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引發性焦慮,來自說不出口的自我貶抑

人在即將步入更年期前,最常出現的感覺就是「不被需要」,心理空虛焦慮,對人生的期待不再熱切,也對自己自「性」不足。短片《春水奇譚》主角阿三就是一例,面對互有意思的對象,他閃躲猶豫,擔心自己年老色衰力有未逮,中年危機引發了中年危「雞」。

《春水奇譚》的主角阿三遲遲不敢對傾心對象更進一步。圖/《春水奇譚》
《春水奇譚》的主角阿三遲遲不敢對傾心對象更進一步。圖/《春水奇譚》

先想像一下,你手邊有張A4紙,然後將它對摺。對摺後會出現一條中線,接著將整張紙像一座山一樣立起來,中線朝上。這樣的狀態,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

怎麼說呢?

這張紙就像我們的人生,中線則代表40 – 45歲,它就像一座山頭,目的是用來檢視我們的前半生。可惜很多人站上去才發現,之前無論怎麼爬,好像都沒有爬到想要的位置。更糟的是,當我們一往後看才驚覺,人生只能一路向下滑了。

對過去感到失望,因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對未來感到焦慮,因為能改變的時間所剩無幾。前後躊躇,進退維谷,只好坐困山頭。

這就是中年危機的寫照。

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一詞,是由心理學家艾略特‧賈克(Elliott Jaques)在1965年提出來的(註)。意指人類行路中年,耗了半輩子的青春,卻沒能拿到理想的生活。面對下半局,也沒自信能扭轉困境,唯一能確定的,是死亡正在逼近。這種空虛又焦慮的心理狀態,會接連感染事業、感情、家庭、人際,甚至性生活。

中年危機寫照:「未來正在消失,過去卻留在原地」

然而這不一定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連賈克都在晚年推翻了自己的說法,但這四個字確實能反應某些人的狀態,譬如短片《春水奇譚》中的主角阿三。

活了這麼久,阿三從來沒想過,有天居然會被自己的雞雞嘲笑。

阿三是個泳池清潔員,喪偶二十年,每次當他趴在跳板上,俯瞰著正在泅泳的玉蓮時,一池春水總是被撩得像漩渦一樣洶湧。同為寡人,玉蓮幾乎是直接做球給他,但阿三卻只能想方設法閃躲,因為他要擔心的事情很多。

他擔心自己只是個打工仔,擔心家裡還有一堆貸款,擔心年老色衰力有未逮,擔心那看不見卻又可預期的未來,如果他聽過約翰梅爾的歌,一定會被這兩句歌詞擊中淚腺:「未來正在消失,過去卻留在原地。」

這時候,他那隱忍二十年的雞雞決定出手了,雞兄衝出褲檔幻化人形,一心助阿三重振雄風。然而阿三的彈藥庫還有存量,彈道也不需要校正,他不敢發射的原因,其實是中年危機引起的自信不足。因此嚴格來說,這是一場中年危機引發的中年危雞。

可惜雞雞是個豬隊友,他大多數時間都忙著數落阿三,而且還提前洩洪。但能否達陣是一回事,重要的是,他們一起回顧了阿三的人生,想起了勃發的賀爾蒙,稚嫩的第一次,以及那說不出口的告白。對觀眾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春水奇譚》講述中年男子阿三的故事。

如何陪伴中年危機者?聊天傾聽就夠了

人在即將步入更年期前,最常出現的感覺就是「不被需要」,加上終線日漸逼近,因此對人生的期待不再熱切。於是很多人會開始回顧往事,因為那是他們還能感到自信,以及被需要的時刻,即便它只存在於腦中。

身旁的人該怎麼辦,很簡單,跟劇中的雞雞做一樣的事就好了,也就是「陪他聊」。

就臨床經驗來看,願意聊都比不想聊來得好。回顧生命經驗的好處,是能夠在失落與焦慮之外,找回更多的情緒。

每次回憶,都是一次重整,身為旁人,不需要很會提問,但要願意傾聽。傾聽本身就帶有一種接納的姿態,它能夠減少傾訴者的自我貶抑。

可以問細節,但不要批判,因為每個選擇都有當下的脈絡,就算步履蹣跚,腳印也有它的價值,而我們只需要陪在這段回憶的身邊。

這樣就夠溫柔了。

註:參考文獻:Jacques, E. (1965).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6, 502-514

【延伸推薦】
短片|《春水奇譚》:單身多年的阿三終於再次心動了,但卻遲遲無法對玉蓮展開行動。頹軟的雞雞化身一變成為活生生的男子漢。

作者:劉仲彬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3.08.10

劉仲彬

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劉仲彬臨床心理師」粉專主理人。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碩士,執業年資15年,曾於衛福部雙和醫院身心科擔任資深臨床心理師、臨床教師以及實務督導。專擅焦慮症狀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與情感議題治療。著有《人生障礙俱樂部》一書,鏡文學-鏡好聽podcast節目《探入心深處》。