本是不是還有很多類似里山的場景,早已退去人類生活的軌跡。而針對阿蘇火山的野燒管理方式,每年將會燒盡16,000甲的田地面積,這也會讓越來越注重氣候變遷和碳排放議題的人民感到擔憂,雖然這是一種長期保存生態的生產地景方式,然傳統文化和當代變遷議題的相互拉扯,也是經營里山倡議必然會面對的課題。
友善生態是一種倫理實踐,台灣的里山模式需要社區共創共管
從里山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從來不是人定勝天的言論,而是如何敬畏豪雪與火山,並且利用著自然的特性而發展出的生活生產方式,這些都是每個地方長期累積下來的智慧結晶,而如何借鏡日本經驗落實台灣,於台灣本土我們可著重於如何讓生態農業可以永續落實,以筆者的經驗認為,土地從來不是私有財,沒有人真正擁有土地,土地是它自己本身的擁有者,我們不過是歷史的過客,只是此時此刻的管理者。
如何讓一片農田,同時能夠滿足其他住客的需求,並傳承給下一代接手,將有別於重產量、收成的經濟思考,而是將生態和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也納入的倫理思考,透過友善生態的生產方式,實則是一種倫理實踐,讓農田能夠轉化成為生態棲地,如台南官田的菱角鳥、埔里一新里的台灣白魚復育,都是嘗試透過友善的農耕方式,對重要的生態物種進行的生態-生產模式;其次是針對山林、河川、濕地、海洋等鄰近社區聚落的公共自然資源,發展一套長期永續的公私協力共同管理模式,如日本阿蘇火山的野燒、台灣部落的林下經濟,里山能夠存在數十世紀的秘密,仍在於透過定期採集、利用聚落周邊的自然資源,透過人為干預的管理的方產生自然的恢復力,在尊重山川自然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利用自然能餽贈的資源,也就是仰賴自然所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在台灣如何在社區週邊創造一個共管的自然資源庫,則成為永續經營里山的另一關鍵。
不論是《新潟:與雪共生》或是《熊本:阿蘇火山》,《新.映像詩 里山》中所呈現的日本與自然共存共生的模式,都很值得我們借鏡與反思。無論是環境永續、生態保存、產業復興、公共資源管理等方式,無可避免的,我們都將長期面對氣候變遷對於地方環境的劇烈影響,而如何讓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更鑲嵌於自然環境中,減少不必要的開發,則仰賴台灣各地方、族群、社區、公部門長期累積下來與自然互動模式的經驗與智慧,該如何接棒延續傳承,也是未來我們將持續參與「里山倡議」中的夥伴們,所應該保有的態度。透過行動與倡議,保存人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里山也將轉化成為台灣獨特的文化內容。
【延伸推薦】
紀錄片|《新.映像詩 里山》:介紹日本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里山文化】。兩集分別探討日本新潟和阿蘇火山區域的生態與生活。攝影唯美,呈現大自然的生命力與壯觀景色。
作者:吳宗澤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3.10.03
台南製造,埔里生產,理工科訓練,人類學畢業,現任穀笠合作社和籃城好生活的共同創辦人,平日沒事喜歡親近大自然和在家嚕貓,喜歡思考一些哲學的問題,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是在和人聊天,總想著協助大家解決難題,如何讓社群的大家可以一起學習成長,也在埔里地區推動地方知識的田野調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